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我是个高中毕业生,到农村已经快一年了。由于长期住在城市,对于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技术一无所知。到农村后出了不少笑话,例如把苜蓿当成野草,油菜当成野花。干起活来也很外行,真像《朝阳沟》里的银环一样,担水都没有个样子,至于耕地、育苗、插秧等技术活,更是一窍不通了。我很想向大家学习,但又怕人家笑话我,说一个高中生什么都不会;找书本看吧,也解决不了多少问题。我怎样才能学会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技术,在生产上发挥作用呢?
江西苏振民
振民同志:
看了你的信,引起了我回乡以后的一段回忆。
我原来是山西省太谷中学的学生,一九六○年初中毕业后,主动响应党的号召,回到了水秀公社参加农业劳动。
我虽然从小生长在农村,但是,八九年的学校生活使我长期脱离生产劳动,对庄稼活只是一知半解。开始,我把种庄稼看得非常简单,所谓“种地没巧,出力就好”,只要有力气,肯出力,别人能干,咱也能干,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特别是向老农学习的问题。正因为缺乏向人学习的思想准备,使我在劳动中碰了不少钉子,也受到了不少教育。
记得是我刚回乡以后的第一次出工,我跟着社员们到地里去割草。那时正是农历的七月天,原野上是一片稠密茁壮的秋庄稼,田埂地边上也是杂草丛生,一片葱绿。我带着绳,拿着镰刀,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心想,今天是我新生活的第一课,可得好好地干,也让人家看看我这个中学毕业生是真心实意地回来干庄稼活的。来到地边,人们都分散开了,我挥起镰刀正要割,心里犹豫起来:“我没有割过草,分不出哪种草可以喂牲口,还是先问问别人再动手吧!”“算了吧,问什么!一个学过植物学的中学生连什么草都分不出来,人家还不笑话嘛!反正是草都能吃,从草所含的成分看都差不多。”……脑子里一时之间就闪过几个念头。最后,还是由于怕面子不好看,又仗着自已有些书本知识,就没有问别人,自作主张地拣那最密最高的青草割起来。一天下来,我背回了扎扎实实的一大捆青草,送到饲养室,满以为饲养员会说两句鼓励话。那知,我刚把草放下,老饲养员用手一摸,眉头就皱起来,没好气地对我说:“继光!这草,牲口能吃?”我看着他那种严厉的表情,心里有些紧张,忙问:“咋哩?”“咋哩?尽刺皮草,还不把牲口的嘴扎烂,它能吃!”有的社员也正送草来,都看着我笑了,说我割的草晒干了当柴火烧还差不多。我脸上一阵发烧,心想:“多丢人,初次上阵,就打了个败仗,人家该怎么看我呵!”老饲养员看着我难堪的样子,态度就显得和气多了,他抓起几把草对我说:“草有各种各样,什么草能吃。什么草不能吃,可有个讲究哩。牲口爱吃的是骡子草,叶嫩,味道好,刺皮草要顶嫩的叶叶才能吃,你割的这些,手碰上去都刺人,牲口咋能吃呢!”接着,他又安慰我说:“第一次嘛,不要紧。以后,不懂的就勤问着点,干农活也像念书一样,得学哩。”
“不懂,就勤问着点。干农活也像念书一样,得学哩。”这句话,使我琢磨了好久。我想:像这样的事,要是勤问勤学,岂不早就懂了,哪会干出今天的傻事呢?我又进一步责问自己:明明不懂庄稼活,为什么不勤问着点呢?是因为怕人笑话,那么,怕人笑话又是个什么问题呢?不懂装懂,结果不是更被人笑话吗?想来想去,才发现我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以知识分子自居、高人一等的思想。怕
人笑话的实质,就是怕伤了知识分子的面子。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决心。于是我对这种思想警惕起来。既然决心回乡务农,就必须坚决和这种不正确的思想作斗争,过好这个关口。
但是,知和行之间是有一定矛质的,认识了的不一定在行动中立即实行,何况我的认识还不深。因此,在劳动实践中,思想上还是不断有斗争的。自己不懂的东西实在太多,问起来总感到有些难为情。有时,心里想学,就是开不了口。例如锄苗,看着人家妇女锄得又快又好,自己累得满头大汗还赶不上,很想向她们学,但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下去了。有一次,队长让我去锄茄秧,我明知侍弄蔬菜是技术活,不好干,也准备向别人学习。可是,一到地里,看到社员们轻巧地移动着锄头,茄身周围的士就松软起来,好像没啥难的。我只随意问了几句就动手锄起来了,心里还自以为是地说:“锄地的道理总是一个样,我锄过玉菱,还锄不了茄子!”下午到地里一看,真吓了我一跳,我锄过的茄秧受太阳一晒,有不少耷拉了脑袋,快要死了。事后才知道,玉菱的根和茄子的根不一样,玉菱须根多,入土深,碰伤了一点也不要紧;茄子只有一条直根,入土也浅,只宜浅锄,稍有损伤就不行。我用锄玉菱的办法锄茄子,自然要出问题了。
