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奎
从两道智力题谈起
这里有两道智力测验题:
(1)一只玻璃瓶里装了半瓶酒,瓶口塞着一个软木塞。既不准打碎瓶子、弄碎软木塞(或是在瓶子、软木塞上钻孔),也不准拔出软木塞,请问:怎样才能喝到瓶子里的酒?
(2)某人在打开汽水瓶时,恰巧衬衣上的一粒钮扣脱落,掉进了汽水瓶。他赶忙从汽水里捡起钮扣,而钮扣竟然不湿,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接受智力难题挑战的人,那么你就不会急于要求揭示答案。现在,就暂且请你思索一番吧!
也许你已经找到了圆满的答案,也许你仍然困惑不解。但这都没有关系,我们只是想以这两道智力题作为我们讨论的引子,往下一切都会明白的。
人们常用智力测验题来锻炼自己的智力。某些智力题会使你百思不得其解,但如放开思路,打破常规,灵机一动,却会顷刻迎刃而解。
这里说的“放开思路,打破常规,灵机一动”,就是所谓“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问题,善于从多种可行的方法中选择最佳方法来解决问题。您要增强大脑思维的灵活性,首先就得——
摆脱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是一种遇事总拘泥于一种习以为常的想法,因而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由于固执于成见,尽管苦思冥想,结果还是免不了钻进牛角尖。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谈谈两道智力题了。其实,答案挺简单:(1)将软木塞推人瓶内,即可喝到瓶子里的酒。(2)钮扣掉入瓶装的固体汽水里,所以不会湿。啊!如果你先前未曾想到答案竟是如此简单,此刻你也许正在责怪笔者故弄玄虚吧!
对这两道题困惑不解的人正是受习惯性思维束缚的缘故。思考第一道题时没想到竟可以将软木塞推人瓶内!因为平时我们的习惯是将塞子拔出,而从不将塞子推人,即使偶尔不慎将塞子推入瓶内,那也是一种“失误”,而非属“正常”。思考第二道题时更没有想到此种“汽水”竟是“固体汽水”!对此你也许会有异议,因为很可能你并未见过瓶装的固体汽水。然而,凡见过(或在报刊上读到过介绍这类饮料的文章)并尝过固体汽水的人,大多也没想到这个答案。因为“汽水是液体饮料”的概念,在他们的头脑里是根深蒂固了。虽说“固体汽水”这样的新信息已经在他们头脑里有所储存,但却被“汽水是液体饮料”这样的旧信息所压抑;因而在头脑这个“加工厂”里需要提取这一新信息“零件”时,却受到阻碍。
您要想有效地摆脱习惯性思维,使头脑灵活起来,就必须——
努力开扩思路
如何开扩思路,这正是大家所关心并努力探讨的课题。不过,这也不是神秘莫测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提炼。如果我们注意研究自己日常思维的规律,就可以整理出一套开扩思路的办法。一般说来,只要我们善于做到以下几点,就能使自己的思路开阔起来,使头脑更加灵活。
(一)善于比较。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指出,比较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通过比较而达到“辨异求同”,从而打开思路,往往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体育界人士在比较了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的第一回合(发球和接发球)异同之后,提出排球运动员可以借鉴乒乓球、羽毛球运动员的成功经验,他们指出:“尽管大球不同于小球,但是里面毕竟还有共性的规律”。再如语文教师创造的“一题多做”的作文练习法,以同一题目作不同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的写作练习。这种同题异体的练习,既能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辨别不同文体的特点,掌握各自的写作规律,又能从总体上把握不同文体之间相通的共同写作规律。
(二)善于联系。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要学会从事物的联系上去思考,如事物总是纵横相通的,那么我们在思考时就得“纵串横联”,有人称其为“立体思考”。把这种纵串横联的“立体思考”运用于实践,就出现了篮球进攻战术上所谓的“底线地带的横向攻势”与“罚球区外的中路纵向袭击”,以及农业经济研究中的“十字形大农业”(即横向联系的农、林、牧、渔加上纵向发展的“农业服务业”和“农业品加工业”)。从事物的联系上去思考,也不能忽视事物总是因果关系这一点。我们在思考时,就得“探源索隐”,追究偶然发现的起因,从而导致重要的发现和发明。
(三)善于应变。“应变能力”可看作是思路开阔、头脑灵活的重要标志。人们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不少应变方式,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作为提示:(1)扩缩增减(能否扩大,缩小,增加,减少些什么)。(2)反向探求(又称“逆向思维”或“颠倒法”)。如法拉第曾经作过这样的思考:“既然电可以生磁,反过来,磁是否可以生电呢?……”再如我们的第一道智力题可以这样思考:“软木塞不能拔出,那么将它推人瓶内又怎么样呢?”(3)重组变序(重新排列、改变次序怎么样)。如战国时期,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分上、中、下三等比赛。由于田忌的马力不如齐威王的,因而连负三局。孙膑见他们的马力相差不远,便向田忌献策;以下等对其上等,宁负一局;后又以上等对其中等,中等对其下等,连胜两局,终以二比一获胜。(4)形态适应(改变一下形状、样式颜色等怎么样)。如将直尺改为卷尺。(5)缺点克服(举出缺点并想出克服缺点的办法)。如伞布的颜色太单调,大多为黑色,不易识别,容易拿错,那就增加颜色与图案;伞过长,不易收藏、携带,那就变为折迭式的;为了挡住迎面吹来的风雨,伞布遮住了视线,易撞到别人,那就改用透明塑料作伞布;撑伞时拿东西不便,那就设计成可戴在头上的帽沿式的伞。(8)缺点利用(有缺点的东西换在另一场合使用,是否有新的价值呢)。如据新的医药研究表明:可将阿司匹林导致出血的缺点,用于阻止危及生命的血栓的形成。(7)组合多用(将两样以上的东西组合起来而具有多种用途)。如将橡皮与铅笔组合而成橡皮头铅笔;在望远镜中间装嵌一架小型收音机,而成为适用于边看比赛边听广播解说的新型望远镜。(8)等效变换(也称“同构法”,即将一个问题变换为一个比较容易解的问题)。如曹冲称象;爱迪生先将水灌满玻璃灯泡,再将灯泡里的水倒入量杯,从而极方便地算出灯泡的容积。
(四)善于迁移。“迁移”是指已学得的知识、已掌握的技能在新情境中的应用。善于“迁移”者最常用的就是“移植替代法”。在科技史上常见科学家以别的领域发现的原理、技术,作为自己进行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如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解决啤酒发酸问题时,发现“腐烂是由细菌造成的”。这一知识被英国外科医生利斯特应用于医疗领域,发展成了外科手术的消毒法。另一种常用的迁移法就是“类比模拟”,仿生学即是一例。“仿生学”是一门“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系统具有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的科学。
谈到这里,青年朋友们会发现,要使自己的头脑更灵活,除了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外,还需要的是勤奋和努力。
(南京伍幼威推荐,摘自《祝您成才》1982年第5期)
(题图、插图:陈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