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治
今年暑假毕业的中学生,除升入高中或者大学的以外,大多数已经走向工作或者生产劳动岗位。听说其中有一部分人,因为没有能够升学而在思想上或多或少有一些苦闷,很担心自己今后的发展前途。他们说:“能不能考上大学,这是我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升了学就成龙,升不了学就成条虫。”“不能进入学,我的理想破灭了,前途渺茫了。”总之,在他们看来,能够读到大学毕业,特别是大学毕业后,能够当上专家学者,那才是最有前途的。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在中学毕业后去当工人、农民、商业工作者、小学教师,或者参加服务性行业以及其他在他们看来比较平凡的工作岗位,那前途就暗淡得很。
我们觉得,一个青年有无前途,是不能以上大学与否作为衡量标准的。如果只有上过大学才有前途,或者只有当专家学者才有前途,那么我国今天上过大学的当专家学者的还只是极少数人,岂不是全国绝大多数人民都没有前途!旧社会流行着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这是剥削阶级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今天,剥削阶级的统治早被打倒了,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处于平等的地位,都同样受到尊重。那种只有读书人才是最高尚的说法早已过时了。今天我们的新社会里,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并不决定于他的学历,任何人只要为建说社会主义而勤勤恳恳地劳动,前途都是光辉灿烂的。
一九五九年,刘少奇主席在接见全国群英会代表时,曾和群英会代表、北京市清洁工人时传祥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刘少奇同志这段话,讲得非常深刻、非常透彻。社会主义社会里的各行各业,看起来是千差万别,但归根到底,不论哪个行业的人,都是为人民服务,是当人民的勤务员,而且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所以能够在普通的劳动岗位上,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出优秀的成绩,都是由于他们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非常简单但又非常深刻的真理。今年第十八期《中国青年》上,有一篇文章“理想家,写的是上海城隍庙一个青年厨工的故事。你看看这位青年厨工说得多好,他说:“我生活在这整天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城隍庙里,就产生一个想法:每天,有多少人来这里逛庙,在这里度过他们一个可置的休假日。这就跟他们去看一场戏,参观一个画展,欣赏一场音乐会一样,他们希望从这里得到生活的快乐。……他们在这里得到的是在工厂、机关、学校、剧场、花园等等其他场所得不到的东西。而我们这些厨子呢,就跟一个演员在舞台上,一个画家在画桌前,一个音乐家对着五线谱一样,施展我们全副本领,为人们烹调出最可口的饭菜点心来。”我相信如果我们的青年都能这样来看待普通劳动者的工作,那么他们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也一定会像那位青年厨工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们的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犹如一座美丽的大厦每一个行业都是它的不可缺少的一砖一石,都为增添它的美丽而发出了自己的光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相信不少同志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坐在电车上或者公共汽车上,看到售票员扶老携幼热心照顾乘客的时候;或者当我们到外地旅行,在旅馆里受到招待员周到的照顾,有如回到自己家里一样温暖的时候,我们除了在内心里对这些售票员招待员同志表示崇敬以外,常常就不由得由此想到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是多么可爱。在这里,我们是很自然地把售票员招待员的热情的工作看成是我们的美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许多来我国参观过的外宾,在他们所写的访问题中,当写到我们的国家是如何可爱的时候,常常提到我国普通工人农民的劳动热情,以及他们一踏上中国国土以后,就如何受到火车乘务员、旅馆招待员的殷勤招待等等。这就是说,这些外宾们也是把我国普通工人、农民、火车乘务员、旅馆招待员的工作,当作是构成我们美好祖国的一部分来看待的。再如,我们有一些精美的手工业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当你听到别国的人民赞扬它的时候,难道你能不把这看成既是对手工业工人同时也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赞扬吗?那么为什么有些青年同志却看不起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呢?请看“理想家”一文的作者是如何说的吧!这位作者,在听了上面那位青年厨工的话以后,这样写道:“这番议论,却是我先前不曾想到的。虽然我曾经在北京的天桥和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城隍庙和南京路游逛过,也曾经上过各色各样的馆子,可是,我却没有意识到,在那里,有许多人辛勤地劳动着,他们跟演员、画家、音乐家、作家们一样,为我们创造着珍贵的‘艺术品。”事实确确如此,我们许多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的。有些青年同志所以认为只有上大学将来当专家学者才有前途,看不起一些普通劳动者的工作,除了由于受旧思想的影响外,主要原因之一,也就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工作的重要意义,没有看到这些工作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密切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关系。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会认识到,我们总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人民服务,但是,我们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当专家学者、作家、工程师,只不过是千百条为人民服务的途径中的少数几条而已。而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是会受到人们的尊重,都是有远大前途的。
