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编者按:五月下旬,本刊编辑部几个同志,曾就青年提出的有关天才方面的一些问题去请教郭老。郭老谈了许多对青年很有教益的意见。我们特将谈话记录整理,发表于此。
什么是天才
常听到一些青年同志问:什么是天才?我想先要把天才的定义确定下来。一般人通常所说的“天才”,和所谓“神童”差不多,是指天资比较高,小时候就此较聪明的人。这只能算是一种加引号的天才。如果把引号去掉,那意义就有所不同。本来人人都具有能够胜任地完成工作的能力,那就是所谓才。但所谓天才,则应该是指这种能力的高度发展。凡是对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为一般人所公认的传大的历史人物,我们才可以称之为天才。
这种伟大的历史人物大体上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比较全面发展的人物,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我们的毛主席。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等多方面有所建树。中国历史上有些帝王,如毛主席在《沁园春》一词中写到的唐太宗,也是雄才大略,在历史上显赫一时的英杰。春秋时代的孔夫子,他的学说管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两千多年,今天虽然是过时了,但它的精华处还应该吸取。象这样的人物,才能的发展比较全面,作出的贡献比较广泛,这是类。
另一类是比较向单方面发展的人物,如在文学上、艺术上或科学上的某一方面特别有贡献。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天才很多,屈原、陶潜、李白、杜甫、写《西厢记》的王实甫、写《水浒传》的施耐庵、写《红楼梦》的曹雪芹,都是;在艺术方面,也有不少伟大的画家、雕塑家、音乐家、歌唱家。中国自古以来出色的科学家也不少。这样的人成就的面比较狭,但是成就的度特别高。他们能够把某一方面的才能发展得很突出,作出的贡献特别大,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起了充实、提高的作用,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这种人就是另一种类型的天才。
一般地说,比较全面发展的天才是比较少的,古人说五百年出一个“名世者”(有名于世的伟大历史人物),当然不一定是五百年,不过它说明这样的人才在历史上不是经常出现的。而比较单方面发展的天才却比较多些。若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搏况来看,古今相较,我们或许还可以这样说:此较全面发展的天才在宙时较多,在今后恐怕会更较少;而比较单方面发展的天才在古时较少,在今后却会更较多。为什么能这样说呢?这是由于今后分工更加细密,一个人要样样都精就更加困难甚至不可能的原故。
形成天才的因素
天才是怎样产生的?形成天才有些什么样的因素?
应该肯定,天资高的生理因素,是不可否认的。有的人大脑神经中枢比较发达,或者某一部分的生理组织比较发达,这种人的天资或某一方面的才能就比较高。比如有的人音乐的天资比较高,这是因为他的大脑皮质中听觉 的神经中枢比较发达,对声音的感觉灵敏,辨音准确、细致。十八世纪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七岁时就举行音乐演奏会,十二岁作出了一组钢琴变奏曲,,说明他的音乐天资是此一般人高的。
在文学方面,中国明朝末年有个夏完淳,五岁知五经,九岁善词赋古交,十五岁从军,十七岁殉国。他的一篇《大哀赋》足以和庚子山的《哀江南》相比,而更哀切动人。他不仅文辞出众,行事也可惊人,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表彰的人物。我的剧本《南冠草》,所写的就是他。看来夏完淳是一位真正的“神童”。不管“神童”这个名称是否恰当,但确实说明他的天资较高,是个幼慧早熟的人。
此外,在体育、歌唱方面的生理条件也有更为明显的特别突出的例证。如有的人善于赛跑,或者是跑长距离,或者是跑短距离。而有的人却善于长距离或短距离的游泳。又如有的人声带与众不同,他就或适于唱高音,或适于唱低音。一个人的生理条件在哪方面比较出众,也就提供了在哪方面更好发展的可能性。这就是天赋、生理的条件。这是应该肯定的。
不过,一般说来,每一个人的资质都是差不多的,特别出众的只是例外。而且单凭天资高,还不能成为我们所说的天才,一定要加上其他的条件才行。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生理条件有其发展规律,一般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就是说,年令小的时候,生理条件的作用大,年令大了,这种作用就逐渐减少,甚至减少到零。这是因为先天的资质只是给人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条件,智慧、才能的发展主要还是后天的教育与社会实践。如果后天不努力,天资再好也终将泯没。我国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十岁的神童,二十岁的才子,三十岁的凡人,四十岁的老而不死。”这很有趣地说明了天资递减律。
宋朝的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告诉我们,当时江西金溪县有一个农民的儿子叫方仲永,素未读书,五岁时即能写诗。同县人都称赞他。他的父亲便经常带他去会客,却没有让他进一步去学习。到仲永十二三岁时,王安石亲自见过他,也还能够作诗,只是写出来的诗已不怎么好。再隔七年则“泯然众人矣”。这是一个有名的历史事突,证明天资递减律。所以单凭天资高是不可靠的。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神童”并不一定能成为天才。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并不都是天资高,有许多天资差的人经过勤学苦练也做出了很好的成就。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有十分天资的人加以十分勤学苦练,才可能使他的十分天资充分发展。如果勤学苦练只到五分,他的天资就只能发展到五分。如果一分勤奋也没有,他的天资就等于零。相反,有七分天资的人,加以十分勤学苦练,他的七分天资可能全部发挥出来,那就必然比你有十分天资而不努力的人耍远远超过了。龟兔赛跑的寓言,大家是知道的。
