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 林道修建和采伐作业对桉树人工林土壤侵蚀的影响
- 施氮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 城市污泥生物质炭对豫东黄泛平原风沙土耕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
-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抗冲性的影响
- 宁南山区不同年限撂荒梯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 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特征及其根际效应
- 施肥对黄土高原农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大兴安岭天然林不同林分溶解有机碳变化特征
- 施加炭基缓释肥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
- 不同林龄油松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特征
- 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土壤球囊霉素类相关土壤蛋白的分布特征
- 基于“肥岛”效应探讨人工梭梭土壤养分时空演变趋势
- 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典型草本群落根系垂直分布特征与土壤团聚体的关系
- 鄱阳湖滨流动沙丘不同类型沙障土壤改良效应分析
- 等高反坡阶措施对滇中红壤坡耕地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黄土高原人工林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研究
- 极端暴雨条件下黄土高原水平梯田损毁情况调查分析
——以岔巴沟流域“7·26”特大暴雨为例 - 黄土丘陵沟壑区20年龄期梯田果园对不同标准极端降雨侵蚀调控作用
- 1956-2017年黄河干流径流量时空变化新特征
- 耕作深度对红壤坡耕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盖度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 高寒草甸生物结皮发育特征及其对土壤水文过程的影响
- 1961-2017年贵州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 阴山北麓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
- 长白山不同林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特征
- 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特征及水文效应
- 1960-2015年秦岭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不同灌木林分枯落物层与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 2001-2015年伊犁河谷草地蒸散发时空变化分析
- 川西北高原甘孜州地区降水变化特征及旱涝研究
- 2004-2015年湖北省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素关系
- 放牧对干旱半干旱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的影响
- 基于GIS的华宁县滑坡灾害影响因子分析及易发性评价
- 杞麓湖流域景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
- 高寒草原草甸区土壤侵蚀及植被覆盖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以兴海盆地子科滩为例 - 2009-2018年谢家店震后滑坡体植被恢复研究
- 近50年淮河流域气温时空变化及其与PDO的关系
- 基于DPSIR-EES-TOPSIS模型的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时空分异
- 西南地区生长季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与地形因子的响应
- 宁夏沙湖南岸沙丘沙粒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2000-2013年西安市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
- 陕西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分析
- “二调”以来湖北省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识别
- 阿拉善干旱荒漠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临湘市“三生”用地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 GPM与TRMM卫星降雨数据在福建省的适用性对比分析
- 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及适应措施
- 不同灌水处理对干旱区滴灌核桃树土壤温度的影响
- 长春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00-2015年典型山地区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
- 喀斯特林地土壤重金属形态特征及其评价
- 重庆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分析
- 模拟增温对小麦生长、土壤酶活性和呼吸的影响
- 不同配置人工湿地植物群落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
- 琼江流域(安居段)水质及面源污染综合评价
- 石佛寺人工湿地不同营养特征淤积物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
- 鱼洞河流域废弃煤矿矿井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 《水土保持研究》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