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功 严应文 何运循
屹立在桑乾河畔的山西应县曹娘公社臧宅生产大队,在集体化的道路上,走过了光荣的九个年头!
九年来,这个村的社员们,在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集体劳动,战胜了种种困难,生产有了空前的发展,合作化前1952年,这个村交售给国家的粮食,每人平均只有80斤,1962年已达到538斤,约增加七倍左右。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村里已盖起了一排排的新房。这里,干部、群众,一条心、一股劲,人人喜气洋洋,精神饱满,呈现着一片兴旺气象。今年,这里遭受了几十年未有过的严重旱灾,河干地裂,但是他们战胜了自然灾害,粮食总产量还比去年增加10.4%
臧宅村的社员们,是怎样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取得了这样巨大的成绩呢?
在集体化的道路上
解放以前,臧宅村人民生活在一片苦海之中。风沙盐碱给大片土地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三千四百多亩的耕地中,竞有一千亩是盐碱地,二千亩是风沙地,每亩地一年只能收到很少的粮食;地主富农霸占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天灾人祸给贫苦农民带来无穷灾难,在这个一百多户的村子里,竟有一大半农民租种土地、扛长工,或者背井离乡出外谋生。老年人巢断了筋骨仍然得不到温饱。很多青年讨不到媳妇:那时候有谁愿把女儿嫁到这个穷多僻壤来啊!尽管祖祖辈辈的农民奔波劳碌一辈子,但他们的子孙一代又一代都仍然是过着负债借粮,卖儿鬻女的悲惨年月。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臧宅村的穷人们分到了土地,结束了过去屈辱的生活。但是,小农经济好此三月里的桃花,经不起风吹雨打;不走合作化道路,穷人就永无富裕的日子。
越穷越革命,穷人走集体化的道路最坚决。听说本县大石口、南马庄两村建起农业社,1953年冬,党员臧仓、吴殿龙领导39户穷人也办起臧宅农业社。万事起头难,刚组织起来的农业社,由于牲口少,农具差,第二年开春生产时,地耕不过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人穷骨头硬,谁也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没有农具,各家出;牲口耕不过来,就用人来拉。就这样,大家拧在一起,团结互助,咬紧牙关干了一年,战胜了重重困难,争得了当年的好收成,总共收了近18万斤粮食,平均亩产96.4斤,比社外农民平均亩产80.5斤的产量,高出20.5%。
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在办社第一年就显示出来了。农业社像块磁石一样,有力地吸引着周围的农民。1954年冬,广大农民群众纷纷要求入社,农业社一下扩大到106户。
农业社扩大了,但是怎样才能搞好生产呢?社长臧仓,党支书吴殿龙就找社员商量,请大家想办法,出主意。有人说,想多打粮食,就要多锄、勤耧和深耕。也有人说,多锄勤耧只要人手多就成,深耕可不成啊:沙士地深耕要起风,盐碱地深耕翻起盐性不长苗;还有,靠小牲口和木犁,想深耕也不行。就在深耕问题上,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怎么办才好呢?臧仓和吴殿龙于是又专门去请教老农臧殿才等,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老经验,老办法。他们说,深耕是能够增产的,但要秋耕深,春耕浅,逐年耕,适时耕。看来还是老农的话对,于是决定深耕。为了解决深耕中的农具困难,他们特地从县里买回了两部双铧犁。可是双铧犁拉力重,牲口弱拉不动,于是,臧仓等又和社员们研究,把双铧改成单铧,这才减轻了拉力,使用起来轻便多了。当年深耕近于亩。结果证明,深耕地的庄稼,就是比浅耕地长得好。加上锄耧也比往年细致1955年全村粮食总产达到37.8万斤,比1954年34万斤的产量,增加11.1%。
深翻、多锄、施有机肥,是治盐碱地改良土壤的好办法。提起治盐碱地,这几年臧宅村的成绩可不小。解放前,臧宅村的盐碱地几乎没有什么村人愿意种,而附近的花寨有800亩没有盐碱的耕地,每亩值光洋100元。现在呢?情形刚好相反,臧宅村的耕地,经过改良后,年年增产,而花寨的地,因为经营不好和其它原因,已经盐碱化得不能种植了。这是一个多么鲜明的对照呵!
