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面前的两个熔炉

1964-08-29 02:54施啸竹
中国青年 1964年18期
关键词:熔炉工农资产阶级

施啸竹

去年以来,许多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地到农村、工厂去参加了一段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劳动锻炼。今年暑期,不少的学生又到部队去过了一个短期的军事生活。同学们都感到在这些火热的实际斗争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们在总结收获时,很生动地写出了自己的体会。

他们说:“在学校,课堂上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图书馆里的《红与黑》,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言教身教和许多无形的东西,把有些同学诱进了一个资产阶级思想的熔炉,弄得昏昏迷迷了。但是,一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就像进入了另一个熔炉。这是一个革命的熔炉,在这个熔炉里,在阶级斗争的烈火中,在工农兵群众的革命品质的感染下,我们的思想立刻起了变化,革命精神顿时高涨起来。”

这些体会好得很。特别是提出了在青年学生面前存在两个熔炉的问题,十分重要。两个熔炉,一个无产阶级思想的熔炉,一个资产阶级思想的熔炉,它们的同时存在,实际上是反映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里,还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斗争,存在着无产阶级教育方针、路线和资产阶级教育方针、路线之间的斗争;归根到底,是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的现实斗争。究竟投身到哪个熔炉中去锻炼成长?这是关系到这代青年学生究竟接受哪个阶级的教育,成为哪个阶级的接班人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把这个问题认识清楚,非常重要。

思想熔化和反熔化是学校中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我们的高等学校,是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基地。为了培养这样新型的知识分子,我们党制定了“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根据这个方针,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们,无论在学校学习期间或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都要始终如一地坚决实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不断地按照无产阶级的面貌改造自己的思想,逐步地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促使自己沿着革命化和又红又专的道路健康成长。多年来,千千万万的大学生正是按照党指示的这个伟大方向成长起来了。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走上各个工作岗位,锻炼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又红又专的人材,对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出色的贡献。这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伟大胜利。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教育战线并不是风平浪静的。这些年来,资产阶级一直凭借着他们在文化科学技术方面还保留着的优势,和我们进行斗争。资产阶级很懂得:学校是他们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的一个重要阵地。他们很懂得: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要想通过直接占有生产资料来恢复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是肯定走不通了,但是,文化科学技术知识还在他们手里。他们说:“土地会被分掉,资本会被公私合营,只有知识技术分不掉,是最可靠的资本。”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在学校里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妄图通过占据知识和科学技术阵地来俘虏青年学生,做他们的继承人。

所以这些年来,在我们学校里,资产阶级实际上和我们党进行过多次的较量。每次较量都围绕着新中国大学生究竟是做无产阶级知识分子还是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样的根本教育方针问题展开的。而问题的焦点,又总是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又红又专,还是只专不红;第二、是坚决实行和工农相结合、和劳动相结合,还是实行和工农相分离、和劳动相分离;第三、在生活上是向无产阶级化发展,还是追求

资产阶级的道路。实际上,在我们社会主义学校里,阶级斗争常常是很激烈的。这些斗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密切关系着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然,这些较量每次都是以资产阶级的失败而告终的。但是他们是不是承认失败了呢?不。他们不承认失败。他们只承认,明目张胆地进攻是注定行不通了,因此,他们现在采取了更隐蔽更容易迷惑青年的方式,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熔化和渗透。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兴无灭资斗争,反对这种思想熔化。广大同学提出两个熔炉问题,就正是当前教育战线上这种尖锐的阶级斗争的反映。

让我们从上述三个斗争焦点来作一番分析吧。

红专问题上新的较量

我们党和毛主席给知识青年指出的根本方向,是又红又专。这一点,非常重要。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就能保证我们不出修正主义,保证我们党和国家永远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永远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道路前进。资产阶级经过这些年也懂得了,要想从根本上动摇这个方向,公开反对这个方向,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今天,资产阶级很少公开叫嚷“只专不红”了。但是他们却向学生大量散布出另外一些论调,什么“要人造卫星上天,还得靠真才实学”呀,“政治上过得去就行,业务上要过得硬”呀,“红和专是两部车子,先把专的车子开到目的地以后再来开红的车子”呀,等等。这些话,除了加上了点政治标签、甜言蜜语更娓娓动听以外,根本实质还是诱惑学生脱离无产阶级政治,当资产阶级专家。有些学生正是在课堂内外这种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下,逐渐迷失了方向。这就是同学们所说的资产阶级思想熔炉的熔化作用之所在。我们当然要坚决抵制它们,坚决防止被它们熔化掉。

