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明
废铁也能炼成钢
我国钢都鞍山的重点工厂之一的炼钢厂,是在祖国不断前进中改变着自己的面貌的。
一九四九年七月,炼钢厂开工了。那时候除了数量不多的原来的老工友和技术人员之外,新工友从四面八方来,他们大半是城市里的杂工、失业工人,和乡下的农民,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小商人。
人们怀着不同的思想与不同的目的跑到这个黑色金属的冶炼厂来了。
农民有着散漫的习惯,在这现代化的企业生产里,要遵守同一的纪律,这显然是困难的。谁说不是呢,一个运转工人就在上班时睡起觉来了。有时,吊车坏了,他并没有想办法叫人来修理,等到平台上紧敲着钟要出钢时,他才在半空中伸出上半截身子来,摆摆手说:“坏啦!”便算完成了任务,然后慢吞吞地爬下来,向修理工段报告去了。铸锭的工人不会压棒,出了钢就得靠几个老工人来压棒;但是即使这样,老工人压棒也出很多半截锭,这就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平炉工人不会炼钢,更不仅得维护炉体;此外工人和技术人员闹不团结,互相瞧不起;新工人和老工人也不融洽。那时候的思想情况,和生产情况差不多,都是相当混乱的。
不要紧,让煤气的管道开开吧,让平炉里燃烧起来吧。——冶炼的平炉燃烧起来,废铁也能炼成钢呵!
党像一只巨大的熔炉,正以非凡的热力冶炼着人们的思想。我们可以在各个运动里看出人们的显著的变化来。
在恢复生产阶段,老工人始终是工厂的骨干。他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操作经验,同时还表现出他们以确定的热情爱着自己的工厂。一九五○年,领导上号召新工友向老工友学习之后,师徒合同便纷纷订立。解决了新老工友不融洽和克服了新工人缺乏操作经验的困难。当时修理工场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郭翰春,就是炼钢厂修理工场的一位老工友,二十年以前,当这儿的平炉还没有出现时,他就已经在这里安梁架和吊车。但是那时是日本人经营,他虽然练得一手好本领,他总省着劲儿,得过且过。那时他寻思:“再好也是日本的,啥事用不着咱操心”。只是解放以后,他就完全变了。他把工厂看成是自己的家,成天呆在厂里,入黑了还不肯回家。自从他和青年人订了合同之后,他就非常认真和严格,像一个父亲似地对待他们,有时青年人贪玩,他就不客气地批评他说:“我把所有的本事都交给你们,可是你们得认真的学。你们赶上这个好年头啦,还不好好学?我们年青的时候,谁肯把良心掏给咱们?再说,那时有天大的本事也没处使劲呀!”他就用自己的严格作风和高超的手艺,亲手培养了不少机车的修理工人。铸锭工段的许多坑长,向老铸钢工学习,不久就学会了压棒的技术。他们由于勤恳和艰苦的学习得来的成绩,不断得到领导上的鼓励与支持。
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帝国主义的矛头指向鸭绿江。炼钢厂的工人那时的阶级觉悟已大大提高,知道自己的和平生活将要受到威胁,很多人报名要到前线。青年工人报名的更踊跃。平炉工人刘宝荣听了青年团的号召,顿时解下围裙就去报名。修理工段有一个生产小组长和两个组员一块儿上前线,一直坚持到朝鲜停战谈判胜利结束,才回到工厂来。没有被批准到前方去的工友。用同样的热情来加倍生产,恨不得炼出来更多的钢,源源供应给保卫和平前线之用。邸洪普压钢时忘不了在忍受着战争损害的朝鲜人民,他一面压着钢锭模里的白热的钢液,一面对工友们说:
“朝鲜战场需要钢呀,我们这些钢是保卫和平的,要好好地压。”
他的话立刻成了一种号召,大家一个传一个地说下去,钢锭因此出得又快又好。
