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化
偶翻《列子汤问篇两小儿辩斗》的故事,读后颇有感触。原文如下: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历来多少人认为这也算是对孔子的讥讽,对“圣人”的否定。但细想,却正是对孔子踏实严谨,丝毫不苟的治学精神的歌颂。面对两小儿,岂不能以大言相诳乎?然孔于不为也。这正是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和求实精神,正是孔子能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任私意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要求自己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具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但话又说回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指对待学问要抱老实的态度而言,但决不能因此满足于不知或者一知半解。刘少奇同志说:“满足于一知半解,自以为懂得很多而懒于学习,就是对人民革命事业缺少责任心的表现。”我们这一代青年,应该有马克思那样的大志:“关于人类的事物,我都要知道。”从而发愤学习,刻苦钻研,逐渐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力争“用人类创超出来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