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课外学科小组

1955-08-16 03:14青年团河南省、南阳农业学校总支委员会
中国青年 1955年8期
关键词:学科农业同学

青年团河南省、南阳农业学校总支委员会

一九五四年初,我们协助行改组织了课外的学科小组。一年多来,在学校行政的重视和领导下,在教师的认真辅导和团的积极参加下,学科小组的活动广泛地开展起来了。现在全校共有三十个小组,参加的同学占全校同学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八。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了:学科小组是帮助同学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它巳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丰富有趣的小组活动

我们的课外学科小组有普通课、专业课和专题研究三种。这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程度分别成立的。专业课课外活动小组,现在已有九个,活动内容也日益增多了。如在植物栽培课上老师讲到:小麦之所以能抗旱,主要条件是因为小麦的根比较长,能吸取地下水分;长成的小麦根长一般都在四市尺以上。当时有很多同学不相信,于是,植物栽培小组的同学就举行了一次小麦根长的调查研究,结果得到了一根五市尺长的完整的小麦根。三年级的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上谈到棉蚜虫对棉花的危害很大,但可以用各种药剂来有效地进行捕杀。小组的向学就自己动手配制了一种最经济的药粉——棉药皂,进行捕杀实验,证明效果的确很大。

普通课的小组活动也是很有趣味的。他们的活动主要是结合正课。组织阅读、试验和制作标本、模型。如化学小组常做各种化学游戏;植物基础课小组采集了许多标本,帮助同学鉴别和了解植物种类。政治课学科小组曾用剪贴报纸的方法出了一次十月革命节纪念刊;他们经常分析研究时事,并向班内作半月时事的系统介绍。但因普通课的小组成立较晚,活动开展得还很不但。

专题研究小组的成立,是在一九五四年暑期生产实习后。在生产实习中,同学们接触到农村生产中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当时南阳专区水灾严重,当地党和政府号召排涝救灾,播种晚秋作物;同学们便在教师辅导下,成立了晚茬红薯小组,在立秋八天后开始栽植晚红薯,小组用五种不同的施肥和栽培方法来进行,试验的结果,每亩产量都在一千二百斤以上,肥田粉封株区产量最高,每亩达一千七百斤左右,打破了当地农民“立罢秋,万事休”的老话。

玉米螟是南阳专区对玉米危害最严重的害虫。玉米螟小组进行了比较长期和深入的调查活动:观察玉米螟的生活史和活动规律,确定其为害情况,最后找出了防治的各种办法。

专题研究小组的实际效果证明了,对巳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三年级同学是一个适宜的形式。现在全校共有十七个专题研究小组。如小麦无性嫁接小组,正在进行培育小麦新品种的试验。

把小组的收获扩展到同学中去

为了把小组的成绩和收获普及到同学中去,去年五月四日,我们协助行政举办了一次学科小组成绩展览会,陈列了各小组做的标本、模型、用具、显微镜的玻璃切片和小组进行研究的各种图表、实物等于余件,也展览了学校中的各种新式农具和仪器,参观的同学都感到收获很大,不但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还扩大了视野,激发了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展览会也博得了参观展览会的校外人士的普遍称赞。他们说:“这是上了一堂实际的农业课。”这次展览会对学科小组的同学是一个很好的鼓励。小组的同学,还经常自动地在同学中传播他们的体会,或向班上同学报告他们的收获。

此外,我们又在本校刊物“农校青年”上,辟专栏报导各小组的成绩和经验。我们并准备举办一次报告会,请活动成绩比较好的小组在会上做专题讲演。学校行政也决定给优秀的小组以适当的奖励。这些都给开展全校的课外小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参加小组活动的同学就愈来愈多了。丰富的收获

小组活动在帮助同学获得科学知识和提高思想觉悟上,起了良好的作用。

第一,帮助同学深入地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经过小组活动,同学们感到“的确把学到的东西搞懂了”。土壤小组的同学在期终岩石种类鉴别考试时,全部得了五分。他们说:“这应该感谢学科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对农业的实际知识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培养了同学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刻苦钻研和创造精神。例如,在试种晚茬红薯和调查玉米螟等活动中,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在麻饼施肥区会发芽多、长得快?为什么在肥田粉封株区产量高?为什么玉米螟的活动规律是自茎部到根部的?这些问题都推动同学们去进山步钻研。他们在研究棉花落铃落蕾的原因时,发现雨水多了会减产:而及时排水和培土则能够提高度量、促成早熟。这些结论也许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他们进行分析研究的创造精神是值得发扬的。小组的钻研风气,也自然地带到课堂学习上,在上课和自习时也都注意思考和发现问题,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第三,培养了同学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爱好。过去在同学中流传着“庄稼活,没啥学”“学农业没出息,对国家贡献不大”的说法,现在听不到了。同学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农业技术是一门内容丰富

