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阳修给难住了?

1983-01-01 08:57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11期
关键词:古画猫眼牡丹花

宋朝有个杰出的学者,名叫沈括,他写了一本《梦溪笔谈》,其中有一篇笔记《正午牡丹》,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文学家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古画上画的是一丛牡丹,牡丹下面有一只猫。他看不出这幅画的意图,就向当时的丞相吴育请教。吴育是欧阳修的亲戚,对古人绘画很有研究。他一见这幅画就说:“这幅画画的是正午牡丹。”欧阳修惊奇地问吴育:“您凭什么辨认出画的是正午牡丹呢?”吴育告诉他:“他画上的牡丹花,开得花瓣四下张开,有些下垂,而且颜色不润泽,这是太阳到了中午时候花开的样子。那猫眼的黑瞳孔象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早晨,那花就会带着露水,那花冠就会向中间收拢而且颜色润泽。猫眼的特点是:在早晨和晚上瞳孔是圆的,太阳慢慢向中午转动,猫的瞳孔也就会逐渐变狭长,到了正午,它的瞳孔就象一条线了。”

沈括讲完这件事之后,写下了一句评语:“此善求古人笔意也。”什么叫“笔意”?“笔意”就是作者所表达的意图,也就是作品的主题。看过笔记,我们当然也同意沈括的评语,吴育的确善于理解古人创作的意图。但我们又不禁要问:这幅古画的意图,为什么吴育能够一见便知,而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却不能理解呢?

研究一下吴育的解说,原来这里并未涉及什么古画的专门知识,而谈论的只是对花和猫的一些平常的认识。但恰恰就是这些看来极平常的认识,却把一位大名鼎鼎的文学家给难住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牡丹花开的情形与猫的瞳孔,在一日之中都有哪些变化,吴育对此有全面的观察,所以他能根据古画所描绘的景象,立即指出它的主题。而欧阳修平时没有仔细观察过牡丹花与猫眼的变化情形,因而他在这方面就显出了自己的无知。由此看来,要做到善于理解他人作品之主题,也需要有一定的生活观察做基础了。

进一步说,理解他人作品的主题,尚且需要有一定的生活观察为基础,那么,表达自己作品的主题,不就更加需要有这个基础吗?是的,如果古画的作者对牡丹花与猫没有做过认真的观察,是无法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笔意”的。不仅绘画如此,写作也不例外。我们不是常听到小说家们说,“故事好编,细节难找”这样的话吗?为什么作家们如此重视细节?因为没有充分表达主题的典型细节,作品的主题就无法得以生动而丰富的展现,而要找到借以表达自己作品的细节,不深入生活去认真地观察,是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的。

猜你喜欢
古画猫眼牡丹花
沿古画里的山水走一走
猫眼看世界
古画中的梅花
猫眼里的星空
观古画
牡丹花的启示
牡丹花的启示
喵、猫眼太阳镜来袭
古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