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楠
为了进一步推动团的改革,本刊决定与辽宁葫芦岛锌厂联合举办“葫锌杯”团的改革征文活动。欢迎老团干、新团干及各界青年工作者和关心青年事业的同志参加我们的征文活动。
征文力求反映团的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措施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切忌空泛议论。文字在3000字左右,来稿时间截止到今年年底。来稿请寄北京丰台区小井316号中国青年杂志社第一编辑室。获奖文章我们将给作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伴着改革浪潮的冲击,共青团的生存空间是越来越小,还是充满弹性?团的工作是随波逐流,还是寻求破题之笔?这是汕头团市委一班人常思常议而又不断实践着的课题。
1984年,经过几年特区商品经济的洗礼,团市委在总结了平时零打碎敲式的创收活动的经验教训之后,决定创办经济实体,为共青团寻找生机。
创办一个什么档次、什么类型的经济实体,他们颇动了一番脑筋。
多年来,汕头市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头禅,“找房子比找婆子难”,可见住房之紧张。青年们的情况就更惨了,提起房子,简直就像企盼着宝葫芦。
“服务于青年,造福于社会”,应该是团办实体的根本宗旨。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团市委下了决心,他们打报告,筹资金,找场地,三番五次地找市委领导,陈述创办公司的目的、宗旨和优势。领导们是有战略眼光的,市委书记林兴胜、市长陈燕发、市委副书记徐国良以及市委的秘书长们,认真研究了团市委的报告,明确表示支持青年事业,还亲临青年公司的建筑工地察看,鼓励他们成为时代的开拓者,为潮汕经济的振兴贡献才智。林兴胜书记还对青年企业的同志们说,有什么困难可向我反映,只要政策许可,我会支持你们的事业。党政领导的关怀,使团市委和筹办企业的干部们吃了定心丸,底气十足。经过一番努力,“汕头市青年住宅服务公司”问世了。
数度浪潮冲击,数度冬尽春来。汕头团市委先后创办的“汕头市青年住宅建设服务公司”“汕头市青年实业公司”“汕头市汕青燃化供应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崛起,引起全市各阶层的瞩目。
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团市委虽处经济特区,但不赶时髦,不求热闹,经过几届班子潜心积累与追寻,把握住共青团工作的个性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共性,选准突破口,一矢中的。他们在实践中强化着这种思路:“公司热”的时候不轻率地“下海”;“黄牌”亮的时候把握好“大气候”。当别人还在为能否办公司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已寻找到总的政策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漂亮地干了起来。正如他们自己所讲:用足中央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潜力,应是新时期团干部的一大本事。他们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创办经济实体的起点较高,不搞摊贩生意,不图一时短利,而是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迈出了共青团创办经济实体的新路子。
在对公司的管理上,他们严格实行官商分开。机关干部一律不兼公司职务,一旦调入公司工作,就解除机关职务。公司创造的价值,大部用于青年的文化福利事业,机关决不从中揩油。
青年住宅建设公司从一创办,就在有胆识、懂管理的年轻管理者的经营下,在汕头市18家住宅公司的竞争中赢得“劲旅”美誉。他们白手起家,从零拆(旧房)零建(新楼)开始,发展到生活、服务、卫生、绿化等设施配套的成片开发。他们开发的滨厦新村住宅区模型,已送北京参展。他们规划的17层商品综合楼已破土动工。
3年来,青年住宅公司已完成投资工作量1300多万元,施工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为大青年建“鸳鸯楼”170套,以最优惠的价格售给大龄待房结婚的青年,还将经营商品房所获利润大部分补贴营建新的“鸳鸯楼”。目前,公司为“鸳鸯楼”补贴130多万元,积累流动资金130万元,固定资产2000万元。
青年住宅公司的发展,使青年们在最没指望的事情上看到了希望,此种心情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同时也分担了政府在群众住房问题上的压力,深得市党政领导的赞扬。
经济上有了雄厚的基础,共青团为青年服务显得更富有成效。团市委把办实体所得的盈利,用于发展青年的福利事业,用于兴建“青少年活动中心”,用作“青年成才奖励基金”。团组织以它空前的务实作风吸引着几百万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