玉米本是高产作物,但是臧宅村土地贫瘠,1956年前,那里没有一户愿种玉米的,都怕种了没有收成生活无着。合作化后,经过几年深耕、细锄、多上粪,土壤得到改良,地力变肥,大家就想着种点高产作物。1956年,党支部提议种玉米,经过和社员商量
后,大部分人都同意了,当年种了1,100亩“金皇后”。因为没经验,本该在“谷雨”前播种的,却拖到“小满”才种完,而且又是一片一片地连在一起,不透风。结果玉米长是长起来了,但有的没出棒,有的棒子未成熟,亩产只有92厅。这时,有人就怀疑说:“种玉米要能多打粮,为啥以前不种?咱祖先又都不是傻子。”有的社员不同意,反驳说:“祖先没办成的事,咱靠集体经济,大伙齐心,就能办成。失败一次算啥?”第二年又种了400亩,因为秋天旱,冻,又失败了。但他们并不灰心,1958年又种了600亩,终于试种成功,平均亩产190斤,比其它作物提高34%。这以后,他们就每年都种玉米千亩左右,都获得高产。1961年种的718亩玉米,平均亩产312斤,玉米面积占粮田面积17.7%,玉米产量却占粮食总产量36%。这样1962年粮食总产量共达69万6千斤,比1952年增长1.44倍。
生活改善觉悟提高
臧宅村的社员常常自豪地说:“现在咱们有三多:新盖房屋多,新媳妇娶的多,粮、油分的多。”过去,的臧宅村,贫苦人家有房屋的很少,大多是租凭有钱人家的破房烂屋,牛棚马圈来住。农业集体化以来,大队党支部非常关心无房少房的社员,对新盖房屋的社员总是在木料、金钱等方面给予多方面的支援和照顾。仅仅一九五六年到现在的五年间,全大队就新盖了二百三十多间崭新漂亮的房子。过去全村一条街现在变成三条街了。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多少年来不得安居的农民第一次搬进了自己的新房,心里该有多大的喜悦呵!
臧宅村过去是“家里没有梧桐树,怎能招得凤凰来”,小伙子娶不起媳妇。集体经济的发展,也给青年人带来了幸福。现在全大队应该结婚的青年小伙子都找到了称心的媳妇。从一九六一年到现在,全村已有三十二个青年小伙子结了婚。臧宅大队社员说:“只要家有梧桐树,不愁引得凤凰来!”
