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儒
胡思升的《人海沉浮录》是他在近几十年现实生活中采撷的真人真事片断。读着它,犹如站在人海岸边,看着波翻浪涌,听着涛声澎湃。有人从这大海的底层,劈波斩浪,升腾浪峰;有人经不起摔打,从浪峰跌入海底;也有人在海浪中,飘飘摇摇,上上下下,了此一生……在这人群中有叱咤风云的元帅、总统,也有画坛新秀、影坛明星……虽属片断,但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而本书的可贵处也就在于历史感。书中写了宋庆龄、彭德怀、陆定一、王观澜、铁托、戴高乐、沈醉、江青、叶群、罗别愁、王安娜……这一批正面的、反面的、近百年来不同程度地左右历史的人物。作家通过对他们的某些生活片断的抒写,对他们的某段历史某种情操做了发人深思的结论。比如,在《不唯心,不唯上,只唯实》这篇人物特写中,作者在王观澜同志追随党走过的五十六个年头中,重点抓取了五七年反右、五八年大跃进和七九年拨乱反正等历史性关键时刻的言行,烘托出王观澜同志说实话办实事的真正共产党员的形象。仅仅几个片断,既写出了王观澜一生为人处世的历史,也反衬出近几十年来我们党内“左”的历史。再如《沈醉近事》,作者从“近事”入手,开拓“往事”,短短两三千字的文章即把过去人们心目中“心狠手辣、拳枪全能、无恶不作的凶神形象”,衍变为“识大局、明事理、关心民族的命运、乐意助人”的“文人、书生和充满爱国之情的”作家、政协委员。有人也许尚记前嫌,有人也许仍难理解,可是,历史在前进,每个人都在前进的历史中走着自己的路。这路,有的平坦,有的曲折,但无论如何,都是历史,而历史是最有教益的。作者以此为准绳,就铸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作者所选择的素材、人物,有的是读者久闻大名而不知底里的,有的是被生活和误解掩埋了几十年,如今被开掘出的强者和英雄,也有的是在艺术领域里刚露头角就显得妖娆独具的花蕾。诸如半生伴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半生追随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女政治家宋庆龄,她的日常生活竟和大多数有教养的女性一样,喜欢刺绣、绘画、养鸽,夜晚,她最喜欢享受的是弹奏贝多芬的乐曲。而“文革”中一关十三年的陆定一为什么被关押、受到怎样的迫害、为什么大难不死?当年的蓝苹为什么那么害怕当年的阿桂?十八年前,江青为什么那么气急败坏地指使打手,一夜之间就抄了上海文艺界五位知名人士的家?叶群是怎样利用她中学时代的追求者,使自己这个混入党内的假党员,有了一段“白璧无瑕”的党员历史?铁托在政治和权利上是怎样对待他的妻子儿女的?戴高乐的夫妻之间是怎样相处的?希腊女船王婚变的政治背景是什么?这些,作者都用他占有的资料,娓娓道来,使读者别开眼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材的写作并非是在搜奇觅胜,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其真正的价值是纪念历史,开拓未来。
作者曾说:“我喜欢写读者想知道而又不易知道的题材。可生活中的素材是浩如烟海的,如何抓其特点,塑造形象,点到而止,这是写作中应该经常想到的,因为作者要懂得节省读者的时间。”读《人海沉浮录》,深谙作者用心。这么多著名人物的素材要是放在一个惜材如命的作者手里,大概每人都要写上上万言的,可他却篇篇高度浓缩,只是几千字了事。他认为:读者要知道的都知道了,何必再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的确,说短话,作短文,生活需要,新闻需要,文学也需要。作者写人简洁严正、画龙点睛的笔法,是值得肯定的。
作品的不足之处,可能在于作者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不仅写新闻、特写、通讯、报告文学,也写了大量的评论、社论,因而在写人时,总还有客观地观察、评论的痕迹,这样,就缺少作者与人物溶为一体、互为爱憎的感情交流,多少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人海沉浮录》,胡思升著,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二月第一版,1. 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