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汉伟 潘国华
最近,重读了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前夕写的几篇文章,颇有新的启示。这些文章着重于总结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列宁说:“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解决的革命任务上。现在,有一些根本任务,革命还没有解决,要解决这些任务需要领会某种新事物,……在这个时候用这种办法来庆祝革命是特别适当而必要的。”(《列宁选集》第四卷第五七四页)
列宁在这里所说的还没有解决的根本任务,是指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的新东西,是指新经济政策。一九二一年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的第一年,在这个急剧转变的时刻,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产生了许多问题和疑虑。为了消除疑虑,实现转变,掌握经济建设的新方法,列宁指出:必须认真总结经验,特别要“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七十一页)
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者,列宁深深懂得,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因此,失败和错误在所难免。特别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一个在全世界是新的事业,难道能没有失败,没有错误吗?”(《列宁选集》第四卷第五七一页)所以,解决经济建设任务的正确方法,只能通过反复实践,包括多次失败,才能找到。那种自认为没有错误和失败的人,是绝对不能找到这些正确方法的。列宁正是这样地坚持对错误和失败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提出了“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的著名论断。
为了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会用新方法来解决经济建设这个根本任务,列宁在上述文章中,用很大的篇幅认真地审查了十月革命以后的经济政策,公开直率地分析了错误和失利:
一九一七年底到一九一八年春,总的来说,对经济建设问题是比较谨慎的。但是,也曾经认为可以不考虑市场和商业的作用而直接建立生产和分配。
一九一八年夏,国内战争的爆发,由于种种原因而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分配。当时认定,只要农民按照余粮收集制交出国家所需要的粮食,而国家把这些粮食分配给各个工厂,就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了。
一九二一年春,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表明上述试验遭到了惨重的失败,表明由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是脱节的,它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
一九二一年春开始,实行战略退却,认识到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退回到商品交换。但是,商品交换又失败了,因为私人市场更强大。几个月的实践证明,仅仅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是不够的,还必须退回到由国家来调节商业和市场。
列宁就是这样把十月革命以后各个阶段的错误和失败,包括过去和现在,也包括明显的失败和错误的萌芽,甚至包括自己说过的错话和还没有直接说出来的错误设想,统统和盘托出。
列宁认为,“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首先要敢于承认错误和失败。这是一个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不至于堵塞自己前进的道路,才能防止自己思想的僵化,保持生机和活力,才能一旦发现原来的道路或方法不妥当或行不通时,就能果断地另择道路或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骄傲自大,对胜利和成绩沾沾自喜,对错误和失败视而不见,甚至在明显的失败面前讳疾忌医,恪守庸俗低级的护短哲学,采取不承认主义,那末,就不可能变失败为成功,而只能越走越远,以至最后碰得头破血流,不可收拾。所以,列宁说:“失败并不危险,危险的是不敢承认失败。”(《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七十一页)
“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必须“仔细领会这些错误的意义”(《列宁选集》第四卷第五七二页),敢于“从失败中取得一切教训。”(《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七十一页)列宁说的是“仔细领会”,而不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用“错误和缺点是难免的”、“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等等的遁词和套话来敷衍搪塞,从而让付出了重大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付之东流。列宁说的是“一切教训”,而不是只汲取一些次要的、表面的教训,不汲取主要的、根本的教训。如果在错误和失败面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事论事,不从指导思想上和制度上政策上去揭露错误发生的原因,不从产生错误的环境中去分析其根源,那末,不仅不能够纠正错误,而且一旦经济状况略有好转,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疼。错误的东西就会死灰复燃,甚至变本加厉地发展。如此反复循环,周而复始,即使失败的经验再丰富,也不能真正学到东西。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者决不应该把错误和失败当作包袱,而应该把它当作难得的珍贵宝藏。揭发错误发生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从而汲取一切教训,就能从这个宝藏中发掘出制定正确政策的基础。列宁说:“对过去的经济政策的错误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就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即给新经济政策打下基础和最终地确定新经济的方向。”(《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六十二页)从十月革命的胜利到新经济政策的制定,时间只不过是短短的四年,而且大部分还处在战火纷飞的年头,可是列宁却通过对每一个革命步骤进行千百次的实际检查,找到了适合于苏维埃俄国客观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并着手解决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商品生产、市场、个人利益原则等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从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特别是通过“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才成熟的。