在我刚回乡的那段时间里,类似这样的笑话可出过不少。担茅粪弄翻了粪车,碾场撞塌了土墙,耕地走了线,耙地拐了弯。……
我从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中逐步地认识到向群众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更增强了向群众学习、放下知识分子架子的决心。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说:“有许多知识分子,他们自以为很有知识,大摆其知识架子,而不知道这种架子是不好的,是有害的,是阻碍他们前进的。他们应该知道一个真理,就是许多所谓知识分子,共实是比较地最无知识的,工农分子的知识有时倒比他们多一点。”这话实在说到了我的心坎上。
端正了思想,解除了顾虑,学习态度就积极自觉起来了。我拜村里的老把式郭根娃、史植荣为师。他们在几十年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看天知天时,触地识地利,耕地像划直线,下籽一般匀。我还利用一切机会,向其他有经验的人学习,一看,二问,三实干。别人做时,我仔细观察,不懂的就追根究底地问,然后认真踏实地干。事实证明,只要自己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而不是抱着高人一等、自以为是的态度,群众不但不会笑话你,反而热情地欢迎你,帮助你,支持你,鼓励你。特别是老农,他们最担心的倒是青年不肯学。在我拜他们为师后,就经常听到他们说:“继光呵!可得叫你们这些青年后生们好好学技术,你们要不学,我们这些人一死,多少技术活就绝种了。”经过老农的耐心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到去年,我已经先后学会了锄苗、耙地、倒茬轮作、耕地、赶车等十几种耕作技术。
几年来,我在向群众学习中,不仅学到了一些生产知识和技术,对于原来在学校学过的一些书本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例如在向老农学习田间管理时,他们向我请了倒茬轮作的道理。我们这理的庄稼是玉茭、小麦、谷子、高粱几种作物倒茬种。老农说“种庄稼就像人吃饭一样,老吃一样饭,就不香了,一块地里,年年种同样作物,就不爱长了。”我从他们的谈话中联想到在学校学过的土壤和肥料知识,知道土壤中含有的几种肥料,但是作物需要的肥料不同。例如玉茭主要是需要磷和钾,如果年年种玉茭,土壤中其他肥料就浪费了,而磷和钾就会不够用。换换作物,可以解决一部分矛盾。又例如,有的老农根据长年经验,有时一看刮东北风就知道有下雨的可能。你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只能告诉你:“经验就是这样。”后来我联系地理知识想,就觉得,这可能是因东北面有大海,海面上的低湿空气流动过来,所以下雨了。类似的例子很多,虽然道理不那么准确,但是我确实感到,通过生产实践,对书本上的知识就理解得比较深一些。
振民同志:这是我回乡后的一段经历。我觉得,一个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要经过不少关口的,其中学习农业知识和技术也是一道关口。能不能过好这一关,重要的在于能不能像毛主席指示的那样,老实地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甘心情愿地当群众的小学生。你长期住在城市,参加劳动的时间比较少,学起来可能困难要多一些。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学,就能学得会。希望我们在同一条战线上共同努力,成为一个又红又专的新式农民。
山西太谷县水秀公社水秀大队乔继光
(本文作者系该大队团总支书记,共青团山西省委候补委员,省青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