抗美援朝哪分前线与后方。——谁说不是呢?文作贵的抢救钢水,也和前方沉着杀敌的战士一样。一九五一年有一次正出钢的时候,盛钢罐的罐棒硼了,钢水顺着圆孔直流,顿时黑烟上冲,看不清地面。在百吨吊车上的年青的文作贵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办好,但当时他心里有一件事是很清楚的:“要抢救钢水”。这个坚强的意念使他忘了害怕,反而机警地,沉着地迅速把吊车开驶到六号地坑,使大罐的钢水铸入钢锭模内。这样,他把多半罐钢水抢救了,更重要的是防止了因大量漏钢可能造成的严重事故。他立了功了,并被吸收入团。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当时那样沉着,他说:“慌张是没有用的,沉着才会想出办法来;那时我就心疼这一罐钢水。炼钢厂的工人不能疏忽大意,一点疏忽将给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他的思想代表着先进工人的思想:祖国的财产比什么都重要。
陈世兴进炼钢厂时,听朋友说:“进炼钢厂是当干部去的。”他听了本来很高兴,但是到了工厂,领导上部叫他学炼钢。在平炉跟前,他什么也不懂,他的情绪曾经波动过。后来生活不断地教育他,他愈锻练愈坚强,在炉前一贯积极愉快地工作,工友们给他取了个亲昵的绰号:“小叫驴”,说他一干活就来劲儿。
马长庆在同伴中也是被交口称誉的一个。一九五三年国家大量投资于经济建设,职工的工资没有增
加;马长庆和一些工友一样,工作提升了,但没有增加工资。有些人在闹情绪,他却积极带头工作。除夕那一天该他休息,他的麦子也准备好一切和他欢度除夕,但是他想起这个元且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的开始,他应该回去和同伴们一块在平炉前生产。他的出现鼓舞了平炉的工友们。有一个因工资问题闹情绪的工友,受了老马的感染,也积极工作了。后来许多小组的青年团员,都表示要向马长庆学习。
正是由于工人中的先进思想的不断生长。我们才有可能想像得出为什么青年工人们首先起来响应消减半截锭的号召,为国家节省了大全财富;王凌好着创了快速钢,以后快速钢不断出现,而六号平炉的军长巨又在这样基础上创造了六点零九分的快速钢最高纪录,荣获鞍市一等模范。吊车的“青年号”四号百吨吊车,三年来没烧坏过一台马达,未出过责任事故,运转率从一九五一年的百分之八十二达到一九五三年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七,这都不是偶然的。这些年青的运转手们知道,要争取社会主义社会的早一天到来,必须从每一个细小的工作着手。勤检查、勤浇油、勤修理和做好三班交接工作,使三班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这难道没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能够办得到么?
现在,炼钢厂里再也看不见打盹、干仗的现象了,独身宿舍里也听不到小夥子们瞎胡扯,他们不是忙于上政治课、文化课,就是忙于上技术课,或者是从事运动和正当的文化娱乐活动。厂内的业余冶金训练班。业余文化训练班,总工会办的训练班和文化馆,图书室都满足不了青年的对学习的渴望、要求。
青年工人里面,有一半以上是青年团员。团员中有一百一十人已是共产党员。从这一个数字来看,我们可以说青年职工正是在成熟的道路上迈进呢。
让花朵到处盛开吧
炼钢厂在一九四九年恢复生产,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有了平炉,没有炼钢工人,这怎么办呢?原来日本人经营的时候,认为炼钢和轧钢是个神秘和机密的技术,决心不传授给中国人,所以平炉工段没有中国工人;有,也不过是帮助打扫平台的苦力;他们只能低头斜着眼偷偷地看看平炉的火焰罢了。国民党盘据的时候,也没好好生产,成天只顾剥削和享乐,炼钢厂一共只开了两个平炉,所以也没有培养出几个炼钢工人来。
没有人,没有支使机械设备的人;那么,机械设备又有什么用呢?共产党的英明也表现在这里。修复完毕,立刻着手培养人——培养使用机械设备的主人,撒下种子吧,让花朵到处盛开吧。
