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病“好”了还要吃药
郭凡荣
有些人,特别是慢性病人,对于医生交待的服药时问,常常打折扣;有的是嫌麻烦,有的是不以为然,也有经济负担方面的考虑。他们不知道,某些病经过治疗,症状虽消失了,似乎“好了”,其实致病的祸根或潜在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断绝,不继续治疗,疾病就可能卷土重来。就拿疟疾来说吧,这种病的罪魁是疟原虫。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是氯睳咻和伯氨喹啉。氯喹啉能杀灭对红血球作恶的疟愿虫,一、二天就能退热,二、三天后血片疟原虫检查即转阴,所以一般应连用3天。但是躲在肝细胞以及在红血球内发育达一定阶段的疟原虫,却不买氯喹啉的帐,在用过氯睳啉后还能出来兴风作浪,所以医生总是同时给于相应的克星伯氨喹琳来对付。伯氨睳林须连服8天(也有服4天的)这就是治疗疟疾现在常用的三八疗法。患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用青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往往1~2天后喉痛、发热、全身不适就得到改善或消退了。但是,医生却常常要求病人用药一周以上,这是因为药停太早,治疗不彻底,急性粕桃体炎就可能转变为慢性,而慢性扁桃体炎又可能导致其他一系列疾病。
结核菌比疟原虫及许多细菌都要顽固,疗程也就更长,特别需要肺结核病人或家属在治疗上的耐心配台。经验证明,早期肺结核得到了严格合理的治疗,六个月后痰菌阴转率是70~80%,一年后可达100%;手术切除的肺部病理组织也是治疗愈久,从中查出活菌的机会愈少,治疗一年半者100%无活菌查出;同样的道理,停药后的复发率高低也与治疗时间成反比。所以对肺结核或一般器官结核治疗时,疗程都不宜少于一年半,结核性脑膜炎更需长达二年以上,且中间不能间断!
如果只是零星的、不规则的用药,或者过早停治,等于给体内的结核菌以“考验”和“锻炼”的机会,很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还有,小儿患了急性风湿热,药物控制表面症状,如发热、关节痛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急性风湿热往往累及心脏,如果风湿热反复发作,很容易造成心脏瓣膜的永久损害,给患者的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能力带来终身影响,有的患者甚至死于心力褒竭!由于急性风湿热的活动性一般是2~8个月,所以抗风湿药的疗程也是3个月,必要时还需延长至半年。而风湿热的复发大部分在首次发病之后的五年间,所以预防复发用药(主要是长效青霉素,每月一次肌注,也有用其他消炎药者),疗程不应少于五年,能用至成年更好。
许多慢性顽固病(慢性肝、肾病,慢性炎症,功能性疾病等)其疗程都比较长,这是因为病损已久,要修补根治,由量变到质变需要有一个过程,中医的用语叫“守方”,往往十几荆、二十几剂才换处方,前后几十剂,一、二百剂才能使之最终痊愈。
当然,药物毕竟不是正常人体必须之物,任何药物滥用都有不良作用;而且要治愈疾病,还离不开他方面的配合,如休息、营养、护理、饮食之类,人体自身抵抗力更属重要。本文意思只是说,许多病人的治疗是在医院之外进行的,一定要认真按照医生的嘱咐,严格按剂量、方法、时间(疗程)用完药,只要不是中途出现异常不良情况,就不要自作主张,随便停药或改药。
驰名中外的中成药:安宫牛黄丸
贾铭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珍贵的成药之一。它与紫雪散、局方至宝丹被历代医家称为温病“三宝”,而安宫居首。它用于治疗高烧不退、神昏谵语、脑炎及高血压引起的昏迷等危重病人,具有突出的疗效。1976年唐山地震时,有位妇女因伤口感染,高烧昏迷14天,多种药物失去效用!服安宫牛黄丸后,随即退烧苏醒。用它治疗乙型脑炎、脑血栓等病,不但有神效,而且一般没有后遗症。
安宫牛黄丸的处方,最早记载于清朝吴鞠通著的《温病条辨》中,它出犀角、牛黄、珍珠等十二种药材加工而成。吴鞠通曾形象地论述此药治病的原理:它以犀角为“督战”之主帅,芳香药“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药“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药“通火腹而泻心用”。这样邪热温毒一齐从内透出,邪秽自消,神明可复也。
1979年,北京同仁堂生产的李时珍牌安宫牛黄丸获得了国家质量奖金质奖章。同仁堂生产这种药约有二百年的历史。其处方、配伍之原料全部选用优质药材,加工极为精细,成品以纯金箔包裹,蜡皮密封,据说可放百年而不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