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光
历史上有过一位皇帝,后世的历史学家无从弄清他的归宿,他连当朝的人也不知其下落。他就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朱允炆。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七十一岁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了。因懿文太子朱标早亡,由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位,历史上称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看到封为藩王的叔父们兵权在握,势力渐大,恐怕日后危害到中央皇权,于是任用齐泰、黄子澄等人“削藩”收回藩王的兵权,削弱他们的力量。当时,封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力量最强,他借此机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率领“靖难之师”,从北京一路杀奔当时的京都南京。
这场从1399年(建文元年)开始的战争,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双方在淮河流域撕杀了四年。由于建文帝任用的统帅李景隆缺乏军事才干,齐泰、黄子澄等人又都是文人,只会纸上谈兵。最后,终于敌不过多谋的朱棣和他率领的悍勇的燕军。1402年6月的一天,燕军兵临南京城下。守卫城门的谷王穗和李景隆见大势已去,竟不管尚在城内的建文帝,开门投降了燕王,燕兵遂长驱入城。
正在这时,皇宫里突然火起,倾刻便烈焰冲天。燕王朱棣望见,急令宫中的臣官前去救火。火熄之后,见不到建文帝,后来从火砾中翻出一具尸骨,臣官们都说那具尸骨就是建文帝。于是,燕王采纳了翰林侍讲王景的建议,用天子之礼埋葬了那具尸骨。随后,燕王朱棣登上了皇位,这就是永乐大帝。
尸骨为证,似乎建文帝确已死了。但不久,朝野上下纷纷传说,建文帝在城破之时,削发披缁,从地道逃亡了。他远遁西南,踪迹不定。火砾中的那具尸骨不是建文帝,而是皇后马氏。
这传闻使永乐帝满腹疑云。按照传统的观念,他的继位是不合法的。他很担心建文帝真的会在其他地方起事。既然不能确定那具尸骨就是建文帝,那么,他下决心要找到传说中的浪迹在西南的“建文帝”,了却这块心病。
1407年(永乐五年),永乐帝派胡濙巡行天下,以访张仙为名,暗中查访建文帝的下落。胡濙遍行南北,历访东西,甚至连穷乡僻壤也不放过。一直到1416年(永乐十四年)依然一无所得。于是胡只有回朝向永乐帝复命了。
当时,明朝与外国来往较密切,传说中的建文帝又是在西南一带出没。因此,永乐帝怀疑建文帝也许逃到东南亚一带去了。1403年(永乐元年)他派郑和浮海贸易,顺便查访建文帝的踪迹。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远到非洲的东海岸,与所经各国进行贸易,给宫廷换回了大量的珍宝,唯独没有带回半点关于建文帝的音讯。
永乐帝没有得到结果,带着疑虑,在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辞别了人间。
到永乐帝去世时,关于建文帝远循西南之事,一直是个传说。1440年(正统五年),有一个九十余岁的老僧,从云南到广西,自称是建文帝。广西思恩知府岑瑛不敢作主,赶忙报告朝廷。建文帝生于1377年(洪武十年),到1440年不过六十四岁,而这个老僧却已九十余岁,在年龄上已不相符。经朝廷审问,查明老僧乃是钧州人杨行祥。
随后,将他逮捕下狱,过了四个月,老僧死在狱中。与他同谋的十二个僧人,都被发配到辽东戍边。这是清初编的《明史》上记述的一事。
《震泽纪闻》的记载是:正统年间,有一个御史出巡到南方。一日,在路上行进时,忽见一僧挡住了去路,随从们大声呵斥,老僧也不避开,自称是建文帝,并献上一首诗。诗曰:
“流落江南四十秋,归来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御史忙将此事上奏朝廷。正统帝派廷臣察问,竟然辩不清真伪。后来,老僧死在狱中。
清初人谷应泰撰的《明史纪事本末》却认为,建文帝确实进寺院当了僧人。正统年间,建文帝到了贵州的一个寺院,于壁上题了两首诗,诗中有“遥想禁城今夜月,天富犹望翠华临。”和“百官此日知何处,唯有群鸟早晚朝”之类的字句。
同寺的另一老僧窃抄了这两首诗,到思恩知府岑瑛的衙门,谎称自己就是建文帝。岑瑛将老僧及其同一寺院的僧人,包括建文帝在内全部送到京师。朝廷依据年龄推算,老僧乃是假冒的,于是处以死刑。
这时,建文帝因为已在江湖浪迹数十年,希望死后葬在祖宗陵旁,就出来承认了自己的身份。经过宫中的老太监吴亮的辨认,确认是真的。于是,正统帝将他供养在宫中,人称“老佛”。他死后葬在西山,不封不树。
三本史书的记载各传其事,谁是谁非,最终没有结论。近五百年过去了,建文帝当初是否死于火中,老僧是否是就建文帝,依然是个“谜”。
(摘自《黄金时代》1985年第3期)
(插图:唐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