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抡
我们所处的世界,存在着有成千成万的东西。究竟是怎样构成的呢?自从很早的时候起,哲学家和科学家,就对这点发生了兴趣。有些样子与功用不同的东西或物体(例如一张本桌子和一张木板橙),显然是由同样的材料或物质造成的。但是表面显然是不同的物质,并不一定就互不相关。
关于物质的构成,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必须考虑。第一个是,世界上所有物质,究竟是由少数若干种基本物质所构成;还是根本就有许多种彼此独立的物质存在?第二个问题是,物质究竟是什么东西构成的?
这两个问题,在两千多前以前,古代希腊哲学家,都曾考虑过。关于第一点,人类的心情似乎不容易接受自然界是过分繁杂与无系统的概念,所以很早人们就想到,世界上只存在有少数基本物质;其他各种物质,则系由这些拼合而成。此等基本物质,希腊哲学家称之为“元素”。他们所辨别的元素。计有水,火,土,气四种。这点与中国以前所信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是相近似的。不过古代希腊与中国所相信的元素,不符具体。到了十八世纪下半世纪,实质的(眼睛可以看见的)元素开始被确认。不同元素合并而成的物质,则称为化合物。十九世纪初年原子学说发达以后,元素一一确定,其数目亦渐行增加。到了现在科学家所认识的化学元素,一共有九十六种,此等元素,计有二百八十几个安定的同位素,和七百多个放射性同位素。至于化合物方面,已知者已达一百万种以上(这数目还在继续迅速增加中),其中绝大部分为有机化合物(碳化合物),后者又大部分是用人工方法,在实验室中综合成功的。关于物质最后是什么东西构成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中,存在着一种争辩:一个学派,认为物资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另外一派,则认为物质将其细分下去,分到一种最后的大小,就不能再分。这种不能再分的东西,希腊哲学家把它叫作“原子”,这就是近代原子学说的先驱。不过主张此种事说的希腊人,并没有能拿出事实的根据,来证实这种学说,所以在当时此说始终限于哲学推想的阶段。到了一八○八年,英国化学家达尔顿,方始根据实验结束,创立近代的原子学说。我们今日所信奉的原子学说,基本还是以达尔顿学说为出发点。但是在这一个半世纪当中(尤其是在最近六十年内),关于原子的知识,有了惊人的进步。我们认识原子本身的构成,也是相当复杂的(由中子质子、电子等构成),而且在适当情形下,一种原子可以变为另外一种,因此,所谓原子不可分说便又站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