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知识储蓄

1983-01-01 08:57顾承甫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0期

顾承甫

前年三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有位美国留学生曾经问起一个问题:“眼镜这种舶来品是什么时候开始传入中国的呢?”当时在场的一位中国同志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告诉他:据初步查知,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眼镜开始传入中国。关于这点,可以详细参阅中国清代赵翼写的《陔余丛考》。留学生又问:烟叶和抽烟又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呢?回答仍是相当迅速:是在十七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的。可参阅吴晗同志的著作《灯下集》里《谈烟草》那篇文章。

看来真是答者惬意,听者咋舌。为什么那位并非专功文化史的同志会对这类资料如此熟悉、回答如此迅速呢?其中奥秘就在于他有着一种特殊的知识储蓄。

我们知道,在一般工具书里,对这类资料都是不专门列出条目的。这里仍以“眼镜”为例。《辞海》等工具书中,仅称它为光学器件,对它的种类、功用等作些解释,并不涉及它的制造与传播等问题。要想知道“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尚没有现成的工具书可查。清人赵翼《陔余丛考》篇目又繁,虽然已经有了日本人编的《中国随笔杂著索引》一书可以比较迅速地查知这类丛考、杂著的子目,但仍没有直接列出“眼镜传入中国考”之类的篇名,只是在书中有关内容提到这类问题而已。那位同志以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解决了这个靠目前的工具书无法解决的难题,就是既作广泛的阅读,又在浏览时注意摘写简要卡片,列出关键词,也就是中心词,作为条目再自编索引。同时又经常加以整理,不断扩充。日积月累,当然就会越来越熟悉了。

勤于广泛猎取,善于积累知识,长期这样坚持不懈去做,肯定能极大程度地增广见闻。这里,介绍一种知识储蓄的办法供参考:

先可以将新《辞海》条目中有关释文另行摘写成简明扼要的卡片,列出中心词,再依内容或者中心词第一个笔划顺序作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查检方便的编排。比如,根据新《辞海》里有关《四时纂要》这部书的释文,可以另作一张卡:“我国植棉的最早记载”。中心词是“植棉”。卡上注明有关资料及其出处,再另行编号以便日后查检。同样办法,对《辞海》中《山海经》这一条目释文,可以另行排出:“世界最早有关矿物的文献记录”。其余同上述。不妨先将《辞海》或其他一种基本工具书翻阅一遍作为尝试,以此打底,再在平日广泛阅读的同时,勤于摘抄、多多积累,长期坚持,势必水到渠成。那时候,如果再遇到什么人问起上述类似问题,也就同样能够对答如流了。

(摘自1983年6月17日《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