红与专,政治与业务,是对立的统一。这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是平列的联系,而是斗争的关系。两个方面谁占主导地位?始终是政治占主导地位。毛主席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由此可见,政治是统帅业务的,红是统帅专的。我们今天仍然生活在一个存在着阶级斗争的社会里。既然这样,你想埋头业务,不问政治,行得通吗?你不过问政治,政治要来过问你,归根到底你的所作所为总要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如果跟着资产阶级走只专不红的道路,我们就只能像在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出现的情况那样,落得一个“人造卫星上了天,社会主义变了质”的下场。至于想走“先专后红”的道路,或者只满足于“政治上过得去”,更是一种幻想。正如刘少奇同志说的:“我们的知识分子必须懂得,政治是脱离不了的。脱离了革命的政治,就可能走向反动的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就可能陷入反动的政治立场。这样的人即使学到了一些知识和业务,也决不可能真诚可靠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全心全意地为工人农民服务。”今天资产阶级所以那样千方百计地妄想熔化我们青年,中心也就是企图熔化掉我们的政治,以俘虏青年为他们服务。譬如,当前正在我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我们青年学习革命、学习政治的最伟大的学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就最反对学生参加这种政治运动。而我们学历史、学哲学、学政治经济学、学法律、学教育、学文学艺术等等的文科大学生,就要坚决听党的话,积极投入到这个伟大革命的实践中去接受革命的锻炼。要知道,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是阶级斗争。首先有阶级斗争,然后才有社会科学。学社会科学的人,光是关着门读死书,不参加实际斗争,就是喝一肚子墨水也等于没有知识。归根到底还是阶级斗争这个大学是一个最好的大学,只有老老实实亲身经历一番这种实际的阶级斗争,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一些革命的真知识,也才能真正学到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我们学生在学校里还不能不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各种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但是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本方向是又红又专。什么叫红?对学生来说,就是全心全意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实行与工农结合,为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革命人民服务,并且坚决实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什么叫专?就是要在红的指导下,努力掌握与社会主义建设和自己工作的需要相适应的各种业务技术知识,并且通过科学试验来发展知识。为了达到这种专,当然需要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武装自己,把有用的知识技术从资产阶级专家那里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当我们向资产阶级专家学知识的时候,他们总是要向学生散布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影响。我们不但要坚决拒绝这种影响,而且还要用无产阶级世界观去影响他们。又要向他们学知识,又要进行兴无灭资斗争。这就是我们在学校中以红带专的斗争任务。

总之,资产阶级不管披上什么新的伪装宣扬“只专不红”,都是为了反对又红又专,取消我们的灵魂,我们新中国的大学生绝不走这样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又红又专的方向,并且以红为主,以红带专,走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革命道路。

劳动化是知识青年革命化的基础

如何对待劳动,如何对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问题,是资产阶级在学校同我们争夺知识青

年的另一个重要的焦点。

为了把这代青年学生造就成完全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新人,我们党始终坚持大学生要热爱劳动,积极参加体力劳动锻炼,并且从我们这代青年学生身上做起,就为逐步缩小和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而努力。这就意味着,要从根本上挖掉产生资产阶级和剥削思想的根子。这当然是资产阶级和它的知识分子拼命反抗的。因此他们竭力反对知识分子参加劳动,反对和工农结合,并且通过向学生散布脑力劳动“高人一等”,大学生参加体力劳动“旷废学业”,“妨碍专”,是“严重的浪费”等思想,使青年学生追随他们一起,保持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保持他们那种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把知识垄断起来作为精神贵族的特殊地位。我们有的同学受到这种思想的渗透和腐蚀,也就错误地认为“革命化不一定必须劳动化”,而且对国家给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专家的特殊待遇居然也表示羡慕,甚至对他们的谈吐风度也十分倾倒。这就再一次说明,阶级斗争,就是一个吃掉一个,一个消灭一个。你不去用无产阶级思想灭掉资产阶级思想,资产阶级思想熔炉反转来是要熔化你,吃掉你的。

