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都适合参政吗?

1988-08-23 03:48梅秋
中国青年 1988年7期
关键词:斯诺科学化科学家

梅秋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社会生活中更多领域的进一步数量化、精确化要求,决策已不可能继续是一个根据以往经验推测未来或靠主观意志决断的过程了。因此,吸收更多的科学家(这里主要指自然科学家)参与各级政府的决策,似乎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一点也越来越为今天的中国所意识到。

但是,英国著名学者C·P·斯诺在《科学与政府》(见走向未来丛书《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演讲中向我们提出的却是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所有的科学家都天然地适合做科学决策的人选吗?什么样的科学家适合参与政府决策?什么样的科学家不适合?

近几年,由于强调知识和科学的重要性,有许多科技工作者走上了领导岗位,总的说来,这是历史的进步。但不可否认,我们的社会也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把科学家的知名度或在本领域内的成就与科学家从事领导工作、决策工作的能力等同起来。无庸置疑,科学的职业训练使科学家们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本身在它的人性侧面使得科学家的内心“知道一个向着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并且,科学家从他们的角度也常常能对一些人文领域提出有价值的真知灼见。但所有这些能力本身并不意味着应用它们,就能够在与科学领域完全不同的社会领域或人文领域作出同样正确的判断。由于科学的纵深发展和专业化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而他们自己对从事行政工作也毫无热情,为了追求某种需要,强行将这样的科学家拉到领导决策的岗位,不但发挥不出决策的科学性,反而会耽误他们的专业研究,不啻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除去知识准备、从政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外,品格、修养、气质等因素也使一些科学家不宜从事决策工作。斯诺认为“任何陶醉于新发现的人都是祸害,……他越是对他自己的新发现有一种亲切感,他的判断就越糟糕。”对于新发现、对于掌握某种秘密或诀窍有一种沾沾自喜感觉的科学家,必须排除在政府决策过程之外。

我以为,科学家参与决策是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化,而吸收科学家参与决策也有一个科学化的问题。

猜你喜欢
斯诺科学化科学家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假如我是科学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与科学家面对面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