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峰
(一)
古语说:“宰相肚里好撑船”,意思是说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大的“度量”。
自古以来,许多政治家都是很讲究“度量的,一直把它作为思想修养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让我们先看看“三国演义”中的两段故事吧:
一段是孔明三气周瑜。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哪“三气”?一气是赤壁战后,周瑜损兵马、费钱粮打仗,却叫孔明图了个现成,得了南郡、襄阳、荆州三地,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半晌方苏”。二气是周瑜使用美人计,骗刘备到东吴成亲,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刘备和孙夫人成亲后双双回荆州,并打败了周瑜的追兵。孔明使军士在岸上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周瑜又“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船上”。三气是周瑜用“假途灭虢”之计,虚名替刘备攻打四川,实则谋取荆州,被孔明识破,四路兵马围攻周瑜,并写了一封信规劝他,周瑜看信后,仰天长叹说:“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这个火烧赤壁,打败曹操八十三万人马的吴国将领周瑜,就这样活活被孔明气死了。“既生瑜,何生亮!”短短的六个字里,就说明了周瑜这个志大才高的青年将领是怎样的气狭。而孔明在许多战役中恰恰是利用了他的这个弱点。无怪东吴继周瑜统兵的将领鲁肃说:“公瑾(周瑜)量窄,自取死耳”。
另一段故事是司马懿的坚守政策。我们知道,孔明是善用“激将”法的,先用“激将”法说服孙权与刘备共破曹兵,再用“激将”法三气周瑜,把周瑜活活气死,后来在阵上又活活骂死魏老将王朗。在与魏将司马懿作战中,司马懿连败数阵,采取了坚守政策,高垒不出,孔明又想起了这个办法,想把司马懿“激”出来。于是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信中说:“仲达(司马懿)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窘守土窠,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信后,心中虽怒,但却不动声色,佯笑说:“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受下了巾帼女衣,并问及孔明寝食及事之繁简,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长久?”结果,孔明劳师无功,最后病死军中。
这两段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它说明“度量”问题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个人小节,在某种重要的关头,它可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古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这个意思。今天,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斗争中更是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斗争是极其繁纷复杂的,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斗争中有高度的政策性和清醒的头脑,需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正确的战略战术。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外,还要有大的“度量”,在任何情况下,决不意气用事,决不用个人的意气代替了党的政策,被忿怒激昏了头脑,用情感代替了理智。
(二)
什么是“度量”?各个不同的社会和阶级有着各种不同的阶级内容和解释。今天我们谈的“度量”,不是旧社会的圆滑世故,“笑里藏刀”,更不是不要原则,一切容忍,而是要有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胸怀。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一个共产党员,真正大公无私,那么,“他也可能有最高的自尊心,自爱心,而在为了党与革命利益的前提之下,也能最宽大、容忍与委曲求全,以至在必要时忍受各种屈辱与虐待而无‘怨恨之心。……他也能够为了党与革命的利益而钟爱自己,保护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增进自己的理论与能力。但在为了党与革命的某种重要目的而须要他去忍辱负重,作他心所不愿的工作之时,他能毫不推辞地担负最困难而最重要的一着。”少奇同志在这里所谈的,也就涉及到我们所谈的“度量”问题。对于一个革命者来说,宽宏“度量”实际上是大公无私的反映,除了阶级和革命的利益,他无任何个人的得失和私利。为了革命的利益,无数的共产党员与革命者视死如归,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不能容忍与委曲求全的么?从这种意义上说,所谓“度量”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人的阶级觉悟问题,能否为了革命的利益将个人的得失荣辱完全抛之度外。这就是我们今天谈论“度量”问题的实质。
而一些“度量”狭小的人,就不同了。在这些同
志中,“还存在着“小气,计较小事,不识大体等毛病。……他们对于党内与革命中的大问题、大事变,不大感觉兴趣,而常常计较那一针一线、一言一语的小事,为了这些小事,他们可以郑重其事地和别人争论不休,伤感备至。也容易被别人的小恩小惠所笼络。他们具有农村社会中小生产者那种狭隘性的特点。”(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革命者的“度量”问题,不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什么个人的性格问题。它是一个革命者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思想修养和革命的品质。为了革命的利益可以不计一切个人的得失,可以容忍一切,这是一项极其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标准。
当然,我们所说的“度量”也不是越宽越好,它是服从于我们的政治立场、革命原则的。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度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的基础上的,超阶级的“度量”是根本不存在的。各阶级为了本阶级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在斗争中总是会对暂时的局部的利益作一些必要的让步,而这种让步以不触犯它的根本的利益为限度,这就是“度量”的客观阶级内容的根本依据。
我们主张一个革命者要有宽宏的“度量”,但一定不能丝毫离开无产阶级的立场和革命原则。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作极大的让步,在个人得失的问题上,我们可以象“敝履”一样弃而不顾,但是,只要一牵涉到革命的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时,那是应该分毫不让的。在革命的根本原则问题上来谈什么宽宏“度量”,那就是出卖革命的利益。看看辽阔雄伟的大海吧,在它的怀抱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岛屿和岩石,万流归宗,如果谈“度量”,不谓不大矣,但是,“水火不相容”,大海虽大,那怕只有一点火星,海水也是决不相容的,非将它扑灭不可。在水与火之间,是根本没有什么“度量”可言的。在革命的根本原则问题上,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三 )
那末,“度量”问题在当前对我们有那些重要的意义呢?