“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还必须公开地诚恳地审查错误。敢不敢于这样做,能不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衡量一个党是否慎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重要标志。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完全有勇气和有力量来进行自我批评,毫不隐讳地公开地说出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以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崇高理想并为之英勇斗争的共产党,它的一切工作都是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负责的,因此,它只有公开地批评自己工作中错误和弱点的义务,而没有隐讳自己错误和失败的权利。如果党敢于公开地说出自己的错误,并且欢迎和支持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指出党的错误,那末它就可以根据自己工作中错误和失败的实例,来教育和训练党的干部、党员和群众。如果对错误和失败遮遮掩掩,文过饰非,或者奉行“家丑不可外扬”,企图暗中一改了之,那末,就会危及党内对前进方向取得一致的看法,就会削弱甚至瓦解党的战斗力。
把错误和失败统统公诸于众,难道不会影响党的威信,削弱党的领导吗?不,不会的。恰恰相反,在列宁看来,这是提高党的威信,加强党的领导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党的威信并不是建立在神化自己的领袖不犯任何错误的迷信之上的,不是建筑在“愚忠”等等封建意识形态之上的,也不是建筑在权力等于威望的观念之上的,而是建筑在群众的信任之上的。这种信任,是靠党的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政策,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靠党善于使群众根据自己的经验确信党的正确而建立起来的。“如果党的政策不正确,如果党的政策和阶级的利益发生冲突,可以不可以认为党是阶级的真正领导者呢?当然是不可以的。在这种情形下,党如果想仍然做领导者,它就应当重新审查自己的政策,应当改正自己的政策,应当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纠正这种错误。只要从我们党的历史中援引一件事实就可以证明这个原理的正确,例如在废除余粮收集制时期前,工农群众显然不满意我们的政策,当时党就公开而诚恳地重新审查这个政策。”(《斯大林选集》上卷第四二五页)斯大林的这段话,概括了列宁如何对待错误和失败的光辉理论和实践并对上述疑虑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今天,联系我国实际,重温列宁关于“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的教导,很有教益。在怎样对待失败的问题上,我们党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我们党犯了右的错误,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又有一部分同志跌下了左倾机会主义的泥坑,使革命力量遭到了惨重的损失。其根本的原因之一,“仍然是因为他们不去虚心领会过去的经验。”(《毛泽东选集》一九六四年版,第六○二页)沉痛的教训,终于使我党的广大的干部和党员,冲破教条主义的罗网,认真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正是在这个学习中,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并确立了它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延安的整风运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我党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特别是对党的错误和失败,作了认真的揭露,剖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环境,提出了克服错误的方法,并且通过了著名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而促进了全党思想上的统一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为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不虚心领会过去的经验,特别是失败的经验,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也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周恩来同志说得好:“成功的个人、团体和事业,必定是从错误的改正中磨炼出来的。不犯错误的人或团体,世界上从来不会有而且永不会有的。”(《“团结”的旨趣》,《新华日报》1942年9月16日)
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谈到经济建设时曾经指出:“对于革命我们开始也没有经验,翻过斤斗,取得了经验,然后才在全国胜利”,要“取得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代价总是需要的,就是希望不要有革命时期所付的代价那么高。”这些话说得多么好啊!遗憾的是,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付出的代价不能算低。三十年来,我们党遭到过两次严重的挫折。一次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这次挫折所造成的困难,同列宁在一九二一年春天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相比,并不算严重,但是,我们并没有象列宁一样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得那样好。正当我们需要认真总结这次挫折的经验教训时,由于封建意识的作祟,有人把维护个人的权威放在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之上,妨碍了我们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一些阴谋家、野心家相继出笼,进行政治投机。他们把党的某个领袖,神化为一贯正确的“圣人”,只能讲功劳、颂成绩,不能提错误,谈缺点;并把这一套作为区分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甚至是区分敌我的根本标准。于是,实事求是指出某些错误、缺点的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批判过的“个人崇拜”重新被当作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家长制、一言堂的封建主义遗毒得到了恶性发展,背诵片言只语代替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学习,“莺歌燕舞”成为永恒的标签窒息了调查研究,“主流和支流”成了棍子,排除了对经验教训的总结。结果酿成第二次大挫折,即十年浩劫。这是何等深刻的教训!
打倒了“四人帮”,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开始了对“文化大革命”和三十年经验教训的总结。但是,应当承认,要象列宁那样“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还存在着不少的障碍。某些坚持两个“凡是”的同志,还在虔诚地信奉着现代迷信,因此,每当我们深入一步地总结错误和挫折的教训时,都要遇到顽强的抵抗;而有的同志在谈到别人的错误时,可以激昂慷慨,侃侃而谈,如若要说到本地区、本部门或他自己的错误时,则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触跳得八丈高;有的同志可以就事论事地谈错误,但要从指导思想上和制度上、政策上去剖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从社会环境中去分析造成错误的根源,则噤若寒蝉。所有这些都说明,进一步学习列宁关于正确对待错误和失败的原理是何等的必要。我们深信,只要扫除一切妨碍我们正确地总结丰富经验的错误思想,敢于并且善于“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那末,就一定能够迅速地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更恰当的途径,对人类作出新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