人们传说李白是天才,“斗酒诗百篇”。其实李白之所以在文学上有成就,也是经过勤学苦练得来的。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是十分渊博的,艺术技巧是很高的。被广泛传说的“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就是说的李白在年轻时,曾遇见过一位老妇人在河边上磨一根铁棒。天天如此,从不间断。李白很奇怪,去问那位老妇人。老妇人回答说要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听了很受启发,从此奋发学习,终于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天才。我看这个故事可能是真实的。现在我们四川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舍得功夫拚,铁棒磨成绣花针。”勤学苦练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即是克服各种困难的顽强精神。
我国六朝时代的南齐有一个人名叫江泌,他家中很穷,没有钱买灯油,他就借月光读书。无论炎夏或是寒冬,他从不放过每一个月光明亮的晚上。由于疲倦,他曾经从茅屋上跌下来过。但他爬起来,重新再读,终于获得丰富的知识,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
我们的毛主席几十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受到最猛烈的锻炼,是革命的大洪炉把人民的领袖锻炼出来的。从主席主观上说,是他个人的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精神,造成了他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革命实践密切结合了,对中国革命作出了特大的贡献。而主席的诗词则是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艰难的环境一般是会使人沉没下去的,但是,在具有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精神的人,却可以发挥相反的作用。环境越是困难,精神越能发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就会有出色的成就。这就是所谓“艰难玉成”。玉成这个词是说玉石经过琢磨而成器。
勤学苦练看来还能促使才能的发展,一般说来,生理上的任何组织都受“用进废退”的原则支配。我们如果经常运用大脑神经中的某一部分神经中枢,这一部分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他的生理组织也是一样。齐白石拿起笔来在纸上点几点,就能美妙地画出栩栩如生的在空中飞着的小鸟,或是在水中游着的小暇,看来这似乎是奇迹,实际上是他的熟练。熟则生巧,使他的手和神经细胞长期受到训练,有着最完善、最迅速的反映,能够得心应手,着手成春。
有些青年总强调自己聪明不如别人,对事物理解得慢,记忆力差,因而有些灰心,这是完全不必要的。其实,这些青年并非一定是天资不好,而往往是因为主观丧失信心,鼓不起勇气,努力不够,或是方法不得当,内在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即使说天资真的差一点。经过努力也是可以获得好的成绩的。因此,天才的形成,就个人来说,主要靠勤奋,靠勤学苦练。当然苦练之外也还有巧练,那是方法问题。善于劳逸结合是一个好方法,专心听党的话是一个好方法。勤奋和科学性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巧练的效果了。当然这不是偷巧,也不是走捷路。认真说,除方法对头以外,任何事业没有什么捷路可走。
再其次,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天才的形成。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已的工作。产生兴趣同生理条件有关系,一个人哪方面的资质好,就可能对那方面有兴趣,有了兴趣就会去勤学苦练,就会对个人的成就发生作用。但是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有时候违背自己的爱好,也可以培养新的兴趣出来。
使我们发生兴趣的最根本的因素应该是事业的需要。个人的兴趣应该服从和服务于革命事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离开事业来孤立地强调个人的兴趣,就缺乏正确的目的,就不容易得到多方面的鼓励,就不容易激发持久坚韧的信心,最终也就不会有突出成就的。
天资、勤奋、兴趣爱好,这三个因素是从个人方面来说的,三者有连带关系,互为因果。就一般人而言,勤奋是主要的决定因素。但是,一个历史人物,不是单靠个人主观努力就能形成的。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不能脱离社会。如果一个人刚生下来就把他放到荒岛上,无论他有怎样好的天资,也不论他怎样勤奋,都是不能有特出的成就的。好比植物种子一样,优良的种籽耍种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长好,如果把它丢在石板上或埋在很深的地层中,就长不出芽来,更不用说开花结实了。所以,人的智慧才能的发展,不能离开社会条件。天才人物的形成,除了主观条件之外,还有个客观条件的影响问题。
首先是家庭的影响。历史上的有名人物,每每都有个好的家庭环境。明末的夏完淳和宋朝的方仲永,同被称为“神童”,可是后来夏完淳有了异常的成就,方仲永却成了“凡人”。这里除了其他因素外,与他们家庭的影响和培养大有关系。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是明末爱国团体东林党流风余韵中的人物,他的学问文章为一时的冠冕,并且特别留意对儿子的教育。完淳的母亲、姊妹和一些亲眷都是有节概的爱国诗人,对完淳的成长发展都不无影响。方仲永就不同了,他是封建时代农民的儿子,家庭条件使他不可能得到什么培养,也就不能发展他的天才。王安石曾为之叹息说:“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人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这意思就是说,方仲永的早熟是因为天资高,假使再加以人力的培养,一定会比有成就的人还要大有成就。然而终竟毫无成就地成为了一般的人,那是因为人力的培养不够。王安石的这个评语是有道理的。