大量的新工人投入了生产了,但是这些新工友绝大多数是杂工和农民;平炉工人不会炼钢,铸锭工人不曾压棒,运转手上了吊车一会儿工夫就把机件弄坏了。领导上是坚定的,立刻号召新工友向老工友学习,号召技术人员的技术理论要和老工友的操作经验结合。一九四九年进厂的青年工人,在领导的不断关怀,苏联专家的指导和老工友、技术员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技术,很快就被提拔为炉长、坑长、班组长、工长、值班技师或选拔去苏联学习。
现在的值班技师,鞍山市劳动模范王凌好同志原是在家务农的,在国民党盘据的时候,他们家里穷的只能吃糠皮充饥。一九四九年鞍钢复工,他考上了一名杂工。当他给炼钢厂收拾厂房的时候,烈日当头,他连眉头都不皱一下,总是愉快地积极地工作。后来,他被叫去平炉前做试验工,他个儿很小,大家看见了就笑,说他吃不消平炉前的工作。他抗议说:“别人干得了。我就干得了。”他既肯干,又好问,特别在他参加了团之后,工作更积极带头,值班技师和炉长都愿意教给他;不几个月,他就记住了不少东西。很快,他被提升为二助手了。过了半年,他又被越级提升为炉长。这个第一个青年炉长,工作对他是沉重的,在操作中曾化过几次炉顶,有些工友也善意地劝告他,还是不干这个炉长算了。他并没有向困难低头,把自己的满腔心事都告诉了团组织。团总支书记鼓励他,值班技师周仁甫同志和他订了师徒合同,每天教给他练钢的技术和理论。
曾有一个时期,苏联专家分日夜三班教给中国职工们的炼钢技术。王凌好在专家的热心关怀下,技术上有了显著的进展。一九五二年,他在遵守了操作规程的条件下首创了第一炉快速钢。
在他出席了“波兰青年先进生产者大会”之后,他的眼界更广阔了。他被人民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弟兄的热情鼓舞着,深深感到天下工人是一家人。加速建设祖国,进而增强保卫世界和平的力量,是中国工人阶级极严肃的任务。一九五三年,他又勇敢地承担了祖国给他的更繁重的新任务。——他当了值班技师了。
铸锅工在旧社会里是被人看不起的工作,但是胡达印在明确了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之后,就那么热爱自己的工作。由于他对人民财产的忠心耿耿和在工作上的艰苦努力,他已成为一个工长了。吴洪彬过去是更衣室给日本人接递衣服的,由于共产党的培养,现在已当上了炉长。这样的情形,只有在新社会里才能出现。
工人们不仅被吸收到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领导地位;而且有很多优秀的工人,参加了党委、团委和工会的领导工作。勤勤恳恳的工会副主席,就是当年在铸锭工场里的铸钢老手。青年英俊的团委副书记是四年前在铁合金电炉前不知疲倦地工作的冶炼工人。荣获模范车的四号百吨吊车的带头人物,优秀的运转手王宗元同志在不断地提高自己文化水平与工作能力中,使自己胜任党所给与的职务——团委组织部长。
炼钢厂职工的成长,正如我国许多地区的工厂矿山的职工一样,都是在祖国的关怀,人民的热爱,党的不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自己生长在这样的时代和这样的国家里而感到骄傲;并准备以更大的努力,使自己得到全面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成绩以答谢祖国人民和党的关怀。
优质钢,象徵着中苏牢不可破的友谊
五年来,炼钢厂在生产技术方面,是有重大的进
展的,这些重大的进展,是和苏联人民热忱地派遣来中国的专家们所花的心血分不开的。
