其姿 杭生
20年前的欧洲青年是充满理想的一代,他们对西方的现存政体不满,浪漫地向往一个公正、人道的社会体制。20年后的今天,那些活跃分子中有一些人紧抱住当年的理想不放,而现实又与他们的目标相距甚远,结果走上了恐怖主义的道路。如德国的红党与巴德帮,意大利的红色部队,法国的直接行动组织,等等。不过,这些极端分子只是属于少数。当年的热血青年大多数已接受了目前的社会,有的甚至已成为政治、文化、新闻界的领导人物。在法国,像《解放日报》的社长许力,著名的建筑师卡斯特奥,“无国界医师组织”的创办人库许内最具代表性。
那么,80年代欧洲青年人的面貌和状况如何呢?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生活目标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评价和判断与他们的父辈相比较,又有哪些不同呢?我们仅以法国的新一代青年为例,作一简略介绍。
10年的回顾
80年代的法国青年,从小就生活在70年代经济不景气的低气压中,从那时起,他们就学会了冷眼看现实。渐渐地,他们的父母、社会舆论就把他们称为“无所谓的一代”。他们对万事漠不关心,也没有任何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的追求。唯一能勾起他们激情的。是美国式的摇滚乐,迈克尔·杰克逊是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偶像。
80年代初期,他们的兴趣明显地转向企业。青年人的偶像是白手起家的塔比。青年们无不梦想自己将是下一个灰姑娘式的企业家故事中的主角。(法国青年的经商热对整个欧美世界都大有影响。今天活跃在美国社会的一大批青少年企业家就是一个例证。)但他们并非庸俗到没有任何社会责任感。他们同样也对种族歧视问题予以关注。
到了80年代后期,这些在1963到1970年间出生的、即今天介乎18~25岁间的青年,正向社会迈出他们的第一步,但是由于严重的失业率,他们所遭遇到的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已经延续了10多年的经济不景气,让青年人痛感前途渺茫,悲观失望。今天,他们的父辈又以同情的口吻称这一代是“愁饭碗的一代”。由于切身的利益关系,他们不能再万事不关心了。他们对政治、经济、道德思想等问题,逐渐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和态度。
“老板梦”与“葛德芒的一代”
80年代的法国青年被称为“愁饭碗的一代”并非虚妄。目前,使他们最感恐惧的事情就是失业。失业犹如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罩着他们。近10年间,他们对失业的忧虑在大幅度地增长:1978年,担心失业的青年有42%,1987年增加到58%,1988年更增至71%。他们的忧虑毫不过分。今天,全法国有一半失业者年龄在25岁以下。另有一个统计数字是:每两个25岁以下的青年中就有一人生活贫困。年轻人的生活应该是最无牵无挂的,但如今的法国青年却过早地就为日常生活所困扰,时时在为可能失去饭碗而担忧。这方面的烦恼已充满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几乎无暇顾及纯粹属于道德价值方面的问题。故60%以上的青年人强调“创建企业的自由”比选举和游行的自由更重要。因为,青年们无疑都认为,只有创建更多的企业,才可以使他们得到工作的机会。
对生存的忧虑使法国青年产生了一个共同的美好梦想:创办企业,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这种带有特殊含义的“老板梦”激动了无数的法国青年投身于变幻莫测的企业竞争中去。几番风雨,成功者自然寥若晨星。然而,只要失业的威胁继续存在,青年们的“老板梦”就会不断地做下去。
法国青年曾是充满热情和崇尚正义的一群,但对于自身命运的忧怨甚至使他们对增进法国人民的团结和法国与第三世界团结的运动也失去了信心。数年前青年们崇拜的偶像雷诺就是倡导团结运动的流行歌手,今天,他的势头已在下降。他的偶像地位已被另一位歌手葛德芒所取代,而葛德芒之所以受到拥戴是因为他道出了青年们的心声,即失业的悲哀。他的歌词句句打动失业青年的心弦:
