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舟 徐金星
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是一段描写得很精彩的文字。这是“小说家言”。据陈寿《三国志》和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斩华雄的不是关云长,而是孙坚,斩华雄的地点不是在氾(sì音四)水关,而是在阳人(今河南临汝县西南杨古城一带)”
东汉未年,董卓在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废掉汉少帝刘辩,另立汉献帝刘协,“欺天子,压诸侯”,杀戮公卿,荼毒百姓。董卓的这种倒行逆施,激起天下公怒,群雄蜂起,声讨民贼。当时曹操、王匡、刘岱、袁术和孙坚等人组成联军,大家一齐推举袁绍为盟主。他们分兵三路,兴师讨伐董卓。但因他们人心不一,相互观望,所以也打了不少败仗。如王匡大败于河阳津(今河南孟津);曹操在荥阳西南的汴水被董卓大将徐荣军射中肩膀,还射死了战马。但他幸得从弟曹洪拚死相救,换骑上曹洪的战马才得以脱难。
孙坚与袁术合兵后进驻梁县(今河南临汝县)东,被徐荣战败,只得收集残部屯于阳人。当时董卓遣胡轸率兵五千进攻阳人,因骑督吕布等和胡轸不和,便暗中梗阻。当兵至广成(泽名,在今临汝县温泉西)时,天色已晚,按原部署应在此处宿营。但吕布谎称阳人敌兵已退,要尽早去占领,便连夜行军几十里赶到阳人。一看城上防守严密,吕布又接着大喊道:贼兵出来了,快跑!于是士卒们纷纷去盔卸甲,舍命狂逃。跑了十几里,回头一看,并无人追赶,才又返回阳人城下。一夜奔波,饥渴难忍,大家疲惫异常。聪明的孙坚,以逸待劳,乘机突击,大破吕布军,并斩了都督华雄。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塑造关云长这个艺术形象的智勇双全、忠义神武,就将孙坚斩华雄的故事,移置到了关云长的头上,为刻画出关云长“高大完美”的形象,更增加了艺术效果。
(摘自《历史知识》198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