的综合性科学,在每一件看来很简单的事,例如施肥的问题上,都有着很多需要钻研的学问;农业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担负着光荣的使命,祖国正需要我们改进农业技术、培植新品种,使农业大量增产。由此,同学们逐渐树立了在祖国农业战线上做出成就的宏大志愿。果树蔬菜小组的同学说:“我们要用一辈子的功夫去研究苹树!”大田作物小组的同学一天不去看自己试验的棉花,就会心中发痒。土壤小组的同学常在星期日跑到二十里以外的山上,去采集各种岩石土壤的标本。农业技术书籍,成了同学们的良友,不少同学长期订阅“农业科学通讯”杂志,进一步钻研。

第四,小组活动在提出同学的政治觉悟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上的作用也是显著的。如整地保墒小组,经过了他们周密的调查,发现在生产上单干户不如互助组,互助组不如农业生产合作社,从而认识到:要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必须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小组活动锻练了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同学们的劳动习惯。许多同学在劳动中表现了不畏艰苦、克服困难的精神。他们在夏季的烈日下,冬天的风雪里,坚持着各种试验和调查。有些同学在风雪里操作,手指头冻得像小红萝葡一样,没有一个人叫苦。沤绿肥小组的同学每天要到粪坑中去测温度,但从不嫌臭。集体活动也锻练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品德和对工作的责任感。此外,小组还给学校制造了大量的教具、标本和图表,这在学校教学设备还很缺乏的情况下,对教学上的帮助很大。专题研究小组,也给当地农场提供了许多新的资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和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都有帮助。

青年团的工作

从小组开始成立起,团组织就积极参加了小组的工作。田组织除了号召团员和同学积极参加,帮助行政建立小组、订立各种制度以外,突出地抓住了小组的思想工作,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小组成立初期,向学们较普遍地存在着一种单纯兴趣观点,只愿做新奇而又轻松的活动,不愿从事平凡的劳勤。例如收疏菜小组喜欢作育苗工作,不愿作浇水施肥工作;大田作物组喜欢作嫁接,不愿作田间管理;甚至有些同学要求调组,要求一次换一个新花样。团组织分析研究了这些情况,认识到如不解决这些问题,小组就不能巩固发展。因而通过小组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地向同学讲清道理,说明任何收获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才能取得的。后来,有些同学强调客观困难,嫌学校的仪器少,物质条件差,上面情绪低落。团就鼓励团员带动同学去克服困难,并表扬了积极克服困难的小组,各个小组就越来越多地出现克服物质条件困难的事例。如小麦种子育肥的试验,必须在摄氏十度到十五度来进行,因学校没有控制低温的设备,小组同学就主动想办法,把试验放在地窖中去进行。

此外,团还经常把小组中的情沉和问题反映给行政和辅导致师,建议和协助行政改进工作,组织成绩展览会,交流小组活动的经验等。

在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到:课外学科小组活动的开展,不但推动了学习,活跃了课外生活,也使团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逐渐改变了过去只是扣思想、消极批判面不能从正面组织更多的活动来帮助同学学好功课的情沉。团组织团结群众的面,也更为广泛,特别是对一些只钻功课、忽视政治、不关心集体的同学,小组活动是团结教育他们很好的方式。例如,原来有一位只知读书而不关心周围事物的同学,参加了小组活动,当选为小组长,经过团的帮助和小组工作的锻练,现在已光荣地入团了。

工作中用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我校学科小组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碰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作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题为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第一,学科小组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这就是帮助同学巩固和扩大课堂所学知识,启发钻研科长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同学们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热爱专业的思想。因此,小组活动的内容,应紧密结合专业和课堂所学的知识,还应注意联系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和问题。活动内容的深浅程度,应适应各年级知识水平,防止过深过浅的现象。我们曾在内容深浅问题上发生过问题:或者,教师主观要求过高,内容过深,如二年级同学还没有学过分析化学,就企图去做土壤含氮分析的试验,结果使活动无法进行;或者,内容过浅,简单地重复课堂知识,也失掉小组活动的本来目的,同学也不感兴趣。

第二,学科小组必须在行政的重视和领导下,取得有关教师的辅导。由学校行政指定辅导教师,确定成立些什么小组,保证小组活动的时间,对小组的各种物质条件的需要,在可能条件下给予大力支持,并由学科委员会制订计划,定期在行政会议上讨论小组的工作。教师的辅导,是小组开展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在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曾有些教师不善于组织和发挥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包揽事情太多,结果不但妨碍了同学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这种现象后来已得到纠正。

第三,坚持自愿参加和不妨碍课堂学习的原则。在吸收参加成员上,我们采取了自愿报名和行政批准相结合的办法,对于一些功课差的同学,由于他们完成正课尚有困难,为了避免加重负担,影响学好正课,应说服他们首先抓好功课,暂时不要参加;同时强调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在活劲时间上,每周规定一次,专题研究小组需要时间较不固定,但也决不能影响功课学习。

第四,小组的每项活动,都应有简要的计划和明确的目的要求。我们每学期的小组活动,行政都订有计划。每次活动都有简要的计划,包括:活动名称、目的、方法步骤,所需材料及注意事项等。过去有的小组忽略了这个环节,到了活动时间,小组同学还不知道做什么,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

猜你喜欢
学科农业同学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学科新书导览】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