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机构繁多,办事扯皮,工作效率低的状况,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为了找事干,这个局开会,那个局打电话,这个局要材料,那个局搞调查,上面千条线,下面忙得团团转。不少人整天泡在会上,气力用在电话上,忙在应付上,工作效率无从谈起。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摘自《人民日报》)
有人比喻,当今有些问题的相互牵扯,犹如一筐螃蟹,诚然,这是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从大局看,未始没有这样的一筐蟹;从每个人说,也有各自的一筐蟹。不过,如果确是一筐蟹,也未必就只只钳制到了难拆难分的程度。只要认真地、一只一只地把蟹脚蟹螯分开,“无肠公子”终将成为佳肴美*的。我们毕竟没有见过因为蟹装了筐,成了堆,而弃之于垃圾堆的。只要认真抓和切实做,有什么事办不成呢?鼓起信心来罢!
(摘自《文汇报》)
第一次见面,要做到“衣履整洁,举止大方。”第一句话,要做到“谈吐温雅,彬彬有礼。”第一封信,要做到“字迹端正,词能达意。”第一次约会,要做到“准时赴约,不失信用。”第一次登门,要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第一顿饭,要做到“谦逊礼貌,举止有序。”
(转摘自《广西团讯》)
曾在北京任教的八十一岁的乐天宇教授,自费到湖南九嶷山办大学。舜帝庙午门楼上挂着块小木板,上书“九嶷山文理学院筹建处”。乐老的住房和办公室都在这里,学生们则在地板上平铺而睡。后殿是课堂,上课时学生每人一张小板凳。
开课第一天,乐老就开宗明义对学生说:“如果有谁为一张文凭、为将来的工资待遇而来学习,我劝他今天就离开这里。”“希望学点真功夫,将来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不要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学院设立一门“修身课”,是为了让学生不为世俗偏见所困惑。这门课期中考试的试题很是别开生面:“什么是人贵有自知之明?你的自知之明怎样?详细写来;什么叫忘乎所以然,你忘了没有?”在学的210名学生,通过考试,根据成绩,分别安排在文史农业生物、药医三个系的本科和中、专班。开学以来,到这里任教的11位老师中,正副教授就有6人。他们和乐老志同道合,不辞劳苦上山讲学,不计报酬,还自带粮票。不少老师都愿来这里耕耘播种。
对于人们最关心的学生毕业后的前途,乐老说,这里没有“铁饭碗”送给学生。但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总有为人民效力的机会。
(摘自《羊城晚报》)
华君武的内部讽刺画切中时弊,为群众代言,风趣泼辣,时常让人在笑声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许多崇拜者都向他索取《华君武漫画选》,他却说,我可不愿把自己的东西当作《太上感应篇》到处送礼啊!
他很理解青年,他自己就是年轻时爱上画漫画的,但他对青年的讽刺是慎重的。他认为,青年人幼稚、不成熟,过失并非全在于他们,讽刺和挖苦是大可不必的。当请他为《浙江青年》作画时,他恳切地说:老同志为青年刊物写些东西是应该的,但是,青年刊物的漫画主要靠青年来画,青年人应当从自己的刊物上培养和发现自己的漫画家。
(摘自《浙江青年》)我们的一些团干部,工作虽有热情,但碰到问题办法不多,有点象《说唐》中的程咬金,劈里拍啦三斧头。有名青工上班时脖子上吊着十字项链,团干部去做他的工作,这个青年劈头就问:什么叫基督教?耶苏为什么被钉在十字架上?由于这位团干部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被一问就傻了眼。还有一位女青年和车间主任为一件事闹翻了,主任当天就利用休息时间去家访,一开口就讲白天那件事。女青年不予理睬,埋头绣花,主任只好扫兴而归。过了一会儿,团委书记也来了,他看女青年在绣花,就先和她谈起绣花经来,哪种针脚好看,什么花样新颖,“冷色”与“暖色”如何搭配……团委书记虽然是位男同胞,但说起绣花的事,讲得头头是道,十分在行。女青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最后很自然地谈到了正题,帮她分析了前因后果,是非得失,这位女青年很乐意地接受了意见,第二天还主动向车间主任道了歉。(摘自《上海团讯》)
上海市文教公司团委张学兵同志认为:鲁迅先生说过,一个人最可怕的是,醒来以后没路可走。十年内乱结束,青年们醒来了,我们团组织就要为青年指出一条成才的道路。如果不这样做,有些青年还是要“睡”过去的。因此,教育、帮助、引导青年成才是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团的自身建设和其他活动,都要通过教育青年成才把它们融汇起来,以求团的工作顺理成章,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国际足联世界杯”是用纯金制成的艺术珍品,它由两个大力士双手举起一个地球组成,高36厘米,重5公斤。它象征着足球运动普及整个世界。这个杯是由意大利56岁的著名雕塑家西尔维奥·加扎尼亚在1971年精心设计制成。据报道,这个金杯目前价值360万美元。
这个“国际足联世界杯”是世界杯足球赛的第二个奖杯。第一个奖杯—“雷米特杯”(又名“女神杯”),已由巴西队在1970年第三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后作为纪念而永久保留。
此后,国际足联决定“国际足联世界杯”为流动奖杯,不能为某个国家永远保留,不论这个国家的足球队获得过多少次杯赛的冠军称号。
传说在1840年,英国绅士罗兰·希尔在伦敦街上散步,看到一个送信的人,把信交给一个少女看,然后向她要邮费。这个姑娘看了一下说:“我没有钱,把信退回去吧。”送信人便和姑娘吵起来。罗兰·希尔看到这种情况,代她付了钱。姑娘说:“先生,我家很穷。没钱付邮费收信。我和哥哥事先约定,假如他身体安好的话他就在寄给我的信封上画个圈圈,我看到这个标记就不必取信了。”罗兰·希尔便向英国政府建议,发行一种邮票,寄信由发信人买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英国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于1840年5月首次发行世界上第一枚邮
(摘自江西《知识窗》)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吸引着中外游客,成了北京的象征。天安门设计者叫蒯祥,明初洪武年间,他生于江苏吴县一个木匠的家庭里。三十多岁时,他已成为造诣很高的工匠了。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调集全国所有能工巧匠,大规模在北京兴建宫殿。蒯祥以其精湛技艺,被选为皇宫工程的建筑师,并与另外几位著名匠师,对明宫的建筑群进行了规划设计。天安门建筑完后,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称他为“蒯鲁班”。当时有一张北京宫殿的详图,现存南京博物馆。图中还把蒯祥画在上面,以表彰他的业绩。(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