首先,“度量”大可以使我们在斗争中和工作中团结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最广大的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革命事业服务,做好革命工作。“度量”的问题,首先就是能团结人的问题。在革命队伍中,在同志之间,在政治方向和革命的一些大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各人的经历、环境和经验的不同,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不同,在一些比较细小的问题上,总是会有一些差异和矛盾的。有了宽宏的“度量”,就能够“兼容并包”,团结最大多数人,善于正确地处理这些矛盾,容忍别人和自已一些不一致的地方,而不会由于这些小的差异和矛盾逐渐在同志之间形成界线进而发生裂痕,影响工作。人,总是有缺点的,只要他愿意革命,愿意将工作做好,不管他有多少缺点,我们都能用宽宏大量的精神去原谅他,热心地规劝他和帮助他,使他不断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我们革命者,为了革命的利益,一定要有团结人的宏伟“度量”。如果没有这个“度量”,那我们就不能在一些大的政治原则上进行团结和斗争,而是成天纠缠在一些非原则性的个人纠纷上不能自拔,不但妨碍工作,而且自己也弄得十分苦恼。团结,包括两个方面,主要的当然是在大的政治原则上的团结一致,同时也包括在一些细小的非原则问题上的互相迁就和容忍。没有宽宏的“度量”,对同志间一些细小的非原则问题不能迁就、容忍,其结果必然会逐渐地影响到政治原则上的团结一致的。
其次,“度量”大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一切个人的得失和意气所激怒、所骚扰,在工作中能对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政策办事。一个人“度量”狭小,在认识客观世界中,在和同志们相处中,总是容易纠缠在一些与自己有关的琐碎的具体工作上,也容易对人抱成见,凡事不是首先考虑对革命工作如何,而是考虑“你对我的态度如何”,“是否伤了我的面子和自尊心”,等等,因此,看人看事往往会以个人的好恶作为衡量客观真理的标准,而且往往容易个人意气从事,用个人的意气代替了党的政策,使工作遭受不应有的挫折和损失。在春秋战国时,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就是历史上一个很好的范例。蔺相如当了赵国的宰相,赵国的大将廉颇不服,每每要想法羞辱他,蔺相如为了顾全赵国的大局,总是忍受和回避了,结果感动了廉颇,亲自负荆到蔺相如家中请罪,从此将相和好,共扶赵国,以御强秦。这个古代的历史故事,对我们有着很深刻的教育意义。为了革命事业,我们切不可为个人受了一点羞辱,就不顾大局。
第三,“度量”大可以广泛地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批评,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我们的思想,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的斗争中前进的,善于听各种不同意见和反面意见,不但可以集思广益,丰富自己的思想,而且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在各种意见的比较和斗争中得到前进和发展。只要不是说反动话,一切为了把工作做好的“逆耳之言”,我们都要能听进去。“度量”狭小,对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人家有意见也不提了,索性闷在肚子里,对自己、对工作都无好处。毛主席谆谆告诫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就是在对待别人意见上
的最宽宏的“度量”。没有这种“度量”,就不能充分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不能得到来自群众的各种有益的意见,我们的工作,我们的革命事业,也就不能够更好地前进。
因此我们不但要有伟大的革命思想,还要有宽宏的革命“度量”。革命者的宽宏“度量”,是一个革命者在思想修养上的一种“炉火纯青”的表现,在这个“度量”中,表现了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为了革命利益绝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一个真正的纯粹的人。而要有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宽宏“度量”,也只有具有大公无私,胸怀坦荡,无个人得失之心,才能真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