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景县简师学习,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六日加入了青年团,这时,青年们自已的刊物《中国青年》已经创刊了,我见到以后心中很喜欢;读了两期,更感觉它对我的教育很不小。稿约上说明要青年朋友们多多投稿,又有征求通讯员启事,我便大了胆子写了一封信给中国青年社。四月十号收到了一封回信,还附寄通讯员登记表一份,我真欢喜得了不得,第二天把表填好,就又寄去了。
我照看来信所指示的内容,搜集材料,找了好久,也找不着什么突出的材料。这时我认为给《中国青年》写稿是很难的一件事。心中又想:别说找不着好材科,就是找着了写不好也不行呀!《中国青年》在大城市出版,那里有很多大学学生和出名的作家,光他们的稿子就用不完了,那能看得上我这不成话的稿子,人家还笑话呢!
后来我把这个思想给老师说了,老师给我解释了一顿,他说:“你如果不练习,到老也是写不好的。你再想一想,那些作家,也都是经过长期练习才有现在的成绩。而况《中国青年》要反映各方面的问题。要登作家们的稿,更要登青年们所写的有价值的稿,你是一个青年团员,更应当爱护自己的刊物。你只要大胆的写,日子长了一定会写好的……。”
老师说到这里,我一想,可也是,如果我不练习,到什么时候也是写不好的,《中国青年》确也登了很多青年朋友的稿子。我向老师说:“我下决心,努力写作,练习我的写作能力,以后不但自己写,而且还组织我班的青年团员和同学们集体写作。我在本班带头写稿,保证每月写稿两篇,决不犯虎头蛇尾的毛病。”这样我们就写起稿子来了。
编者按:刘玉璞同志决心努力写稿,并且要组织部上的青年团见及同学们集体写稿,这是很好的。
《中国青年》欢迎青年朋友们投稿。写稿不但可以练习写作能力,锻炼我们的思想,更可以反映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各方面的心得,与青年朋友们交流经验,一同进步。《中国青年》登载了有经验的同志们的稿件,也登载了很多青年朋友们的稿件,因为这些稿件反映了我们青年自己的各种问题及经验,对读者们是有价值的。我们也希望各单位的本刊通讯员都能组织起来,集体讨论,集体写作。关于怎么写,本期冯文彬同志的讲话记录,可供大家参考,本刊今后也将陆续发表这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