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地对待青年群众

1955-08-16 03:14刘冰
中国青年 1955年5期
关键词:青年团青年人团组织

刘冰

青年团的工作天天都在前进,但是在前进当中还有不少问题和缺点。现时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值得特别提出的就是有一些团组织不善于以正确态度对待青年群众。由于不能正确对待青年群众,有的团组织和青年群众的关系疏远了,团的作用减弱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不善于以正确态度对待青年群众,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不能正确地对待青年群众的要求和不敢放手地发挥青年群众的积极性。

正确对待青年群众的要求

在对待青年群众要求的问题上,有许多团组织做得是很好的。他们一方面动员青年积极参加了中心工作;另一方面又很关心青年的学习和生活。这些团组织很好地团结教育了青年,在中心工作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些团组织做得是不好的,他们只注意了动员青年参加中心工作,只要求青年完成任务,面对青年的学习、生活等切身要求很少去管。譬如,工厂里技术学习组织得不好,集体宿舍的秩序和环境卫生不好,体育文娱活动没人领导,民校里没教员,识字班的纪律不好,青年男女的婚姻问题和街道无组织青年的学习问题没人关心。星期天不知道如何过等等。青年们批评他们说:“团干部是管中心的,文化活动是自动的”,二只管使用不管教育”,二只管工作不管休息”。对这些他们满不介意。恰恰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那里的青年当中有人赌博起来了,有人看起淫秽荒诞的书来了,有人甚至破坏纪律旷工矿课和流氓混在一起了,这些现象虽为数很少,但它强烈地腐蚀着青年,大大妨碍着生产和工作。这里的团组织显然是既没作好中心工作,也没教育好青年,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为什么不能正确地对待青年群众的要求呢?据我们所知,有的由于工作作风上的官僚主义,根本就不了解青年群众有些什么要求,或者虽然了解一点而采取漠视态度;有的是由于还不知道青年团除了动员青年参加中心工作的任务而外,还有一项关心和解决青年的特殊要求的任务;还有的是由于把青年群众的特殊要求和中心工作对立了起来,认为关心了青年的学习和生活就会影响中心工作。不管什么原因,它们发生作用的结果都阻碍着团组织去正确对待青年群众的要求,都会使团组织脱离群众,都会影响青年参加建设的积极性,都会妨碍对青年的培养和教育,都会给资产阶级思想侵蚀青年留下缺口。

把青年群众的其他要求和中心工作对立看待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的确,中心工作任务和青年的特殊要求是有区别的,譬如,搞生产与学文化,做工作与恋爱结婚,自然是不同的,并且某些青年的某些要求也可能是不妥当的,譬如,某些人侵占生产时间去学习文化。在工作时间去打篮球。这些“区别”“不同”“不妥当”就是矛盾。我们不能否认矛盾,而要承认矛盾,妥善地解决矛盾,并且决不能因为有矛盾就否认了中心工作和青年特殊要求的联系。我们知道,青年要求的妥善解决,恰恰有助于中心工作的发展。譬如,青年要求学习文化技术,我们的工业生产不是正需要青年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吗?我们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是正需要千千万万的会计员、技术员和生产能手吗?青年要求体育文娱活动,我们的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不是正需要身强力壮的青年吗?自家在为社会主义劳动中不是正需要愉快的生活、文化的休息吗?青年要求婚姻自主,我国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不是正要求劳动群众的家庭内部和睦平等、互相鼓励、积极劳动吗?婚姻自主不正是造成这种家庭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吗?青年的这些要求正是我国人民生活当中一股蓬勃的朝气,如果正确引导它,将会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生伟大的作用。我们不仅要看到中心工作和青年特殊要求的矛盾,更要看到这两者的统一。我们不应主观地割裂这一客观联系,而要正确地对待青年的特殊要求,以动员他们为建设社会主义而斗争。

把青年群众的其他要求和中心工作对立看待,在理论上也是站不住脚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动员群众完成革命任务,就要深刻地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都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他说:“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适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广到全国去。”我们要动员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毫无疑问就应该关心青年的切身要求。如果我们只向青年要“东西”,只要他们做工作完成任务,面对青年的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思想问题,这些切身要求一点也不管,那就很难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和他自己的切身关系,

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就不会那样昂扬和高涨,工作任务就一定完成得不好。毛主席说:“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他指出汀州市的工农代表因为大会“完全不理群众生活,后来就不高兴到会了,会议也召集不成了”。我们有些团组织不正是因为不关心青年群众的切身问题而脱离群众,在中心工作中软弱无力吗?