谈到前途问题,青年同志们往往是关心能不能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青年们希望对国家和人民作出较大的贡献,这个愿望是很好的。党和国家也希望青年一代能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应该看到,一个人贡献的大小主要并不决定于他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而是决定于他是否有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是否进行了艰苦的学习和劳动。只要做到了这两条,那么不管是大学毕业生还是中学毕业生,是从事这样工作,还是从事那样工作,人人都可以为我们的祖国作出较大的贡献。最近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样一篇通讯:北京墨水厂去年因为产品成本高,亏损了四万多元,可是今年头五个月,产品的总成本比去年降低了9.06%,节约了九万七千多元,变成了赢利单位。成本的下降是全厂职工共同勤俭节约的结果,但其中,负责财务工作的丁兆民同志,能够从财务管理上及时分析出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则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她精打细算,在经常被人们忽视的角、分、厘、毫、丝、忽中发现了问题,找出了潜力。比如今年二月初,她核算一月分的成本发现这个月的可比产品总成本此去年降低了四千多元,可是仍然超过计划指标四百七十元。她仔细分析成本构成的各种因素,一项项地同计划对比,发现问题出在木箱和瓶盖上。每打墨水的木箱费,超过计划二分三厘九,每个瓶盖费,超过计划一厘五,她把这两笔小数,按照全月墨水的总产量八万八千五百打计算,再加上生产过程中的损耗,从算盘上的积数发现了问题:这两项,使成本增高了四千元。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丁兆民同志虽然只是负责财务工作,但她那种钻研业务、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使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发现了厂长和工程师所没有解决的降低成本中的关键问题。这个例子充分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努力工作,肯钻研,肯学习,工作岗位是不能限制他发挥更大的作用的。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此如一个同志在公社的生产队里工作,如果他努力钻研,创造了有价值的经验,推广到全县全省或全国,那么你还能说他的工作岗位限制了他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吗?
文化水平低一些,这也是不能限制一个人作出较大贡献的。像杨明汉、王保京过去并没有上过大学,然而他们在农业科学研究上岂不是早已大大超过一般农业大学毕业生所取得的成就!上海工人王林鹤,过去也没有上过大学,但在制造高压电桥过程中,他却解决了某些专家也没有解决的许多复杂问题。
这里我们也需要说明,人们的贡献的大小的确是有区别的。但是只要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了自己的最大力量,就都是光荣的、有前途的。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即使像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只能在共产主义事业中做好一部分工作……。我们,普通的党员,在共产主义事业中也是做一部分工作,尽一部分责任。我们的这一部分,比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那一部分,当然是小得多。然而,我们总有一部分。大小虽然不同,但都是整个伟大事业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只要做好了一部分工作,就算尽了我们的责任。我们当然要尽可能使自己做的工作多一点,然而,如果不能多,就少一点,也是有益的,也是一样光荣的”这是我们每个青年对待贡献大小问题应有的正确态度。
谈到前途问题,青年同志们还往往是关心在某些工作中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有的青年同志总觉得搞科学研究,其中奥妙无穷,可以学习探讨的东西不少。到工厂做工也可以学到技术。对有些行业则认为很简单,没有什么可学。其实也不然,行行业业,要做到“精”和“通”是很不容易的,其中都有很多学问。就拿做商业工作来说,有些同志认为只是一手拿货,一手拿钱,一眼望穿,没有什么可学。而今年一月,黑龙江日报上登的赶运员周福才同志钻研业务、掌握工作规律的模范事迹,却非常动人心弦。周福才是曾在解放战争中立过二十二次战功的排长,一九五五年转业到海伦县畜牧采购供应站当生猪赶运员。当时有些人认为赶猪这工作“又埋汰又累,有什么学问可钻?就凭力气,天天跟着猪走吧!可是周福才却不这样想,他很热爱这个工作。他想:“猪是农民养起来的,一片热心卖给国家,要是在我们商业工作者手里损失了,可对不超人民!”革命的事业心促使他努力钻研业务。他首先拜饲养员为师,熟悉猪的习性,以便为赶猪创造条件。为了把猪赶好,他又对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早晨晚上,赶运大猪小猪等不同情况,都进行了观察研究、总结了经验,掌握了规律。比如猪的特点是体重蹄子小,走起路来最吃力。春秋赶猪应该慢赶勤歇,边走边溜,三里一小歇,六里一大歇。夏天特别是三伏天赶猪,猪最容易死,应该采取放牧式的赶法,让猪走树毛,走草原,猪愿意怎么走就怎么走。并且在胖猪或大猪当中找出一个“标兵,看它前蹄后面的小孔如果有了汗珠,是猪出汗了,应该马上休息。各天是赶猪最忙的季节,也是最艰苦的季节。冬天赶猪要找好风向,遇上顺风,偏风不要紧,猪就怕顶烟雪,一遇上顶烟雪,猪就“打团”往回走,也容易冻坏。这就应该人吃点苦,用一人在前面领路,后边赶的人尽力给猪找好风向。下雪后别在公路上赶,因为公路都铺石头子,一不小心就会坏了猪蹄子。大雪后赶猪要有了车号之后再赶,猪能找道,避免过累。由于周福才的苦心钻研,他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六年间他赶了八千二百二十头猪,未发生死亡,并使猪增重两千一百八十六斤。可见,不论什么工作,就看你怎么做。如果你能像周福才那样,对革命事业高度负直,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反复实践,那么,不论于哪行哪业,即使看来是很简单的工作,也都可以学得本领、增长才干,成为本门业务的内行和专家。周福才对赶猪的规律这么熟悉,难道不能说他已经是个赶猪的专家了吗?