臧宅大队已经有90%以上贫农生活水平超过了解放前富裕中农水平(富裕中农也有所提高)。富裕中农臧世业,解放前种六十多亩地,有牛有驴,但每年打的粮食扣除公粮、饲料、种籽外,全家每人只有五百六十斤,除去口粮之外所剩无几。而穿衣、零用钱还得靠多天拉炭,春秋给别人代耕地来筹措。解放前当长工的贫农臧世维,一九六一年,全家六口人,两个劳动力,共得粮食三千二百四十斤,每人平均五百四十斤,现款五百二十元;而分的蔬菜、烧柴一年也吃不了,用不完。秋收分配后买布疋十丈,绒衣三件,球鞋胶鞋七双。臧世维的爱人说:“队里富了,咱的光景就坏不了。队里分的东西吃用都不缺今年还新盖了三间新房。
全村大部分社员家庭生活水平都和臧世维家不相上下。一九六一年全大队每个人平均口粮在四百五十斤以上,现款八十多元;平均每人可买十四尺布,一双多球鞋或胶鞋,每户可买绒衣两件。全村三百个大人有一百九十人有大皮袄。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来,臧宅大队社员在党的教育下,社会主义觉悟不断提高;他们又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事实中,看到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因而他们人人热爱集体,以队为自己的家。社员臧德责说:“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我就是人民公社的人。”正是因为有这种主人翁的思想,所以很多社员都主动帮助干部出主意、想办法,扩大生产,支援国家建设和增加社员的收入。有一次臧仓同志到饲养员那里了解情况饲养员冯如兴致勃勃地说:“我有一个意见提提,臧仓同志。”臧仓很高兴地说:“冯大伯,你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吧!”于是冯如老汉说开了:“我们几个饲养员,每天喂完牲口,空子很大,无事可干;如果能砍些树梢子,让我们在空闲搞些编织,就会给社里增加收入。”臧仓同志立刻支持了这个意见,让他们在喂好牲口的前提下,有空进行编织。结果七个饲养员在短短几个月内,光编织一项就收入了四百余元。又有一次社员丰德成提了一个建议:“我们这里到处都是盐碱,只要发展熬盐制碱生产,还怕增加不了收入?”大队党支部也采纳了这个建议。不久建立了熬碱厂。去年一年就收入了五千六百余元。
爱护公共财产,也成了臧宅大队社员的新风尚。大队有二十一辆平车,都固定专人使用,个人保管。人们像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细心使用和保管这些平车。社员臧振和使用的那辆车,一年四季送粪、倒士、拉粪、运炭,一时不闲。使用已经二年了,就建一个零件也没坏过。队里负责看瓜地、菜地的孙富,在今年秋收的一天,当他下工从地里回家时,看见路旁四队的高粱地里有已经成熟的零星黍子,心里想,如果黍粒落到地上,队里不就受损失了嘱?因此不声不响利用休息时间把成熟了的黍子全都收割下来,背到了队里的场面上。
社员们一心向着集体,只要对集体有利,再困难的事都愿意去承担。有一次,生产队的一条耕中陷进了桑干河里。当时天气很冷,河水已经结成冰了。团员臧振和听到后,马上带了四个青年跑到两边,奋不顾身地跳到了冰寒刺骨的河里,奋战了两小时,终于把牛救上来了。今年夏季,队里要给庄稼施化肥。施化肥必须要下雨,冒雨抢洒。过去庄稼人遇上雨天是不到地里干活的,现在听说要给庄稼施化肥,全村
社员只见刚落雨点,不用干部动员就纷纷跑到地里,冒雨施肥。雨水把衣服湿透了,可是为了争取丰收,就淋湿一点算得什么!
臧宅大队的新人新事真是层出不穷,比比皆是。全大队三百六十个社员就有三十七名劳动模范,一百二十七名五好社员。社员们从事实中深深体会到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热爱国家和集体经济,关心集体生产的精神已蔚然成风,新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潮正在这里不断高涨。
干群一条心
曹娘公社的好些同志说,臧宅大队的生产蒸蒸日上,社员生活年年提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那里有一批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正是通过他们切实的工作和正确的方法具体发挥出来的。他们认真贯彻党的政策,用党支书臧仓同志的话说,就是抓兑现。只要中央和上级党委有什么重要政策指示,那是马上学习研究,根据本队情况,贯彻执行。正因为抓紧了政策兑现,所以工作方向越来越明,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的威力。他们有良好的作风,经常注意团结,处处关心群众,特别突出的是抓干部劳动。他们干活带头,吃苦在先。支书臧仓干起活来,照社员们的话说,真是“石头砸磨扇——石(实)捣石(实)。”春天,他不是扶犁,便是摇耧,夏秋两季,也总是拣重担子挑。你若要想在电话上找他呀,十有八九:难。
