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务堂
当你高兴的时候,或是喜在眉梢,或是捧腹大笑,但笑的许多含义可能是你所想象不到的。
人从很小就有分辨事物是否可笑的本领。大约出生第八天的婴儿就会笑。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婴儿简单乐趣(如食物、温暖、舒适)的第一个表示。到了第六个月,婴儿就可以对比较复杂的乐趣(如母亲微笑的面容)发笑。虽然一个人从小就会笑,但笑的本能却要在他的一生中得到完善。
耶鲁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雅各布·莱文博士说,在六个月到一岁之间,婴儿就学会了他一生中对事物发笑的本领。他还说:笑,表达一个人无忧无虑。请看下面的事实:当爸爸第一次把孩子抛向空中时,孩子是绝不可能笑的。尽管这种“飞行”十分有趣,但孩子却非常惧怕,因为他不知道爸爸是否能接住他。可是,一旦他意识到自己不会摔到地上时,便无忧无虑地欣赏这一游戏了。
成年人的笑就更微妙了。跟孩子一样,他们对事物也总是先怕后笑。在这里,成功或失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举例而言,首次设宴对一位新娘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忧虑的事情。饭菜能否可口,客人是否捧场,她能否成为一个精明能干的主人,这一切都使她忧心忡忡。宴会结束了,一切顺利。这时,她才会喜笑颜开。
笑是由感情激发而起的一种交际反应。然而,科学家至今尚未确定出笑的神经中枢。正常人的笑总是事出有因。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滑稽的环境之中时,他通常的反映是笑一笑。所以,对一本幽默书的最高评价莫过于“它使我笑出声来了”。使人发笑的因素很多,如一个记忆,甚至自己本身。诚然,人有时也确实会独自发笑,但是不要忘记,当你笑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已经把自己同周围世界联系在一起了。
人们有时之所以觉得某种笑话可笑,是因为它们为我们平常抑制的那种感情提供了突然放松的机会。因此,在听到这种笑话的时候,我们平常努力抑制的那种感情也在笑声中得到解放。笑之所以使人感到愉快的另一个因素是身体的感觉。笑是一系列刺激呼吸和循环系统而产生的面部呼吸器官的轻微痉挛。笑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笑能增加头部和脑中的血流量。这一切,都会使人产生一种欣快感。
当然,人们并不总是听了笑话之后才笑的。大火或飞机突然着陆的幸免者,在给别人讲起他们的可怕经历时,也往往谈笑风生。他们的这种笑只能是表示幸免后的宽慰。我们还经常看到,在生死存亡之际,人们总是全力以赴。然而,一旦化险为夷,他们就极需解除度险时的那种感情,于是,有的人哭,有的人笑。
笑话的逗人在于适度切题。如果一个笑话的性成分和攻击成分太露骨的话,那么,这种笑话不但不会使人高兴,反而会使人感到厌恶。对于这种笑话,人们听了之后也可能笑,但那只能是哭笑不得。
当我们成为笑柄时,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我们都会感到不快。因此,我们也不可能笑(除非是假装)。法国小品文作家亨利·伯格森把笑称为“心脏的暂时麻醉”。而我们则把笑叫做喜剧性的宽慰。
笑能够纯化人的感情。知道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为什么在无事可笑时发笑。莱文博士认为:人在忧虑时也可能笑,但那是束手无策的傻笑。他解释道:“在很多情况下,勉强发笑是一种本能的反应。笑,表示我们心情舒畅。当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常以笑给自己打气,以示我们蔑视困难,有信心取胜。”
(摘自1982年第3期《知识与生活》)
(题图: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