如果某些青年同志真的有多方面的才能,从事某一种行业还不能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那么他在搞好本位工作的同时,完全可以成为其他方面的业余爱好者。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不但不会限制青年这样做,而且是鼓励青年这样做。在工人、农民以及其他行业的青年中,已经出现了不少业余的文学、美术、音乐、演剧……等的爱好者。今天真正有才能的人,不论他从事什么工作,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更重要的是,青年人关心自己的前途,任何时候都要把争取国家前途放在第一位,把争取个人前途与争取国家前途结合起来。不要脱离国家前途而孤立地考虑个人前途。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伟大前途的,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美好前途不会自行到来,争取建役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今天我们全党全民的首要任务。青年们在争取这个伟大前途的斗争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作出优异的成绩,个人自然也就有了前途。离开了争取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斗争,任何人在新中国都是找不到什么个人前途的。但是一个青年究竟通过参加什么具体工作,或者通过什么具体途径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根据国家需要和个人志顺来决定,而在个人志愿和国家需要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家需要。在升学和就业的问题上,既然一部分升学,一部分就业,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而各行各业叉都需要有人参加,一个青年在考虑自己是升学还是就业的时候,在考虑参加什么行业的时候,就要首先服从这个大局。能够升学就升学,不能升学就愉快地走向工作岗位。不能参加这一种工作,就愉快地从事另一种工作。这是一个革命青年正确处理国家需要和个人前途的关系应有的态度。这不能说是理想的破灭。大学毕业后再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上大学就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从事这种工作还是从事那种工作,都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斗争,只不过是途径有所不同罢了。而一个青年当他看到走第一条路不可能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二条道路,这正是他有坚定的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的决心的一种表现。这样能够顾大局识大体的青年是一定有光明前途的。
固然,在青年时期能够有机会上大学,多读几年书,系统学习一些专门知识,把基础打得结实一些,对以后的工作和进一步提高,确实有很大好处。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工作和生产岗位上通过自学是同样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的。当然,比起上学来,这是一条比较艰难的道路,但无数的事实证明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是那些闻名世界的大学者中,也有些人并没有进过高等学校大门,而是依靠自己的刻苦自学成功的。大家熟知的,在科学研究上作出划时代贡献的——镭的发现者——皮埃尔·居里,他就没有进过中学和大学。他生长在一个医生的家庭里,他的知识都是在他父亲指导下,刻苦自学和请人补习得来的。十八岁,居里就达到了大学毕业的程度,第二年,在巴黎大学物理研究室担任助理员,开始了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发现磁电感应的大科学家法拉第,是学徒出身,他一生只进过几年初级小学。在学校里,他跟普通孩子一样,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以后父亲去世,十二岁的法拉第就到伦敦一家订书店里开始了学徒生活。在那里,前后一共做了七年。他一面学着装订图书,一面刻苦地读着自己亲手装订起来的书籍,开始钻研有关化学和电学方面的问题。以后,就是靠他自己的刻苦自学,积累了不少知识,进而在科学上有了重大发现。我们伟大革命导师列宁也是靠自修来取得大学毕业的资格的。一八八七年,列宁十七岁的时候,中学毕业了,进了嘉桑大学法律系学习,但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他因积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被捕,被开除大学学籍,以后列宁就完全靠自修,在一八九一年,以校外生资格,用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毕业考试,得到了大学毕业文凭。
如果说,在旧社会的恶劣条件下,只有少数极优秀人物才能做到这点的话,那么今天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鼓励下,我国广大青年都有了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非常广阔的前景。今天,我国青年的自学条件真不知比旧社会要优越多少倍。为了帮助青年自学,各种业余教育和广播函授教育近几年有所发展,而且将来还会进一步发展。这些学习条件都是前一代青年所不可能有的。
其实,一般说来,学校只能给人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一个人即使学到大学毕业,也只是掌握某一门科学或某一个专业的一些基本的东西。他所懂得的东西,还是很有限的。还需要在毕业以后,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学习、钻研、提高,包括向书本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人的一生,在学校学习的年月不过十多年,而更多的年月是要在工作岗位上自学。因此一个人即使没有上过大学,只要能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不懈地努力,仍然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因此,我们希望青年同志们勇敢地走向生产建设的各种岗位,你们正处在生活道路上一个新的起点,将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可能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希望你们千万不要气馁。不要被困难吓倒,而要鼓足勇气,不断前进。一个人一生,像长距离赛跑一样,开初几步到底怎样跑,并不能决定最后的胜负。而最后胜利总是属于那些胜不骄、败不馁,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