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言
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是一九七一年译成中文出版的,在那到处“谢谢妈”的日子里,人们对出版界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更何况翻译的是一百年前的老古董,同时又是任何一本教科书里都能找到的早已为人们熟知的内容呢!然而细读了此书,却不由得使我感到一阵由衷的狂喜:原来在这里,谢天谢地,我终于找到你了。
一本书要被人称道,除了它本身必须是一本好书之外,还必须能在读者的心里引起共鸣,或者它所谈论的问题正好是人们所关心的;或者它所体现的感受正是人们曾经强烈感受到或希望强烈感受到的。赫胥黎这本书在内容上确实已经是毫不新奇了,然而它所体现的那种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以及在这种斗争中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还有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诗一般的激情,确实深深地打动了我。
赫胥黎这本书是很难写的,因为感情上叫人太受不了,人是决不愿把自己与猴子联系到一起的。想当初,项羽听人说他“沐猴而冠”,一怒就把这个人砍了脑袋。一个出席赫胥黎主辩的辩论会的九等文官太太听说自己要成为猴子的后代,竟气得当场昏厥过去。一个主教公开嘲骂赫胥黎:“你能不能告诉我,是你祖父一边还是祖母一边先和猴子通奸的”。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的混乱与激动的场面。每个经历过“文化革命”的人大概都能想象得出,当对方刻毒地进行人身攻击而大批人狂热地为他叫好时,当事人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滋味。然而赫胥黎冷静地站起来,顶住了,说话了,而且胜利了。这一次是轮到青年学生们欢呼了,他们高举着赫胥黎上街游行欢庆胜利,他们的对手则哑口无言……
什么?什么?哑口无言,这怎么可能呢?我们经历过多少次辩论,也看别人辩论过多少次,最后或者变成语录仗,成了聋子的对话,或者变成了对骂,多数以抢扩音器或动拳头而告终,几乎就见不到什么能把问题辩清楚的例子,以致很多人确信立场不同是无法辩论的。赫胥黎的对手还非常强大,怎么可能自动退出辩论呀?难道他们连喋喋不休地重复自己的观点的勇气都没有了,这怎么可能呢?
怎么不可能!多少年来,我一直希望找到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立场不同也是可以辩论而且可以取胜的。今天终于找到了,看看赫胥黎吧,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不仅有为真理逆流顶风而上的勇气,而且有过人的智慧与力量,不但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他用铁一般的逻辑当场制服了对方,剥夺了对方的武器,摧毁了他们的信心与勇气,使他们象网中之鱼一般只能张嘴而发不出声音来。他们的全部论据都被驳倒了,怎么能不垮掉呢?这才是真正的辩论。真理是完全能够而且应当去赢得辩论的,否则还叫什么真理呢?
赫胥黎是学者,他明白他所辩论的问题很容易变成聋子的对话。你看:人与猿有相似之处这是无疑的,人与猿有差异之处,这也是双方都承认的。只是一方认为差异是本质的,一方认为相似是本质的,如果双方各自罗列自己的理由而不理会对方的论据,就变成了“语录仗”(如果当时也有那种语录的话)。“语录仗”只能打成对峙,对峙对准备拖下去的一方有利,对准备取胜的一方不利,于是急躁的一方就会从辩论之外下手——说通俗一点就是要动武了。为避免这种僵局,赫胥黎作了一项深入一点的工作,他探讨了对方的论据,分析了为什么差异不是本质的而且绝不可能被认为是本质的:因为人猿之间的构造差异并不比不同猿类和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更大。人脑和大猩猩的脑重量相差12英两,然而不同的人脑重相差达33英两,人脑和大猩猩脑的构造区别小于大猩猩与狐猴的脑的构造区别,人手和大猩猩脚的区别小于大猩猩与猩猩的脚的区别,如此等等。他认真考察了对方可能提出的一切论据,并令人信服地说明这些论据不能说明对方想要说明的问题。这样,均衡就被打破了,优势已经握在真理的一边了。
敢于向根深蒂固的老偏见挑战,是要有非凡的勇气的,作者在序言中谈到,他在此书出版时很清楚这一点:“但是……我在青年时代有那么一点点固执的脾气,……因此这本书就出版了……若干年间,批评指责的北风神刮起它最大的曲解和嘲讽的暴风,甚至把我说成是一个邪恶的人。……很可能对我的批评嘲讽反而为本书作了义务的宣传。有声望的著作家都已不征求我的同意,自由引用本书的内容。最后,它完成了它的使命,并被封入近代学术基础的碎石乱块中,经受科学著作无痛苦的死亡,被人忘掉。”总之,他站了出来,战斗了,痛苦过,而且胜利了。他在正文中写道:“我们当中多数人,在寻求这些问题的新答案时遇到艰难和危险就退缩回来,而满足于避开这些问题,或者使追究问题的精神窒息在受人推崇和可尊敬的传统说法的鸭绒被下。但是,在每个时代总有一两个(我的天!)坚持不懈的志士,……不愿走他们的前人和同时代人所走的舒适的老路,不顾一切荆棘和障碍,迈开大步走他们自己开拓的道路。”这些音韵铿锵、落地有声的语言所蕴含的激情就丝毫不亚于裴多菲和海涅,很多人常常把科学家理解为颠三倒四、蒙蒙憧憧、只知道埋头攻书的呆头呆脑的家伙,看一看这本书,就会明白他们错了,科学家一样会有激情的,一样要有奋不顾身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作为一个学者,赫氏当然还有它的刻苦的一面,他的论据来自各个不同的学科,属于各种专题,不知要花多大力气才能从各个方面把它们收集来汇总到一起,当时他费了很大力气去找寻类人猿的头骨原型标本,只是为了写一句话“猿类的后角和小海马至少同人一样发达”。对于将要提出的各种论据,这些论据是否合理,那是要他自己去考察的。他默默地作了这一切,才能在关键时刻稳操胜券,压倒的胜利是由压倒的劳动作保证的。
受到赫氏的启发,我们也作过一些小的工作。我当时在农村插队,当时群众关于走后门的反应很强烈,有关方面总说这是个别现象,这就成了僵局了。由于走后门都是幕后的,外人如何能统计得清呢?我们换了一个方法,统计出:每三个离去的插队青年中有两个是自己找的门路,就是说,每三个走了的青年中就有两个连名额都是自己搞来的,这个数字一拿出来,对方也象网中之鱼一样干张嘴答不出话。实践说明:“僵局”是完全可以打破的。
今天的情况与七十年代初大不相同了,不过很多遗留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例如,有的同志都不相信真理能辩得明,他们怎么敢去实行民主呢?另一方面社会上的辩论水平也往往还是处于“聋子对话”的等级,打不开僵局。中国极需要科学,更需要民主,而这两者又往往是不可分的,有志于科学与民主的同志大概从赫胥黎的这本小书里面总会得到点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