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实同学:读罢你的信,我顿觉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但你却因不“入流”而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如何解除这种烦恼?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入流而不同流”。
所谓“不同流”,就是坚持原则,保持着自己正直的人格;所谓“入流”,就是要实实在在地走到人们当中去。前者你做得使人钦佩,可后者却不够了。你想,人们总是在与其他人的相互联系中生活,而社会上的事物又是复杂的,假如你总是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就会成为孤家寡人。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的人品是无可挑剔的,可就是与别人格格不入,最终也得不到大家的理解。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曾忠告人们要“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我想这也是我们“入流”的最好办法。以真诚的心去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多从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想一想,也就是说真正走到人们中去。那时你也许会发现,原来很多应嗤之以鼻的人会变得可亲可近,原来认为深恶痛绝的事,会变得情有可原。你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全面而深刻,你在新的角度所提的问题,也会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入流而不同流”,也意味着坚持原则要讲究灵活性和艺术性。人是有感情,讲尊重的。比如一个极爱面子的人,干了违反原则的事,你在众人面前批评他,他可能不好接受;如果在私下和他交谈,问题就容易解决。艺术地对待人不是欺骗,艺术地对待错误,不意味着妥协。正直是一种美德,灵活是一种能力,我们应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正直与灵活并不矛盾,走出这个误区,你会喜欢与人相处,也会巧妙地与别人相处。不失你的正直,又“入流”“吃得开”,不是更好吗?如果你有较高的修养,相信你会感化大家,让众人有更多的美德。当然,真正“入流”还是要有一个过程。不妨先从学会与别人打交道开始。对别人真诚地感兴趣,给别人以真心的微笑和善意的忠告,这样才会使对方觉得你重要。让我们美德、能力并重,更科学地生活!
沙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