见多芬之成为伟大的音乐天才,也是与他所受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贝多芬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指导,父亲是宫廷歌手,他的父亲对他从小就进行严格的音乐训练,练得不好就打。当然我们现在不赞成打罚,但家庭对于女的严格要求,仍然是十分需要的。
客观条件中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影响,包括教育、文化、保健等等。社会给青、少年以必要的教育、文化和保健条件,就能使他们的天资得到更好的发展。一般讲,社会条件好,能促进天才的形成,社会条件不好,会埋没天才。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总的是阶级性的埋没天才。在这样的社会里,穷苦的人每每抬不起头来,只有剥削阶级子弟有钱可以受教育,工农子弟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统治阶级宣扬有钱人聪明,工农子弟天生愚笨,是完全不对的。几千年来,工农劳苦人民在阶级统治下是牺牲者,象方仲永那样天资很高却终于被埋没了的农家子弟,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在帝俄时代有一个有着特殊音乐才能的孩子叫杨格,他的母亲在地主家里做工,他很小就能拉提琴,有一天看见地主家的提琴挂在墙上,屋子里没有一个人,他高兴极了,悄悄地蹑足进去,拿下小提琴就拉了起来。他是那么专心地拉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天巳经黑了,他也不知道,他只是拉着,拉着……。突然,有谁从背后把他一把抓住,把他当作小偷拉进了法庭。他受尽了毒刑拷打,不久就死了。旧制度就是这样扼死了这棵幼小的天才嫩芽。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改善了教育、文化条件,阶级性的埋没消除了国家给天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是,社会条件好坏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它在一定条件下会起反作用。有时社会条件太坏了,倒起了反面的促进作用,条件太好了,反而产生了不好的作用。环境太好,如果不自觉地锻炼,就可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霜,甚至经不起太阳。相反,逆境能促进勤奋,能使人发愤图强、自力更生,经过艰苦奋斗而百炼成钢。历史上有许多英雄每每不是在顺境而是在逆境中形成。中国有句古话:“诗人要穷而后工”,就是说的“穷”这个社会反作用,促进了人的主观努力,刻苦用功。因此,这种阶级社会的反作用与其说是社会条件,倒宁可说是主观条件——个人的特别勤奋努力。今天我们的社会条件比之过去是好得多了,不过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是刚从旧社会里脱胎出来的,还没有完全摆脱贫穷和落后,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珍惜好的条件,同时也得善于将困难条件化为促进发奋的动力。
还有历史条件,也就是时代的条件,对于天才的形成也很重要。从历史上看,每逢历史上划时代的转折点或者大变革的时期,总是人才辈出的。远的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欧洲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时期文艺复兴时代,也出现了大批人才。近的如我国“五四”以来,都曾出了一批人才。不仅是划阶段的时代——人类社会发生质变的时代会出一大批人才,就是通常有着发展或者变革的时期也会产生出一批人才。如汉武帝时出了好些大政治家和军事家,大史学家司马迁也生在这个时期。还出了一位大经济财政专家桑弘羊,他是洛阳一个商人的儿子,数学神童。他由于精确的心算,十三岁那年被汉武帝看中,做了侍中(秘书之类的官职)。武帝时的经济财政政策有许多都是他搞出来的。有名的盐、铁专卖政策就是他所倡导而实施的。他把汉朝的经济培植起来了,在这个财政基础之上,才可能有汉武帝的丰功伟迹。唐太宗时也出了一批人才。太平天国时也出了许多人才。杨秀清、李秀成原来都是烧木炭的工人。李秀成在《忠王自述》中讲到,他八岁读书,只读了两年,可是他在参加革命后在军事指挥上充分显露了他的天才。这就是所谓时势造英雄。由于时代需要,就在十几年中把李秀成锻炼成了出色的革命领袖。如果不是革命,他可能还是一个普通的烧木炭工人。可见,许多英雄和天才人物,是应时代的需要在群众的革命洪流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综上所述,形成天才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条件都具备,当然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实际生活中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人,是很少的。因此,值得特别强调的还是个人的勤奋努力。有了强烈的积极进取精神,就有可能充分自觉地利用一切好的条件,并尽可能把不利的条件改变为有利的条件,而实现才力的充分发挥。今天的青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社会,处在这伟大变革的时代,即使资质稍差一点,只要自己勤奋,也是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的。
如何促进天才的成长
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人才辈出的大好时代。党和国家都希望我们的青年一代能够迅速地成长,生长出各种人才来,人才生长得越多越好。我们的青年也是一代好的新人,朝气勃勃,积极向上,都希望能够在这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事业中大显身手,对祖国对人类有更多的贡献。许多青年同志很关心天才这个问题,似乎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值得称为天才的历史人物。这也反映了这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和个人愿望,是很值得欢迎的。那么究竟如何来促进天才的成长呢?