五年前,这儿炼钢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什么时候炼好,就什么时候出钢。小平炉几乎要十小时出一炉钢。至于钢种,更不能掌握,只要不出“号外销”,别的就不要求了。至于维护炉体、成本计算,谁懂得去注意它呢?铸钢的情形并没有比别的工段好一些,开头老出半截锭,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浪费;至于压棒周转的快慢,那时谁也顾不上去考虑。那时候的技术思想,是纷纭复杂的,谁说谁有理。老工人看见过日本人怎么干,就是怎么对,技术人员念的多半是英美的技术理论,书上怎么说就是怎么有理。但是实际上谁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经验。领导上对技术也是心中无数,只是他们懂得一点:向群众学习,向实际学习,特别坚决要向工人阶级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理论——苏联的先进经验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学习。
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把三个预备炉子改为平炉;并且把平炉的容量增大,这样,就使钢的产量大增。这样的大胆的改革,听听似乎很简单,但却引起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比方只举两个例子来说:炉子增加了,容量也增大了,运送原料的天吊不够用了,平台上的装料机也不够用了。钢的产量大大地增加了,铸钢的地坑周转不过来,百吨吊车也忙不过来了。这一系列的新的问题要求着职工们来解决。
苏联专家的改革措施,使钢的产量超过伪满的时候,老工人郭翰春看见了乐的实在没有办法;可是他一面乐又一面恼,眼看天吊、百吨吊和装料机都不够用呵。这不都是修理工段的事儿么?那些天他恼的什么心事都没有了,他老伴知道他的脾气,过去他发脾气,准是在外头受了委屈;解放后他着恼呢,准是工厂有困难。她一声不响,给他做点好的吃,因为他又要动脑子啦。果然不错,经过苦苦的研究,他把天吊的挂钩改进,从吊四个原料槽增到六个原料槽,又利用许多代用品,和同伴们修好了两台百吨吊车。还改进了百吨吊车的保险闸;以满足出钢和铸锭的需要。他又加设了一些小型机械化设备,这样就减少了装料机装料的时间和减少体力劳动。这样装料机就可以集中为平炉加料之用。特别是在一九五三年第四季度,他响应了增产节约号召,在严寒中带领工人们用废料安装超一台五号原料机,解决了附属设备不足的现象,顺利的配合平炉生产。他们原拟与外国定购一台原料机,这时尚取消了,为国家节省了一笔财富。苏联专家频频对他竖起大拇指说:“哈罗索”!
他这一系列的改进,使运转的力量大大地增强,适合于平炉增产的要求。旧社会的落后的设备,解放了的工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对祖国人民的热忱改造了它,使它适合于社会主义的生产。那时候,鞍山的工人们事实上已逐渐掀起了以技术的革新来推动着生产的浪潮。张明山创造反围盘的成功,鼓舞着各厂矿的职工们。像春暖花开一样,各个单位都涌现了不少奇迹。炼钢厂平炉的改革,不仅推动了运转部门,还推动着其他的各部门。
一九五二年国家要敷设成渝铁路,需要鞍钢供给大量的重轨钢。当时任务很紧迫,炼钢厂必须接受这批订货,而按照现在的周转动力,地坑实在无法担承这个紧迫的任务,铸锭总工段长急的满头大汗。张菊泉同志一想,不好,成渝铁路好比我国西南的动脉,将来是要与西北的运输交通接连起来的,对我们国家来说多么重要呵。他觉得:阻碍工段的领导上去勇敢地承担这个紧迫任务的正是一种保守思想,认为现有的运转能力无法提高;而另外工人们怕热思想也在作祟,不能发挥更大的效率。他想起了专家常常鼓励他的话:“新社会的工人不仅动手,还得动脑。”于是他作了一番精密的计算,放在工人中做了充分的政治动员,自己带头加劲斡;在他的带动下,终于把周转一次需十六小时缩短为十二小时,完成了祖国所给予的光荣任务。后来他被选为鞍山市的劳动模范,到北京观礼时还亲眼看到了毛主席!
