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
近来许多期《读书》的《编后絮语》,出现了一个很不对头的情绪:十分的伤感!大有一种不被众人所理解并且迫切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的自卑心理。似乎《读书》被评上“××最佳刊物”就算被理解了。不,不!大可不必这样。“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要相信,堂堂十亿大国,一定有你们的知音。除非你们自己止步不前!
班志波
要有更大的信心
一二年来,每期《读书》必读。每每与友人论及“文化的传播”,总是力推《读书》。可今日却有些不满,原因是:一九八七年第九期《编后絮语》说,“也祝愿我们自己不要丧失信心”,看了心里不舒服。一个刊物能否有很强的生命力,先要看刊物编辑同仁集体的信心。我是唯愿《读书》的编辑先生们先有更大的信心,然后同读者一同步入新的一年的。要知道,“老九”不能走!
谢国林
“吾道一以贯之”
我把《读书》视为一个象征,它象征着当代一部分中国人的冷静和理智。这里不要有发高烧的昏话,也不要有庸俗无聊的起哄。我以为这与当年鲁迅先生的精神是相契的。
我虽热爱《读书》,却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不过,我想,如果《读书》能“吾道一以贯之”,则你们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
北京一读者
不要当官僚
《读书》不要成为一个“官僚”机构,不然,它会失去魅力,而成为一种赘生物。它应当以自己的正直和深刻给读者带来新意,应着重于人的智慧和思考能力的提高,人的心智的提高,普通民众(广大的知识分子也在其内)的宝贵而坚韧的气质的提高。凡此,我们有厚望焉!
永青
苦中作乐,唯书可读
一九八七年第十期和十一期《读书》在手,产生了新的感受。一句话,心情多少有点“沉重”了。发行折扣改变而引起刊物价格上涨,鄙人以为难以接受。但是“阿Q”一点说,咱也不怕!多么困难都熬过来了,这又算什么呢?少饮几盅啤酒,也能省下几张人民币。苦中作乐,唯书可读。先生之意如何呢?
《读书》创刊八年,风格犹存,实属难得。在必要的时候,它的默不作声,微微一笑,都使人们有所满足。
伍波
让我痴上一晚
我希望常常在《读书》读到精彩的诗情分析,深刻的哲学道理,这会使人突然会悟,仿佛触醒了身上藏得最深、最无常的那根弦。我在这时,往往会恍然大悟地大叹一口长气,舒畅到了极点。看轻松愉快的东西虽然可以解除疲劳,但我宁愿读一些耐人思索的文字,然后痴上一晚。
黄云飞
多刊“旧书新谭”
近年来,许多出版社重印了不少旧书。随着时光的流逝,有的旧书日益显示出它的影响与意义,而刚问世的新书在当时可能被人吹捧得不得了,其实只是昙花一现。为了公正地给“旧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为了提醒“新书”的作者关注自己大作的历史命运,我建议《读书》多刊“旧书新谭”。上海
王子奇
还得看表现
一九八七年一月号《读书》中《从中国的<忏悔录>看知识分子的心态与人格》一文,写得很严肃。作者认为,在中国忏悔精神是可贵的,这我同意。但我觉得忏悔精神之可贵,更在于以后的具体表现。如果忏悔了一番,一旦又遇到象过去一样的生活环境,还是屈服于压力,又做些错事或坏事,充当了帮闲或帮凶,只能在事过境迁之后,再来一次忏悔,那又有何可贵之处呢!?这好比在过去运动期间,大家都有机会写一写检讨书,但写完也就忘掉了——也许这一比方未必恰当。
一读者
长文太多
我是一个研究生,这里向你们提个意见:你们的长文太多了。有的文章,占十页以上;连“品书录”也越来越长了。我不反对长篇大论,但是有时是不必要地拉长篇幅。尤其是《读书》,我们不是为了看长篇学术专论才订这份杂志的。希望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方面,我希望编辑同志要多做一些工作。
唐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