我们知道,鄙视劳动,不劳而获是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共同特点。知识青年要实现革命化,首先一定要劳动化。那种所谓参加体力劳动会影响专业的说法,是资产阶级专门为了欺骗学生说的。你仔细分析分析看:我们党为什么始终强调知识青年一定要搞劳动,而资产阶级偏偏诱使我们脱离劳动呢?就是因为我们要和工农打成一片,必须通过劳动才能真正打成一片。要改变世界观,必须在劳动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改变。要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也必须通过劳动才能更好地进行。所以说,劳动是一切知识青年革命化的基础,只有热爱劳动、永远和工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能永远不会特殊化,永远革命,永不变质。如果我们青年从做学生时起就不劳动,并且通过和工人、贫下中农在一起劳动,培养起热爱工农的思想感情,那么越不劳动,将来就越看不起工农,越不劳动就越懒惰,越想多吃多占多赚钱,越想不干革命坐吃山空,直到蜕化变质反对革命。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培养出来的这群知识分子就变成修正主义者,而我们的国家就变了颜色。这难道不正是资产阶级所梦寐以求的吗?

是坚决缩小和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还是羡慕资产阶级专家的特殊地位,保持和扩大这种差别?这同样是考验我们顾不顾和敢不敢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毫无疑问,我们都应该听党的话,坚决站在前一种立场上。我们必须下定决心,从现在起就努力缩小和消灭这种差别。比如在今天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的条件下,工资待遇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就要力求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工农群众相接近,坚决不搞特殊化,而以工作做得好,为人民贡献多为荣。我们不应该像有的人那样,工作做得越少越好,工资拿得越多越妙,整天在钱上打算盘。更不要像我听说过的一个同学那样,初中毕业,就看不起农民了;高中毕业,就看不起工人了;而上了几年大学,就把知识当作资本,提出要为“资产阶级专家的小洋房,小汽车”而奋斗。这样的人就是准备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特殊阶层的地位上。

我们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大学生,绝不做资产阶级的应声虫。我们的理想绝不是贪图“小洋房、小汽车”这样一个渺小的世界,而是要创造一个广阔得多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劳动人民都将粉碎压迫和剥削,摆脱贫穷和落后,进入共产主义的幸福生活。这才是我们新中国大学生应有的革命志气和伟大胸襟。

大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上应该向谁看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此也提出了根本不同的要求。

党教育我们,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为了让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在生活上,我们应该永远和劳动人民同甘共苦,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而资产阶级则通过种种渠道,向我们散布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宣扬什么“青春易逝,应及时行乐”、“青年时代是春光明媚的爱情时代”,吹嘘他们的生活如何美好,竭力想从生活上来腐蚀熔化我们。

生活是最容易被打开的一个缺口,而生活上内缺口一经打开,沾染上了资产阶级的作风,往往会导致政治上的蜕化。这是特别值得我们警惕的。

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在生活上本来是艰苦朴素的,但是也有的同学进了大学以后,却经不住来自生活方面的资产阶级“香风”臭气的考验,慢慢地被演变,慢慢地就觉得自己太“土气、小气、穷气”,而羡慕起资产阶级那种阔气、大气、洋气的生活作风,追求起所谓大学生的“风度”了。我就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贫农出身的青年,在上初中高中时,始终是用一条扁担挑着东西步行到学校去,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大学,他也还是用扁担挑着行李走到火车站,但是一上火车可就把扁担从窗口扔出去了。原来他认为大学生再挑扁担是丢人的事。这个故事很值得

我们深思。我们贫下中农几千年来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好不容易才取得了今天上大学的机会。现在在大学生中,工农子弟占百分之五十几。我们党和老一代的工人、贫下中农都希望他们能成为无产阶级的接班人。怎么能一进大学,就把劳动人民的本色丢掉了呢?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亿万农民经年累月挑扁担,我们的粮棉从哪里来?全国人民吃的穿的从哪里来?我们国家的建设怎么进行?我们党和劳动人民不但不认为挑扁担是丢人的事,而且把挑扁担看作是光荣豪迈的事业,只有资产阶级少爷小姐才把它看作是丢人。我们有志气的革命青年要永远把扁担挑起来,一直挑到共产主义。

资产阶级从生活上对我们青年学生进行思想熔化的渠道的确是多方面的。有的是通过他们的知识分子在课堂上公开或隐讳地散布资产阶级思想,有的是通过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起作用。有些教师常邀学生到他们家里去,看像片册,听轻音乐,讲什么外国贵族生活的豪华;讲什么是“文明的行为”,讲“生活的趣味”,怎样吃熏鸡、吃橄榄……等等。不能低估他们在这方面的影响。不是有的青年学生就惊叹什么“真开眼界”吗?

