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晓声
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位青年学人写了一篇论文。文成后他颇为自得,认为自己提出了前人未得的创新之见。于是将此文送呈一位素来为学术界共仰的前辈。不料这位前辈阅后答书云:
“君非‘闭门造车,出而合辙,既明曰‘引入一种新方法,则似宜于何所引来,在原出处已不甚新等等,交代几句。而文中所谓‘我认为云云,恐亦早成国外一般学者皆认为矣”。
此君读信后惭惶无已,骄气顿挫。后又查阅了有关文献,方知他那些所谓新观念、新方法,其实早已是国外学术界二十年前的老生常谈矣。
闭门造车,似出典于朱熹:“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而合辙,盖言其法之同。”闭门造车而能出而合辙,尽管是重复他人成果,尚属幸事,但问题在于,闭门造车的大部分结果,却是出门不合辙,结果成为废车。
近年来学术界思想活跃,新观念迭出。这是一件大好事。不如此不足以革故鼎新,促进人们观念的现代化。但考究起来,新观念大体可分作三种情况。一是经过周密深入的研究,在批判地掌握国内外基本资料的前提下,慎重地提出新观念、新方法、新思想。这种创新的价值自不待言。可惜的是,目前在学术界中这种情况似乎还只是少数。而大量的所谓“创新”,倒是来自另外两种情况。一是趸洋货,二是闭门造车。我们常看到流行的一些所谓“新观念”、“新方法”,不过是匆匆从国外社会科学中趸进的。其中许多所谓新者,“在原处已不甚新”。由于多年封闭,信息交流不够,某个国外旧观念在国内传来传去,成为一种“新观念”,“新方法”。另一种情况是闭门造车。关起门来,玄言蹈空。例如在美学领域中,近数十年来,国际上的研究有日新月异的进展,而国内近年出版的大部分著作,却仍然摆弄着三四十年前的旧观念。尽管题目上每每标以什么“新论”,实际上对美学研究的真正新成就却如同视而不见。又如不久前,某杂志刊出一篇洋洋万言的宏文大谈“价值”问题,把古典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美学、伦理学中的价值问题混为一谈,并试图“抽出其共有的规定”。殊不知非经济学的价值论与经济学中的价值论其实完全是两码事。从该文的知识构成看,作者似乎对国外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关于价值学的理论发展毫无所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学风中存在两种时弊:一是虚浮,二是浅陋。怎样克服呢?首先是要尽快大量传播(包括翻译出版)国外学术研究信息,并且努力实现信息共享,打破资料的垄断。其次,国外学术著作具有一个好作风,每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包括论文),在书后或文后总要附上一个引用和参考书目。其中不仅标明本书所引资料的出处,而且介绍与本论有关的前人著作,向读者指示源流,提供比照。由此读者就可以知道这篇东西的观点究竟是否新,新又新在何处。在理论上是否有基础,基础依托在何方。这个办法,既可以防闭门造车之陋,又可以塞欺世盗名之途。这种作风,在中国清代的朴学家中其实早就实行过。“文革”前学术界中那些谨严的学者也都坚持过。只是在“文革”中由于不利于“四人帮”信口雌黄的需要而被废弃了。今后有志于追求谨严诚实学风的学者们,是否可以把这个作法恢复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