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铛
当你游览名胜,参观古迹时,常常可以看见一对对石狮或坐或立,或雄踞门前,或把守要津,威风凛凛,气势宏伟。石狮,不朽的古代艺术的珍宝,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魄和品格,凝结着古代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心血,千百年来闪耀着奇异的光彩。
中国并非狮子的故乡。我国工匠雕石狮自然在狮子传入中国之后。据《汉书·西域传赞》说,狮子是汉武帝通西域之后传入中国的。东汉顺帝时,疏勒国王曾派使者到洛阳,向东汉政府赠送礼品,其中就有狮子。狮子虽属猛兽,但他一传入华夏,即引起炎黄子孙的兴趣,深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唐贞观九年,西域献狮子时,唐太宗还特命秘书监虞世南作《狮子赋》(见《旧唐书·康国传》),当时的名画家阎立本还曾绘过《狮子图》。
汉代以后,狮子虽不断传入中国,但数量有限,而且大多饲养在帝王宫苑之内,平民百姓很难见到。因此民间艺人只能根据传闻进行创作。他们对狮子充满了神异感,认为它是能“食虎豹”的“殊方异物”,这样,塑造的狮子形象和真狮就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艺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以传统的神瑞化装饰手法突出地表现了狮子威武、强健和凶猛的气质,并在狮子的肩上平白地添了一双飞翔的翅膀。有的还在狮子头上饰以单角或双角,身上饰以云纹或火焰纹,以显示其无限的神威。由于这些装饰,使狮子变得怪异起来,称呼上也纷乱不一,有称麒麟的,有称辟邪的,有称天禄的,也有称为瑞兽、神兽的,一直到唐代,才去掉这些怪异的装饰,形成具有中国特有的民族传统的石狮。
根据我国现存的实物来看,东汉已有石狮的造型。如山东嘉祥县武氏墓石祠前的石狮和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就是东汉石狮。1973年,在陕西省咸阳沈家村附近出土的一对石狮,显示了矫健,威武,强壮的神态。据有关专家考证,它也是东汉时代的遗物,现存西安博物馆。
南朝时代,各代帝王和显贵们的陵幕前雕置石兽之风十分盛行。这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更多的石狮。梁代南康间王萧绩墓前的石狮,高达三米多,张口吐舌,两肩刻有飞翅,四腿特别粗壮,显得凶猛,威武。这些陵墓石狮的狮像和东汉高颐墓前的石狮形态极为相似,总的风格是昂首挺胸,骄视一切,雕琢精美,突出了狮子的威猛、雄强的神态。风格宏伟、浑厚。
到了唐朝,除仍保留了东汉时期的行走形式外,又大量地出现了蹲坐式石狮。这种形式的石狮已较接近于写实,肩上的双翅,头上的饰角,以至身上的花纹统统都去掉了,一般是前肢斜伸,胸部挺起,狮头高昂,双目圆瞪,气势凌人,是我国狮子造型艺术中的精品。
位于陕西乾县梁山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墓地。陵前列置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巨大的坐狮,狮身高近三米,整个造型呈金字塔形,两足前伸,身躯后蹲,庄重如泰山。
武则天即位称帝后,对其母杨氏的墓地进行了修整,称为顺陵。顺陵位于陕西咸阳城北,它的东、南、西、北四门均有石狮。顺陵西门的石雕坐狮,体高约三米,是历代坐狮石雕中体积最大的,雕刻造型和表现手法均有卓越之处。工匠们运用夸张的手法,把最接近人们视线的前肢和足、爪,刻划得特别粗壮,筋肉突出,壮实强健,张口吐舌,如闻隆隆吼声。南门的一对主狮,高约二点五米,是用整块青石连座雕成的,它好象是听到什么动静,停下来昂头四顾似的。这些石狮粗壮浑朴的造型、劲韧坚实的筋肉,气吞山河的雄势,是自然界的雄狮不能比拟的。
唐代各陵墓的石狮形象,堪称我国雕刻史上的杰作。这些充满力和美的极为壮观的狮子形象,经民间艺术家的刀斧雕刻传神、借顽石而永生。人们从石狮身上可以看出所产生的历史时代——我国封建社会鼎盛阶段所具有的那种英伟豪迈的气概,高尚健康的审美观点,以及巨大深厚的创造能力。
唐代的石狮造型,不断为后世所重复。宋代的石狮袭唐代之风,形式上仍分行狮和坐狮两大类,然而其昂扬宏浑的气势越到后来就越弱了。行狮的胸部收缩了,头部也压低了,坐狮显得拘谨,四肢也收束靠拢。总之,宋代的石狮缺少屹立不拔的气势。然而,这里我们要提一提河南开封龙亭大殿午朝门前两尊宋代皇宫的镇门石狮。这一对狮子造型颇为独特:它从头顶到脚约一丈开外,成年人可以从腹下躬背来往。石狮的脖子上系着彩带,偶挂着金铃,飘缀着红缨。东边的雄狮卷毛飘髯,英姿勃勃,目光炯炯,足踏绣球,悠然自得,旁若无人;西边的雌狮,毛光油滑,姿态俊逸,二目微闭,怀抱幼狮,神态温和。更令人寻味的是镌刻在雄狮胸前的“睡狮猛醒”四个苍劲有力的楷书。传说在北宋末年,金兵进犯中原,强占开封,石狮也被打伤了腿(至今尚可看到留下的伤痕)。当时,不知是那个壮士,在夜间偷偷修改了狮子的腿,同时在石狮身上刻下“睡狮猛醒”四个大字。
元代陵墓按蒙古习俗,不再在陵墓前设置石狮。
明、清的石狮,除小部分仍延袭唐风之外,大部分石狮的造型都发生了变化。宏浑、博大、威武的气势更为减弱了,甚至变得温良驯顺了。坐狮的形式广泛应用,几乎所有的宫殿、寺庙、官衙、馆所的大门外,都置有坐狮体为守门。这简直成了一种风气。其原因当然是狮子是兽中之王,可用作权威象征的思想意识有关。石狮成了公共建筑和私人宅第的装饰物了。然而,清代的石狮造型有相当一部分一扫过去的那种威风,从负有重任的威武守卫者,降为北陵前石雕行列中的狮子,北京颐和园排云殿前铜鎏金的狮子,以及许多装饰用的工艺雕刻狮,都是头有卷毛,胸悬铃铛,足玩绣球,就象哈叭狗一样,显得庸俗轻佻。从石狮的演变中,特别是从唐代石狮和清代石狮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封建社会兴盛期和衰微期的精神面貌的不同。
(金国摘自《历史知识》198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