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与西洋画风格迥异。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瞬间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外表的肖似,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诗、书、画、印相映成趣,更是中国画独有的表现形式。中国画按手法可分工笔、写意两种,按门类可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
面对一张画,先从哪里看起呢?一般人看画第一眼是先看像不像,如果觉得像,便不由自主地称赞道:“画得好,像真的一样!”但为什么像真的就好,就不得而知了。其实,一幅画的成功与否,并不在画得像不像,而在于主题能否扣住欣赏者的心弦,给人以充分的审美享受,使人从中得到启发,有所收益。艺术不是生活现实的实录,而是对生活和事物本质的典型概括。
古代的中国画,都带有各个时代的特点。唐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艺术紧密结合着现实,在绘画中表现为华丽、精巧的风格。宋代是理学控制思想的时代,对艺术多强调抽象的寓意,说理性强,追求形貌的逼真。宋代的绘画技巧进一步成熟,山水、花鸟、人物,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可称为写实风格的全盛时期。元代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和卖弄笔墨技巧,忽视了绘画的社会功能。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把绘画当作抒发个人情趣的工具,自由挥洒,无拘无束,不尚雕琢,不图卖弄。
人物画
人物画范围不外宗教人物、历史人物、现实人物三种。欣赏人物画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对画中表现的人物的时代特点,个人经历、性格气质等,均应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才能评价画得成功与否。如南宋画家李唐画的《伯夷叔齐采薇图》,表现的是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故事。画中伯夷、叔齐正在荒山野林中,蓬首垢面,面容憔悴,采薇充饥,虽身体虚弱,但仍精神饱满,侃侃而谈。画家是在赞扬这种宁肯饿死,也不愿与征服者合作的不屈精神,这在南宋是有其现实意义的。画家为了突出人物性格,除着力刻划人物动态,面部表情,衣着穿戴外,对环境的处理也匠心独运。老树在狂风中摇曳,枯叶飘零,人们一看便知这是深秋季节。秋去冬来,靠采薇充饥的伯夷、叔齐的命运不言自明。但他们面无惧色,自得其乐,安详庄重,观者深为其感。由此,我们不能不佩服画家手法的高妙,笔简意赅,耐人寻味。
山水画
山水画从它诞生的时候起,就主要是文人们的消遣品,或表现消极遁世的神仙隐逸思想,或为满足有闲阶级酒足饭饱之后“卧游”的享乐需要,也有以山水画为统治者点缀升平,歌功颂德的。山水画是画家心境的一种表露,因各自的境遇不同,心情各异,表现出的意境也不一样,风格多有差别。北宋中期郭熙的山水画,富有一种纯朴清新向上之感,他活动在神宗变法时期,很得神宗赏识,春风得意,心情舒畅。他强调山水画要表现出“可游可居”的诗意,他喜欢画早春,当然是有寓意的。他的山水画多是主峰矗立,四周分布以冈阜并壑,“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群奔走相会”。南宋画院画家马远,思想不免为皇家画院所拘泥,某些作品不得不为统治者歌功颂德。如《踏歌图》描写农民于山间小路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喜悦。画面中央凉楼殿阁是皇权的象征,用以说明丰收的得来托福于皇帝的恩泽。元代隐逸画家倪云井的作品又是另一种面貌。他隐居不仕,厌恶现实,他的画多流露出一种荒疏冷落之气。他的山水画构图变化不多,近景山坡一两垛、树木三两株,茅屋草亭一间,空荡无人,中景空白,以示水面,远山一两座,绝少人间烟火。从中可见他隐逸之情思。
上述几位山水画家作品,只是他们的一个侧面,绝非全貌。“看画之法,不可一途,而取古人命意之迹,各有其道。”不可用某个现成公式去套。
花鸟画
表面看是一只鸟、一丛竹或一枝花等等,其实各有寓意。以花鸟寓意,不外这样几种:宣扬封建道德观念;孤芳自赏,以自然物的某种特性暗示一种人格;指桑骂槐,发泄不满。以物喻人,是花鸟画中常用的手段,如以竹喻刚正不阿,以梅喻坚贞清白,以兰喻洁身自好等。清代画家郑板桥以画兰竹著名,他就常常在画上题诗,表明自己的心境。明代徐渭饱受了官场的倾轧,对现实充满了失望和不满,因此,他的画嘻笑怒骂皆寓意深刻。他画了一个开了口的石榴,题诗道:“深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用以发泄他怀才不遇的怨气。明末清初的朱耷,因国破家亡,昔日的王孙一变为落魄遗民,一腔怨愤寓于画中。他的画以险、绝、冷、怪的特有风格,反映了自己不甘寂寞又无力改变现实的矛盾心情。他画鱼画鸟都是白眼向天,或画怪石嶙峋,傲然挺立,上呆立孤鸟一只,缩颈垂首。他的画上很少题诗,但其心境不难领会。
欣赏中国画,入门并不难,但要深入学习,还须有其它各方面的知识相配合,如文史知识,书画技法基本知识,流派演变源流,各家风格特点,以及形象塑造,构图艺术等,才能融汇贯通,左右逢源。
(大为摘编自《中学生百科知识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