我们还应懂得,青年团的工作是教育青年的工作。如果青年团组织只要青年做工作,面对于青年的学习、生活这些问题一概不管,那就不可能很好地培养教育青年。因为引导青年积极地学习,愉快地生活一就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决不可以设想,只要青年做工作面不关心青年的学习和生活,就能把青年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新人。

当然,把青年的其他要求和中心工作对立起来,脱离中心工作,孤立地只谈青年的特殊问题,也是会妨害我们更好地去培养教育青年和动员青年更好地参加中心工作的。如果脱离开中心工作只谈青年的特殊问题,会使我们的工作失去方向,这就大错而特错了。所以我们既要服从中心工作,又要抓住青年的特殊要求,善于把两者统一起来。

青年的特殊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青年要水学文化,要求有技术,要求锻炼好身体,要求得到很好的休息和娱乐,要求知道卫生知识,要求婚姻自由和有关正确处理婚姻恋爱问题的知识,积极要求政治上的进步等等。对于这些要求,我们应该经常全面地去关心。当然,全面地去关心并不等于立即地、不顾客观条件是否具备而全面地去解决,而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满足青年的要求,要注意分析,看看那些是可以办到的,那些是目前不应办的,那些是合理的,那些是不妥当的,应该办的、办得到的就要办,要求过高或是不妥当的就要说服教育。要依据时间地点条件,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去引导教育青年,决不能有求必应作尾巴主义。

在解决青年切身要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注意抓住最普遍最大量存在的问题,因为它普遍大量,所以常常也是整个社会群众关心的问题。例如,高小毕业生问题,识字学文化的问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问题,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青年的问题,也是全体人民群众都关心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群众就一致支持,对工作就大有好处。如果只抓住某一些人的片面的要求,就大声疾呼喊叫起来,那就会扰乱思想,混乱阵势,自然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但这决不是说对於青年日常生活中的个别问题可以不管了,恰恰相反,团组织应当具体地对待人,对某一个青年人的具体问题也应关心解决,只是不能把个别的当成一般的。

至于以官僚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青年,漠视青年群众的要求,我们认为必须加以无情的揭露。要使我们的干部知道那是违背青年团的生活原则的;使他们懂得青年团的生活原则是要以关切的同志的态度对待青年,要经常了解青年人在如何工作,如何学习,如何生活,有何进步,有何缺点,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意见。要对每个青年都是亲切的,同青年分享和分担他们的快乐或忧伤、成功或失败的种种心情,作青年人知心的朋友。如果我们青年团的干部真能以这样的心情对待青年,我们的工作就一定可能做得更好,就一定能够把青年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这里还应指出,如果我们的干部整天坐在机关、埋在文件堆里,不去接触青年,就是心思很好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深入群众的作风,必须到青年群众中去,不要只在会场上向青年讲话,而要到生产中、俱乐部中、民校中、青年活动的一切场合中,同他们研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同他们讲故事、谈天。生活在他们当中。

发挥青年群众的积极性

在对待发挥青年群众积极性的问题上,有一些同志采取了错误的态度。譬如,有人认为“青年人加入合作社不当家,统购统销卖余粮不当家,起不了什么作用”。一般地说,青年人不当家是事实,但说青年人起不了什么作用那就错了。就拿加入合作社和实行统购统销来说吧,不正是有许多青年团员对他的家庭进行了说服教育,他的父母才报名加入合作社,才踊跃卖出了余粮吗?这不就是青年人积极作用的表现吗?现时在我国人民的生活中。青年是一个多么富有活力的因素,他们是那样向往社会主义,那样拥护党的政策,那样富有朝气。不管什么时候,党的每一号召,青年人总是积极响应、带头完成;不管在什么地方,在先进与落后的斗争中,青年人总是站在最前列,拥护先进反对落后,青年人的这种劲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积极因素。难道应该忽视这一事实吗?这些人不从事实出发,只看一面不看全面,便作出了错误的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很不注意去发挥青年的作用,甚至团组织召开会议布置工作,他也认为不太必要,作用不大,这当然是非常错误的。

还有些人他们总怕青年犯错误,不论什么事情总不敢让青年去干,如果让青年干了,他就提心吊阻怕出岔子。他希望青年们按照他规定的样子走路,如果走了样子,他就大惊小怪责备起来。在他的领导下青年人弄得谨小慎微、拘拘谨谨,失去朝气。这些人是错了,他首先忘记了自己走过的路——其实自己正是从不断的纠正错误克服缺点当中走过来的。他不了解人能够走路正是从走的当中学来的;走路能够不摔跤,正是从摔跤当中锻炼出来的,对这些道理只要回忆一下我们走过的路,是不难懂得的。我们这些从年纪很轻的时候起就在党领导下战斗、工作、成长起来的人都会记得:可以说我们还算小孩子的时候党就交给

了我们重要的工作,党是那样信任我们,那样关怀我们,我们不会工作党来教我们,做错了党帮助我们改正,遇到了困难党支持我们,党就这样在斗争中培养了我们。党培养我们的过程就是党培养青年的道路,难道我们应该忘记吗?决不应该。我们一定要放手地让青年到实际当中去,到复杂的斗争中去接触广阔的天地。日丹诺夫同志说:“为什么青年团基层组织不能参加经济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呢?譬如说,集体农庄管理没有秩序,播种工作做得不好,劳动纪律松懈,为什么这样问题青年团组织不可以讨论呢?为什么青年团组织不能讨论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工作得不好的问题,并设法使好的管理委员会来代替坏的呢?为什么青年团组织不能讨论乡苏维埃的缺点呢?为什么青年团组织不能依据党区委会的委托去执行那些仅仅由于没有党的基层组织而无人执行的党的任务和指令呢?我想,这是青年团组织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他说:“如果青年团组织抓住这类的问题,不仅讨论团内工作的问题,不仅是各自打扫门前雪,那么它就能走上更加积极地参加我们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广阔大道;未来的党和国家干部的成长也将大大加速;青年团员将会受到真正的教育和训练。”这些话字字句句都充满着对青年的希望、信任和关怀,明确的指示了我们如何培养教育青年的道路,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待青年的态度。对于青年工作者来说,我们是应当要深刻领会努力学习的。