我想希望于个人的就是要勤奋。如何勤奋?基本的就是要做到“三好”、“三敢”。一个人在青年时代能做一个“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学生,到老来能做个“三好”老人,就可以保证对人民能有贡献了。当然,青年人要做到“三好”,也就要有敢想敢说敢做的“三敢”精神。有了“三敢”精神,才能把我们的主观潜在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一个人的潜在力量在平时往往是难以全部发挥的,一且全部发挥出来就能做到平常所不能做到的事情,能够克服平时所不能克服的困难。当然要求一个人经常都把全部潜在力量发挥出来也是不切实际的,还是要有劳、有逸,有节奏。休息时要好好休息,工作时就好好工作。“三敢”的精神须得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特别希望青年们林学习到“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有了这种精神,客观环境顺利当然很好,即使不顺利也不气馁,不会感到束手无策,而能千方百计,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克服困难。不怕困难,敢于并且善于同各种困难作斗争,就能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自已。青年人需要经受各种锻炼。所谓百炼成钢,在暴风雨中成长,就是这个道理。古话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说的一个国家如果长期没有敌人的骚扰,处于平稳状态,就容易骄傲自满,或松懈起来,就有亡国的危险。一个人也是如此。在这里我想奉劝青年同志,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存侥幸心理。希望不经过困难、波折,轻而易举地成名,那是不长进的、没出息的幻想!在年轻时,耍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听国家的号召,向最需要我们的岗位上去;要主动地去多经历各种生活,多吃些苦头,多经受些锻炼,在社会上获得各方面的知识,打好基础,这对于以后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
希望于家庭、社会的是些什么呢?重要的是要对那些具有特殊天资的人才,能早期发现,早期培养,加以爱护。希望大家都来重视这个工作,把培养人才的责任共同担负超来。我们的党和国家从来重视新生力量,并且在大力培养新生力量。解放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今后还要努力做去。家庭中父母、长辈,对于子女、晚辈受的教育是比较关心的,接触的机会较多,容易观察到孩子的特长,容易早期发现有特殊天资、天赋的孩子。学校中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容易发现有特殊天资、天赋的学生。对这种人才应该因材施教,促进他们专长的发展。当然,父母、师长和社会各方面对青年的关心、培养、爱护是多方面的,既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促进青年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三好”、“三敢”,又要经常教导青年自觉地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坚持不懈地勤奋努力。在顺利时不骄傲,在困难时不灰心。永远保持着虚心好学、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始终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来进行学习和锻炼,在人民所需要的事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总之,目前我们正处在可以大量产生天才的时代,我们的国家也迫切需要各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性的埋没没有了,国家创造了各种条件来培养、教育年轻的一代,妇女也和男子一样平等,有享受各种教育的机会。虽然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暂时性的困难,但是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困难可以促使我们发愤图强。志大有为的青年总会在艰难的环境中锻炼成长。所以,现时代对青年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什么?东风就是勤奋努力。东风就是好好向毛主席学习,学习他的雄心壮志,学习他的勤学苦练,学习他的发愤图强、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等革命的战斗精神。有了这种革命的战斗精神就一定可以克服横在我们面前的一切困难,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美好,把我们个人锻炼得更坚强。这样,我们可以预料在现在和今后的青年中,一定会涌现出大批的历史人物。这些道理青年同志们是知道的,就请切实做到吧。
在这里我还要补充几句。要学到毛主席的全部,看来是不容易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学习到主席的精神,学习到这一个局部,能够有一技之长,那就可以在国家建设事业上有所贡献了。做大车轮要称职,做小螺丝钉也要称职。称职的小螺丝钉比不称职的大车轮,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努力鞭策自己,同时也要努力帮助别人。这样就能互相鞭策,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一个人究竟是不是天才,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历史自会作公正的判断,创造历史的人民自会作公正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