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使者

1980-07-15 05:54刘季星
读书 1980年9期
关键词:架线大坝水库

刘季星

寄碧野同志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期间,读完了你的新作《丹凤朝阳》,这时正好你在北京,十多天内却没有机会到你的住处面聆教益。这部小说是你在十年浩劫期中顶住林彪、四人帮的种种压力坚持着写出来的呕心沥血之作,现在终于送到了读者手上。虽然没有来得及配上插图,装帧也并不精美,但我喜欢它,也为你感到高兴。

你是勤奋的人。解放以来,你笔走龙蛇,写出了一部接一部长篇小说,出了一本又一本散文集。先是《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这部歌颂人民和人民军队的长篇,因为没有按照某种模式描写人物,被指为“歪曲”,遭到了“批判”。不久前读报,得悉武汉的作家们有一次集会,为某些作家和作品“落实政策”,也宣布给你的这部作品“平反”了。其实最好的平反应该是重新加以出版。岁月如流,都快三十年了,特别是经历了十年的黑暗时代,我们有许多年青的读者恐怕连这本书的名字都没有听过,但它是你参加解放太原战役在硝烟弹雨之中亲身战斗的记录啊。接着出版的是《钢铁动脉》,然后是《阳光灿烂照天山》,都是数十万字的巨著。还有几本散文集:《在哈萨克牧场》、《边疆风貌》等等。后来就是描写鄂西北风情的《情满青山》、《月亮湖》。单凭这些集子美丽的名字,也就可以想见其中的诗情画意了。现在的《丹凤朝阳》,又一部四十多万字的长篇。这部作品是写水库建设的。你长期在水利工地生活,似乎已经被“同化”了,你也成了一名水利尖兵了。你用笔和墨为读者建设了一座一座水库,清亮的水灌溉着他们的心田,强劲的电力点燃着他们的智慧。读者们将感谢你的勤奋。你的勤奋还表现在你对待生活的态度。解放后你们一家进行了三次大迁徒。北京有你的亲戚故旧,有舒适的住宅,你却举家西征,千里迢迢,来到边远的乌鲁木齐;习惯于拿碗和筷子的手,却要学会直接抓饭吃。你们终于安下家了,杨静同志还在庭院里经营了一架葡萄。而几年之后,你们又从乌鲁木齐折向东南,甘愿跳进长江中游一个大火坑,经受武汉酷热的燃烧。上面草草列举的那些作品,就是你们大迁徙的里程碑。此外还有一次扫地出门,那就不必去说了。家住城市,你更多的时日是在人民之中观察,分析,学习。遥远的边疆,新兴的工地,荒僻的山区,到处留下你的足印,也留下你的手迹。现在,你已六十开外,行动不便,但你并不因病弱之躯而稍有懈怠,或因写了几部小说而踌躇满志,得意忘形,自以为了不起。你从来不想宣扬自己的什么经验,更不会打开门来称王称霸,贬斥别人,吹嘘自己,不可一世。你是勤奋的,又是谦虚的,朴实的。你的作品也是朴实的。

你写《丹凤朝阳》的时候,正是林彪、四人帮猖獗之际。你朴朴实实地按照你的信念写作,没有一点虚饰。你书中写了大水库工程局的党委书记,写了工程局的局长,副局长,又写了总工程师和技术员。你不顾棍子、帽子以及随之而来的更为严重的灾祸,你把他们写成如我们现在从作品中所看到的这个样子。有人曾要你添上个“走资派”,把总工程师改成“反动学术权威”,你断然加以拒绝。你忠实于生活,忠实于党和人民所赋予作家的神圣的使命,忠实于一个正直之士起码的道德,表现了你可贵的本色。在封建社会,有的知识分子还能够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何况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时代。可是人海茫茫,这世间毕竟还有无耻之徒啊。你这种精神不应该大大提倡和发扬吗?你在书中也写了不少先进人物:老工人,复员军人,民工,还有工人家属,你没有拔高他们,神化他们;他们不是四人帮窠臼里不食人间烟火的泥塑木雕,而是有喜怒哀乐的血肉之躯。他们经历了挫折和不幸,有过烦恼和痛苦,当然,也尝到了成功的欢乐。你喜爱他们,他们是你的可以推心置腹的密友,不是你手中的木偶。我曾经零零落落地听你谈过党委书记那间随着工程进展而推移的板棚,总工程师床头的两架电话机。你终于把它们写进了小说。还有一些动人的细节和故事你割爱了。但可惜小说里的党委书记和工程局长在性格上没有显出各自的特点,形如两人而其实是一人。写贾有富为周丽芬所控制,二人合谋破坏大坝,没有令人信服的根据;他们的行为不是他们的思想和他们所处的矛盾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我相信你是喜欢来凤的。来凤的形象写得光彩照人。你写的是水库,对于开挖、爆破、浇灌等等技术操作十分熟悉,写来得心应手,毫不费力,其实你着力的是在塑造人物,在表现人的精神。普希金曾经把他的一部长诗称为“诗体小说”,这个称呼的确切的译法应该是“叙事诗”;而你这部长篇,真可以称之为诗小说,或小说诗,是诗与小说的融合。水库名叫丹凤(这名称多么贴切,又多么美),建设水库的女技术员名叫来凤;水库的大坝高耸在大河之中,年青的女技术员也在蓝天中展翅高飞了。来凤就是羽毛华丽、在朝阳照射之下五彩缤纷的丹凤。我还忘不了来凤进山在金鼎房内凭窗远眺山间月色那一段描写,我似乎看到了朦胧的月光,听到了淡淡的悠扬的笛声;我还忘不了来凤落水后千军万马与激流搏斗救她脱险的描写,纸上似乎发出了惊涛骇浪的汹涌澎湃的怒吼,仿佛映出了人人脸上紧张焦虑的眼神。你用笔细腻柔和,而又雄壮奇伟;轻描淡写,却力透纸背。两者是矛盾的,但又是和谐的,自然的。

我应该告诉你,这部小说勾起了我的“乡愁”。我在你现在居住的城市里度过了二十多个酷暑,它是我的第二故乡。虽然盛夏的傍晚,擦一根火柴似乎可以把空气点着,那里的气候使人窒息,但一旦离开,却又不胜依依。“故土堪怜虽可恨,他乡似主却如宾”,感情竟是这样的复杂。你当作丹凤水库描写的那座水库,我没有去过,但我曾在它所在的县城住过,在它附近的崇山峻岭中走过。你笔下出现的人物和风景,使我感到十分亲切,我相信也会使我的“乡亲们”感到更加亲切和可爱。现在鄂西长江上正在兴建一座比丹凤水库大坝更加宏伟的大坝,无数丹凤正在那里展翅欲飞,她们读了你这部小说一定会得到很大的鼓舞。她们,还有我们,更盼望着你的酝酿中的新作问世。我知道你正在构思一部反映架线工生活的小说。架线工是水库和城乡“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使者,是光明的使者,他们为水库输送电力开辟坦途,架设线路,把每座工厂的机器开动,把每家的黑暗驱散。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可是,有谁会不以为你们作家也是值得尊敬的架线工,那光明的使者呢?

1979年12月

猜你喜欢
架线大坝水库
架线工地写真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不停电跨越技术探讨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大坝利还是弊?
我掉进水里了
贵州省水库空间分布研究
高压输电线路安全施工技术要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