专家们耐心地,花了很大的力量帮助中国的职工来修订操作规程。这个操作规程是总结了几年来的操作经验和成果,并加以提高,所以它是先进的。有一个时期,专家们竟跟着工人们日夜三班地工作,教给他们炼钢的本领,并且严格地督促他们遵守操作规程。经过专家的悉心的教导,职工们渐渐学会了炼钢,而且不仅会炼,就是从产量和炼钢的时间上都超过了日本经营的时候。仅拿六号平炉来说,日本经营时出一炉钢需要九小时左右,国民党接手后需要十小时;而我们的年青炉长王凌好把六号炉的炼钢时间缩短在八小时以内。单长巨更创造了六点零九分的最高的纪录。六号平炉钢的产量也比伪满和国民党经营时超过一半。以李绍奎为首的模范炉八号平炉完全是在上级的关怀和专家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他是在整体思想的觉悟水平上,带动大家贯彻苏联专家的建议而获得了显著的成绩的。
李绍奎在一九五二年就被叫去当炉长。当上级问他有没有困难时他心里可作难了:“说有困难呢,我又是个党员,说没困难呢,我又没文化!”在上级的鼓励和值班技师的帮助下,他摸索了一个多月,居然也没出什么岔子,他稍安了点心。工作熟练以后,他又进一步想怎样把三班团结好,把炉子维护好,多出钢。他带领着本班工友,以身作则,为下一班创造好条件;接他班的人对他们总是满意的。他又建立了三班联席会议制,并且严格遵守苏联专家提出的交接班制。渐渐,他们三班的行动一致起来,保护炉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炉体维护好,修理的次数大大减少,炼炉率从二十次逐渐降至二百次,产量就增加了;而且炉子能够均衡地生产。
在贯彻专家建议中,他总是积极的和准确的。因此他们炉子争取了好几样新产品的试炼。
八号平炉试炼五○钢成功以后,全体工人都兴奋得很。钢三他们也顺利地试炼成功了,武汉大桥和许多新厂的梁架都靠它呀。无缝钢管厂开工之前,炼钢厂接到无缝钢管的定货。试炼的任务又落到八号平炉李绍奎的班来了。中国第一炉无缝钢管——这个任务多严肃呵。试炼之前,李绍奎召集全班工友,讨论了试炼无缝钢的意义。不用多说啦,大家心里都明白,多少工厂的锅炉等着无缘钢管,开发地下资源的钻探工作也需要它,船舰、坦克也将需要它。它对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是多么重要和多么具体呵!
明天,中国第一座无缝钢管厂就要热试轧了,任
务多么紧迫。无缝钢的诞生,全国人民的眼睛都盼望着它呢。试炼的那一天晚上,与其说大家紧张,不如说是过于兴奋。苏联专家整夜在平炉前守着,像产妇旁边宁静地坐着的大夫一样。可是你别看他那么镇静,他也为中国的第一炉无缝钢的诞生操着心呢。他坚决主张高温操作。无缝钢难也是难在这儿,它须要一千五百度以上温度;然而一千六、七百度炉顶就要化的。值班技师董秀春和炉长李绍奎两个人为了控制这个合适的温度,一个看好煤气炉温,一个掌握钢水的温度;东门瞅完又瞅西门。工友们特别小心地按着炉长的嘱咐操作。……
胜利是属于热忱地为人民的委托而工作并且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的人们的。——无缝钢试炼成功了!出完了钢,工友们都争着和苏联专家拥抱了。
数不清的在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和设备改革等多方面的改革,是由于苏联专家的帮助而获得辉煌的成就的。现在炼钢厂的生产已从混乱状态逐渐走向正轨,并日渐趋于均衡了。过去许多不会炼的产品,现在已有把握大量炼出来。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也比过去改进了。大量的干部和工人学会了掌握先进的技术。
重轨、钢三、管胚、无缝钢等等种类的优质钢,是在苏联专家的悉心指导下炼成的。像那样的优质钢,正象徵着中苏两国人民的不可摧毁的友谊。
炼钢厂的变化是大的!它所获得的成绩也是使人兴奋鼓舞的。不过人们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炼钢工人们知道钢铁生产是国家工业化到了什么程度的重要标记之一;现有的水平,显然离社会主义工业化还远。他们正在国家的大规模的组织性生产中,以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惊人的智慧来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祖国的任务哩。
茂盛的花朵开在肥沃的土地上,炼钢的青年在祖国的怀抱里成长——这正是我国钢都鞍山炼钢厂的职工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