我洗过无数车子
我擦过无数鞋子
它们俞是闪亮
我愈是满手污垢
他今天倍受青年欢迎的程度已使这“愁饭碗的一代”有了另一个代称:葛德芒的一代。
道德评价A、B、C……
80年代的法国青年认为,在社会上发生的各种恶劣行为中,最应该受谴责的是转卖毒品、对他人受伤视若无睹、拒绝卖东西给非白人。而诸如人工流产、采取安乐死和开车不系安全带等行为则属于个人权利范围内的事情,无需担心社会舆论的压力。例如有53%的青年对无安全带开车一事说:“这有关个人生命,个人愿意怎样就怎样。”
对他们来说,偷一辆小汽车似乎比偷税更严重。他们的财产概念服从一种复杂的逻辑。按照这种逻辑,游行示威时打伤警察同警察伤害学生相比应得到法院方面的更多理解。另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是,44%的人认为服兵役是对个人自由的损害。
对于种族歧视和恐怖主义,75%的青年认为司法机关对恐怖分子“尚不够严厉”,57%对种族歧视事件持有相同的观点,63%赞同使用悬赏方法以对付恐怖分子。
从上文我们就已看到,当今法国青年对本身出路问题的兴趣已远远超过有价值意义的问题,而且,与他们父辈的观念截然不同的是,他们的道德准则更多地建立在个人自由而不是集体主义上。另外,他们的道德感也并不一定体现在行动上。很少有人自称在某一团体内发挥经常、积极的作用,除非是为世界和平与裁军运动。在这一点上,他们的言行是相当矛盾的。65%的人认为一个好公民应该捍卫自己的思想(例如反种族主义),并付诸行动。而只有53%的人确信自己同意在法庭上宣誓作证,且不认为那是一种特殊荣誉。31%的人甚至认为他们会逃避这一责任。与此相反,在有人面临威胁的时候,又有32%的人声称他们将出面干涉。另有28%的人一味地关注爱滋病,主要是一些17~19岁的青年,因为这是法国人初尝禁果的平均年龄。爱滋病使法国青年在爱情方面已不再像他们的父母一代那般潇洒了。
“讨厌政客”
在政治方面,法国今天的青年对所谓政客式的政治不感兴趣,他们亦不像其父辈年轻时那样,特别认同某一政派。“法国政治生活研究中心”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在左右两个大政治阵营间,年轻人所作的选择是很平衡的,没有明显的偏左或偏右。他们对政治人物的言论与态度的注意甚于对政纲的关切。让他们最感亲切的政治人物是:
朗格(前文化部长,左派)
雷奥达尔(现文化部长,右派)
法比俞斯(前总理,左派)
巴萨克(现卫生部长,右派)
上述4个人无疑是当今政界中最年轻的,至少他们所发表的政论给人以年轻的感觉。而这一点正是年轻人所最为注重的。
前不久,《欧洲时报》的记者曾与斯特拉斯堡的一群青年人就政治问题进行了一次交谈。在谈到总统选举问题时,一位叫加迪的青年建议说:“以后在瞎选一气之前,我们应当首先问一下自己:到底应该选些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总统就该是一位有能力的人。”另一个叫菲利浦的接着强调说:“大体上总统候选人的政治主张都是很接近的。关键在于个人的风度、气质和人品。”
谈到个人的人品、风貌,青年们显得非常尖锐。他们对政界的政客毫不留情。他们不喜欢的人是国民阵线的勒庞、财政部长巴拉杜、前国防部长艾尔努等。青年们声称,政界人物最不可饶恕的错误就是花言巧语和不诚实。“我们讨厌政客。”—几乎每一个青年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如是说。
80年代法国青年的心态变化是十分迅速的。他们曾肯定的东西会很快被否定,而新的想法和价值观又会因情势的变化而流行起来。他们讨厌政客巧舌如簧的种种承诺和不切实际的空洞政论。他们不像20年前的青年人那样富于理想,但他们的脚踏实地又是他们的父辈所远远不及的。延续至今的经济不景气,使他们饱尝失业之苦,也使他们较早地失去了笑容和幻想,而变得现实和理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浓厚的沉重感和急切感。这大概不仅仅是法国,同样也是整个欧洲青年的一个共同特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