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与发展的社会学思考

1987-07-15 05:54吴怀连
读书 1987年2期
关键词:落后地区商品经济素质

吴怀连

《富饶的贫困》这一书名,撩动了我惰性的阅读欲望。作者用一系列分镜头式的真实的场景,叙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内蒙、宁夏、新疆、西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等区省,一方面是令人震惊的、难以想象的贫困;另一方面又是遍地皆宝,同样令人震惊的富饶。贫困中的富饶,富饶中的贫困,同不发达中的发达,发展中的不发展一样,似乎是一个难解的“悖论”。然而,作者踏遍青山,寻觅千百度,得出的“解”是那样的显而易见,而又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不是资源的匮乏,不是产值的高低,也不是发展速度的快慢。人的素质差,才是所谓‘落后概念的本质规定”(第56页)。

所谓人的素质,是指人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素质。这种素质在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有天渊之隔。然而,长期以来,东西南北中,共吃一锅饭,看不见人的素质的作用;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东西南北有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发达地区的温州和落后地区的贵州,“松绑”政策作用的力度相同,然而发展的方向却相反。何以使然?人的素质问题。

在发达地区,长时期蕴积在心底的追求生活质量的冲动和对商品经济的渴望,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观念,一有土壤,它就会萌生出商品经济的幼芽来,而且它的成长具有不可遏制的力量。而落后地区则是另一番景象,社会发育水平低下,经济结构单一,社区功能不完善以及人际关系的血缘性,制约了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世世代代积累的自然经济的惯性,又使丰富的资源不能得到开发和有效的利用,无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因此也难以加速社会的发育和改变经济结构的单一性。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如何走出这种恶性循环?西方发展经济学通行的理论是:经济援助,加速落后地区的基础结构建设。但是,我国三十多年巨额的财政补贴和基建投资,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基础结构长期上不去,而且“越输血越贫血”。所以作者提出,当务之急是变革社会—经济结构,彻底改革经济体制,在落后地区发展商品经济关系,这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前提。

在发达地区,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这场胜利,被文学家们誉为“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那么,落后地区改革是否也应走这条道路呢?回答是否定的。作者认为,落后地区商品经济的潜在力量集中在城市,城市是那里经济发展一切矛盾的集中点,因此,落后地区的改革,应该从城市入手。彻底改革城市国营经济系统,尤其是粮食、商业、运输、信贷等流通系统的体制,是“调动整个落后地区发展商品经济所有可能性的总开关”(第153页)。

《富饶的贫困》与其说是一部发展经济学的著作,倒不如说是一部发展社会学著作。与国外发展经济学理论不同的是,作者超越了经济关系本身,把它的立足点放在社会经济系统发育程度和人的素质的改变上。由此提示:全部问题的答案,不应只在经济学中寻找,而且还应该在社会学中寻找。作者认为,商品交换的冲动,源于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对新生活方式的渴望。没有这种渴望,就没有更新经济活动,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任何技术(不论是高技术还是中间技术)的“嵌入”,都只能被视为“天外来客”,束之高阁,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运动不发生任何联系。因此,改变生活方式,比改变生产方式还要重要,它是导致落后地区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优先发展信息量大的、能刺激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变革的产业,如旅游业,可能是落后地区趋利避害,超越运输约束,改变人的素质,迅速积累资金,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发育和发展战略在产业方向上的最佳选择之一。

(《富饶的贫困》,王小强、白南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九八六年六月第一版,1.35元)

猜你喜欢
落后地区商品经济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差异分析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落后地区教育要注意培养家长的素质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在牙人牙行兴盛中的作用
浅析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商人形象
卢卡奇物化理论探析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