“干部不应该是指手划脚的‘掌柜”。臧仓就是这样鞭策自己和勉励跟他一起共事的同志的。一九五九年春天,木瓜河的消冰水把臧宅村南的地漫成了片烂泥滩,原来打算种小麦的“母猪地”断了路,拉粪的大车过不去。眼看“春分”到了,还送不出粪,怎么办呢?要不误下种,就只得靠人推。臧仓心想,再拖不得了,于是跟几个干部和积极分子一商量,驾起手推车就干。前半截路还好走,后半截被水漫了的地方,车子一下就陷进齐幅子深的稀泥里,推也推不动。冰凉的泥糊糊浸得人两腿骨头都发麻,呼呼的西北风又照着背心直吹,但是,舍此别无出路。“再难,也要闯过这一关!”臧仓鼓励大家,咬紧牙关,狠命地推。等挣扎出这块烂泥滩时,一个个都成了泥人儿啦!尽管这样,他们还是推了一车又一车。社员们看到干部这样干,也都说:“走,后生们,推车去!”这样一下子就增加到四十多人。奋战了七、八天,他们终于把六百亩小麦地的粪全数送足,按时下了种。人们说:“臧仓跟咱社员是平头兄弟,干部不支咀,臧仓带头干,咱还能惜力?”“干部事事做的对,步步走的正,咱社员怎能不跟上正正走。”
臧宅村的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很注意做人的工作,关心群众生活。全村一百三十多户社员中,谁的心里结下了什么疙瘩?谁的生活有困难?谁家添了孩子?谁家有个病痛?……这些,他们都处处关心。群众的一切生、老、病、死种种问题,都在领导的关怀下,依靠集体力量,得到完满的解决。
过去的穷臧宅,穷人娶不起老婆,成了人们的一桩大心病。现在,要不要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呢?要,一定要。大年初二,趁人们休息的时候,党支书臧仓找支委们一起,郑重其事地讨论了帮助社员解决婚姻大事的问题,着重解决了如何节俭而完满地办婚事和帮助青年找适合的对象的问题。从这以后,大家关心,众人帮忙,一对对的青年男女结成了美满的婚姻。
去年春天,席全大爷的老件病死了,为办丧事的急切困难,急得席全老汉满地转。这时,臧仓亲自动员有条件的臧国老汉借出寿材救了席全老汉的急,和干部们一起给这个一辈子没儿没女的老人入了殓,还亲自抬村打墓,埋葬。席全老汉眼看着这一切,联想到他讨吃要饭来臧宅的凄凉身世,不禁百感交集地流泪说:“臧仓真比亲生的儿子还亲,我老汉一辈子也忘不了臧宅干部的恩情!”
从打发席全大娘的丧事中,臧仓联想到“父忧子妻,子愁父葬”这句俗话。旧社会,臧宅村的穷人丧不起老人,跟娶不起老婆一样,也是人们的一块大心病。要让社员齐心合力为集体,也得把这块心病去了才成。于是臧仓找干部们一起研究,采取了一些具体办法,妥善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年人个个感激万分。社员反映说:“臧宅的干部为咱社员把心操尽啦!”干部却说:“这是共产党员、干部的本份。”
有一次,臧仓到县里开会,听到卫生院的一个干部说起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很受启发,联想到干部群众的团结问题着实重要。在臧宅村,干群之间一般是很团结的,但平时也不免有一些意见和小隔阂,臧仓就在年初二那天和干部们大讲起“将相和”的故事来,强调要进一步搞好团结,大家又爱听又受感动,都主动地解决了许多小隔阂。同时,在这个会上,他又讲了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指出它在政治上的狭隘性,在思想上的自私性和在组织上的排他性,启发大家进一步提高公而忘私,热爱集体,维护团结的自觉性。
由于干部这样一片忠心为社员,能办到的事尽量办,社员也处处为集体着想,体贴集体的困难:集体有事,大家出力,暂时无法满足的要求,就连口也不张。俗话说: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臧宅村,正是由于干群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党的政策执行得好,使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发挥得充分,使生产越搞越好,生活也越过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