在这里,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在业余文化生活这个领域里发生的问题。唱什么歌,看什么电影,读什公书籍,看来似乎是小事情,但却往往给资产阶级思想造成乘虚而入的机会。我们学校的图书馆里,保存着大量的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就有一大部分属于资本主义或者封建主义的文化体系。特别是一些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今天读起来,如果没有正确的观点和批判的能力,往往就会不知不觉地被资产阶级思想甚至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俘虏过去。正像高尔基说过的“在资产阶级文化的遗产里,蜜糖和毒药是紧紧混合在一起的”。这正是资产阶级腐蚀我们青年学生的一条很重要的渠道。对待这些遣产,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必须采取批判的态度和阶级分析的态度,绝不能不分精华糟粕,蜜糖毒药,一概吸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把业余文化生活里面的问题,当成是一个在思想领域里兴无灭资的问题来对待。总而言之,在这些方面,不加强阶级斗争的观点,不提高阶级斗争的嗅觉,是无法识别和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和腐蚀的!

到无产阶级思想的革命大熔炉中去

既然学校内外事实上存在着一个资产阶级思想熔炉,那末,我们怎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自己不被熔化,而沿着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革命道路健康成长呢?

我觉得最根本有效的办法就是,坚决地投身到革命的大熔炉中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下乡、下厂、下部队,参加体力劳动,参加军事锻炼,和工农相结合,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革命实践中,提高阶级觉悟,改造思想,把自己锻炼得更坚强起来。这是我们青年学生革命化的根本途径。

有的同学说:“在校时间很宝贵,我现在多学点知识,以后到工作岗位上再去和工农结合,行不行?”我们说,不行。正因为学校里存在着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正因为我们学生脱离实际,脱离工农群众,才更需要我们到工厂农村去进行锻炼,增强抵制资产阶级思想腐蚀的抗毒素。

知识分子和工农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不要以为,自己去了一次工厂、农村,思想就马上起变化了。事实证明,去一次农村、工厂,会有些收获,但这是不巩固的;如果自己不加强改造,回到学校来,又可能被另一个“熔炉”所熔化,旧的思想又会复辟。所以,必须经常地到农村、工厂中去,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反复地锻炼自己,这样,我们的思想感情才会起根本的变化。

对我们在校的学生来说,到工厂、农村去,只能是一部分的时间,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们在学校生活中怎样防止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熔化呢?

学校里存在着一个资产阶级思想的熔炉,这是客观存在,我们也不必害怕,应该面对现实,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对待。首先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树立一个阶级斗争的观念:承认我们的社会还有阶级和阶级斗争,承认这种斗争必然反映到学校里来,承认学校和自己周围还有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承认自己有可能接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这样,我们才能在思想上提高警惕,在行动上积极参加斗争。特别重要的是,我们每个同学都必须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政治思想上确立几个基本观点: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是政治思想上的“基本功”,把这个“基本功”练好了,我们就有了思想武器,有了个正确的标准,去对待复杂纷纭的社会现象和阶级斗争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提倡和形成一种研究、讨论、批判的革命空气。不仅对文化遗产应分析批判,就是对于课堂上、教材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不能保持一池死水,应该有思想上的交锋。学术思想的讨论和不尊重教师,这是两回事,应该区别开来。经常学习毛泽东思想,又树立起研究、讨论、批判的革命学风,我们学生就能在学习中明辨是非,分清香花、毒草;也只有这样,我们学到的东西,才是有用的东西。

猜你喜欢
熔炉工农资产阶级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饮食文化的“大熔炉”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熔炉起落快慢对熔炉吊装梁强度分析研究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火山熔炉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发烫的熔炉不易破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福建工农武装革命的先声——平和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