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阳公安机关抓获了一个绰号叫“小土豆”的小流窜犯,当场缴获赃款955元。他今年13岁,无疑还是个孩子,可谁曾想到他在沈阳南站一带流窜作案已有6年时间了。
1981年,8岁的他,因淘气被父亲打出家门,只身由吉林来到沈阳。白天乞讨,晚上就睡在候车室。渐渐地,他在南站一带混熟了,在“朋友”的指点下,干上了进饭馆“拣盘底”的新行当。不久,他发现几个与他年龄差不多的人经常大模大样地在饭店大吃大喝。他们哪来的钱?原来这些人是干“馈”活的。馈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冒充上访人员,这种人一般都能得到同情;二是冒充旅客丢了钱,这种人大多是中年妇女,她们打扮入时,举止文雅,多以干部和军人为目标;三是孩子们,谎称是灾区来的。他就扮演起这种角色,见到军人和干部打扮的人就趴下磕头,嘴里都嚷着谁也听不懂的南腔北调,不给钱就不起来。这样,一天能骗二三十元,晚上就大吃大喝,住处也由车站升迁到浴池旅店。
1982年,他结识了外号叫“碰碰看”的小男孩。“碰碰看”以偷见长,他就投师学艺,学会了扒窃。他还与几个“铁哥们儿”经常吃、住、作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团体。每当他扒窃作案被拘留或收审出来,他的“哥们儿”都用出租车接他,有一次竟有30人租用6辆出租车,带他去个体饭店接风,一次花掉200多元。
“小土豆”每天作案二三起,“收入”六七十元。钱来得容易,挥霍也不在乎。每天饭钱就用去40多元,剩下的钱就花在舞厅里,看别人跳舞寻开心。别看其貌不扬,他却还有个外号叫“小皇姑”的女相好,他们经常鬼混在一起。“小土豆”穿戴非常讲究,可衣服从来不洗,脏了就一扔了事。此时,他儿童的纯真早已丧失殆尽,对家庭也不再有丝毫的思念,屡遣屡返,每天只是浑浑噩噩地偷、浑浑噩噩地活。
“小土豆”能在南站一带流窜6年之久,与一些旅店为他们提供避风港有一定关系。有的旅店明明清楚他们是干什么的,但为了赚钱,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南站一带“风”紧时,他们就去铁西避风,这些个体承包的旅店经常让他们“进贡”,并为他们提供方便。公安局来查宿,能跑则从后门跑,来不及跑的就藏到仓库去,一次次漏网了。
不难看出,一些地区也有“小土豆”之类的流窜分子在活动,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如何进行治理?我们从“小土豆”的经历中至少可以发现这样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其一,家庭教育应引起每一个家长的重视和深思。其二,公安机关应对那些教唆犯、惯犯予以严厉打击。其三,有关部门应对易于藏身和挥霍的场所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其四,对那些无家可归、屡遣屡返的少年流窜分子,应象《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中规定的那样,送工读学校低龄班。我们希望这一问题能早日得到治理,也期待着青少年保护法能早日在全国实施。
本刊辽宁通讯员刘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