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

1982-07-15 05:54
读书 1982年10期
关键词:泰晤士三联书店中文版

翟 边

由三联书店翻译、出版和发行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是我国翻译出版的第一本大型世界历史地图集。它从内容到形式悉照英文原版,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学者的历史观点。

这本历史地图集原版是由伦敦泰晤士图书公司一九七八年出版的,一九七九年再版发行,并先后出版了德、意、法、日等十一种版本。中文版使用伦敦泰晤士图书公司提供的一九七九年版全套彩色胶片彩印。由于中文版编辑、出版人员的认真细致,特别是承印的上海中华印刷厂的精湛技艺,中文版的印刷质量异常出色,受到了普遍的好评。

本图集的内容也很有特色。

以原牛津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Geof-freyBarraclough)为主编的编写设计班子(由八十位西方学者组成),选择了一二六个对形成和改变世界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主要事件,对从公元前九○○○年至公元一九七五年的人类历史进行宏观考察。它避免了世界历史地图集所习见的那种国别史堆砌的毛病,也没有处理成相互分隔的专题史。在读过全书以后,觉得可将其特色概括成三点。

第一,避免静止地、孤立地阐述人类历史,在文字和图面上都体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运动感和连续性。翻开地图,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以各种颜色表示的箭头线,显示出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种族、商业、文化、宗教和政治联系。它不仅给人以历史感,而且具有历史地理感。如果我们把过去得到的历史概念,与地图上的这些运动线联系起来,可以产生加深对人类历史活动的认识的效果。

第二,对于历史主题的选择,遵循当时是重要的而不是现在是重要的,但也不同今天的状况完全割裂开的原则。这个原则集中地体现在奥斯曼文明、蒙古帝国、印度帝国、拜占庭帝国这些图幅上。在历史上,它们都是重要的,可是在今天已经没有多大现实意义,但是作为历史地图,就必须给予它们应有的历史地位,而且不仅仅是记下一笔帐,而是要表现出它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蒙古帝国(1206-1405)”(第128-129页)这幅图显示了当年蒙古铁骑驰骋欧亚的历史景象,同时,图幅也表明这个叱咤风云的帝国并没有给人类留下足以传世的文化遗产,从而印证了“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评语。

第三,在力求改变过去以西欧为中心阐述人类历史的传统偏见方面,本集作出了努力。主编巴勒克拉夫教授在他的编辑思想中,把摆脱以欧洲为中心的观点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这一点是值得称道的,也取得了成就。我们看到,在图集中,古代近东、印度、中国和非洲等,都得到了比过去西方出版的历史地图更为充分的反映。

这样一本上下一万年,地跨全世界的大型图集,不可能没有不足乃至错误之处。比如,关于中国的部分,相对而言,就显得简略一些。还有一些技术性错误(年代、地名、位置),某些图幅,比如第81页前汉行政区划图就有不准确之处,据说是由于根据的资料陈旧。但是这些都还不成其为大问题,容易发现,将来也容易改正。

这本地图集也存在一些重大问题,这也可以举出三点来:第一,有关中国领土疆域以及边界有一些谬误。中文版的出版说明中已郑重指出这一点,并附有一张我国地图出版社绘制的中国地图供读者参阅。关于中国的疆域,自然只能以我国出版的正式地图为准,而不能以外国出版的地图来作为根据。第二,忽视了中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贡献。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文字和图幅中,中国战场、中国军民的重大牺牲和贡献遭到了忽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被归因于“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对于这种偏见,中国学术界从来是持批判态度的。第三,在以“冷战(1949-1973)”为题的图幅(第292-293页)中,中国竟被画在苏联武装阵营中,既然下限是一九七三年,那么,从六十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无论如何应该为“冷战图”的编绘者所理解。把完全过时的所谓对立的“两极”的图幅当作七十年代的历史景象摆在读者面前,至少是不郑重的。

尽管存在着以上疏漏和错误,但这部世界历史地图集,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还是富于特色和参考价值的。由于它的大小六百幅彩色地图、图解和图片,并配以三十万字的文字说明,阅读起来,比读一本枯燥的大部头世界通史更引人入胜得多。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九八二年五月出版,三联书店发行,75元)

猜你喜欢
泰晤士三联书店中文版
Treasure in the Field
中文版癌末照顾负荷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亚洲高校排名,港大台大都跌了
从图文书的文化史到三联书店的出版创新
互联网时代对华传播的策略研究
The Five Steps of Achieving Racial Equality
我会选择夜里逛三联书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