但决不要误会为对青年放手就可以对青年的缺点错误不管了,恰恰因为对青年放手,我们在工作中就要特别注意抓紧教育使他们少犯错误,如果犯了错误就要很好地帮助他们改正。但是一定要耐心说服,不能粗暴行事,如果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采取了粗暴态度,那就不仅不能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反而会使他们缩手缩脚,失去主动性与创造性。

我们培养教育青年最主要的方面是保护和发展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就要特别注意支持青年的创造和有益的倡议,表扬青年中的先进人物,总结和推广青年在工作中、劳动生产中的各种经验。这样可以鼓舞广大青年的政治热情,指导他们如何去实际行动,去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一方面许多团组织巳经开始注意并且实际上也做了起来,譬如发现和培养青年中的先进人物,总结和推广青年的创造、经验,各地都已做出了许多成绩,青年团吉林省委总结了农村知识青年吕根泽的事迹,在全国农村知识青年中所发生的巨大影响就是一例。但是也还有些人对于群众的经验和创造采取了错误的态度,这首先表现在有人漠视群众的具体经验,他们对于青年群众在劳动生产工作中的许多具体创造都看不上眼,他们总觉得群众的那些经验太琐碎了,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他们想撇开这些“琐碎”的经验去寻找基本经验,解决根本问题,在他们眼前许多生动的事情都变得平淡无味了。当然心想寻找基本经验解决根本问题的用意也是很好的,在工作当中寻找基本经验掌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的事业是万分重要的,但是漠视群众的“琐碎”经验,撇开这些去寻找基本经验这就错了,很显然,如果不接触群众的具体实际,不研究群众的具体经验,就无法把群众的经验拿来互作比较,就无法从中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然不可能寻找出来基本经验。而且基本经验只能帮助我们研究和认识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至于具体问题的具体解决,那还要靠我们对于事物自身发展规律性的掌握和运用,也就是说要靠具体经验。毫无疑问,作实际工作的人不去研究群众的具体经验,要想解决任何具体问题,都是困难的。

其次表现在有人对待群众的经验、创造有虚夸的现象。他们对于青年群众的经验,不作详细的调查研究,常常抓某些片断就“提炼”就“上升”,使这些片断超出了事物自身的实际情况,搞得头重脚轻走了样子。所以这些被总结了的“经验”“创造”再到实践当中常常行之不通。这种虚夸的现象常常能吓唬住人,所以我们应当注意反对这种现象。

还表现在有人以粗暴的态度对待青年群众的创造和经验。他们脑子里有着定型的格式,群众的经验凡合乎他的格式的,他就承认,不合乎他的格式的,他就批判。他可以不调查不研究,根据主观想像武断地否定群众的实践经验,青年群众中许多新鲜的创造都被他粗暴地否定了。我们共产党员是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认定世界是物质的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新的克服着旧的,一切新事物的生长都要遇到旧事物的顽抗。在社会领域当中我们党是新事物的依靠力量,党特别注意扶助新鲜事物,培植新生力量,所以我们就应当十分注意培植新鲜事物,扶助新鲜事物的生长。对待群众任何微小的创造都应当热情欢迎、仔细研究,不这样做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群众的经验创造持粗暴态度的人是错了的。再一种表现就是有人因发现在宣传表扬模范人物当中有个别造假或夸大现象,个别模范人物因骄傲而垮台的现象,就认为不需要宣传和表扬模范人物了。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因为宣传表扬模范人物是一回事,造假、夸大又是一回事。正因为用模范人物的事例教育青年是一件严肃的工作,所以一定要反对造假和夸大,但是决不能因噎废食,否定用先进带动一般这个鼓舞教育青年的重要方法。我们主张保护和发展青年的积极性,但决不能疏忽青年人因胜利而可能产生的骄傲情绪。我们要时刻提起青年人的注意。如果青年人发生了骄傲情绪,这就要循循善诱地帮助他克服,切不能急躁粗暴泼冷水。我们要发挥青年人的长处,克服青年人的缺点,但不要因为克服缺点而影响了发挥青年人的长处。

在对待青年群众的要求和发挥青年群众积极性的问题上,这些错误的态度虽表现各异,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不能正确地对待青年群众,不从实际出发,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因此使工作遭到损害。我们要把青年团的工作做好,那就要研究青年人正确发展的规律,按照规律引导他们前进,否则就不能实现我们的任务。现时有些团组织的工作做的不切实、一般化、不活跃,也就是因为未能很好地不断地去钻研、探求和发现做青年群众工作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对待青年群众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猜你喜欢
青年团青年人团组织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 ”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发挥群团组织带头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吴洪芹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