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
青年不仅是对外开放的忠实理解者、积极拥护者,更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
《中国青年》编辑部的同志要我这个外事战线的老兵就开放与青年的关系问题谈一点感想,我以为是义不容辞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就一直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我们把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或权宜之计,而是得之于对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和迫切的实践要求。
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成果的吸收和补充。我们的先民曾创造了世界上最光辉的文化,它在科学和技术许多领域的发展超出同时代的欧洲。这除了国内的统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之外,还得益于对外开放,为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造成有利的条件。
从现实来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经济和科学文化是相当落后的。虽然经过3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但是还远未摆脱科技水平低,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1/4,以及普遍的工农业生产落后的状态。而当今世界发达的商品经济已经把全球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代信息和交通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从西半球到东半球可以“朝发夕至”。新技术的发展迅猛竞争激烈。我们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封闭自守等于自取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是正确的选择。只要我们根据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拥护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努力吸收和消化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并进行新的创造,就能尽快地建立起文明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一任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年轻人来承担。因为你们朝气蓬勃,思想比较开放,容易并且能够学习新知识、新本领。我们这些老同志欣喜地看到,青年一代正在紧紧跟踪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探索和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实事求是地了解当今世界的进步、矛盾和人类前途,既有危机感也有使命感。有的拼命学习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刊;有的留学成才,报效祖国;有的借鉴国外的经济体制,潜心研究我国实际,设计出改革的方案……几年来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是与青年们的种种努力分不开的。我们可以这样说,改革开放呼唤着新一代青年,青年也只有在对外开放的学习和实践中才能武装自己,为改革开放服务。青年不仅是对外开放的忠实理解者、积极拥护者,更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
这里,我想提醒青年朋友们注意在对外开放问题上的僵化和自由化两种倾向。前者认为,国外的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精神产品腐朽没落,应一律拒之国门之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可以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东西应高度警惕,严加防范,把那些虽然为资本主义所使用但并非资本主义专利的东西,当成姓“资”不姓“社”而加以排斥。后者则对资本主义的一切东西包括私有制和颓废的生活方式顶礼膜拜,奉若神明。正确的态度是,紧紧地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需要出发,有选择地吸收,有批判地继承,博采各国所长,实现中华复兴。
青年朋友们,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开放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这就为青年们在开放中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拓开了令人振奋的前景。我衷心希望青年们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珍惜当前的黄金时代,在对外开放中走向世界,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使自身跟祖国同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