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盐渍土植穴结构控制对海棠生长量的影响1)
- 酸雨对杉木幼苗叶绿素荧光及生长量的影响1)
- I-107欧美杨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形态与生理响应1)
- 树体结构对板栗冠层光辐射与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1)
- 四倍体刺槐扦插不定根发生的酶活性变化1)
- 福建三明拟赤杨混交林的空间结构1)
- 绩溪光皮桦次生林的种群动态1)
- 晋西黄土区刺槐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影响因素1)
- 太子河流域水源涵养林恢复植被的植物生态位变化1)
- 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及其尺度效应1)
——以西洞庭湖区为例 - 秦岭松栎混交林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1)
- 思茅松单木根系生物量的估算模型1)
- 基于哑变量的蒙古栎林分生长模型1)
- 干旱半干旱区森林蓄积量高光谱遥感估测技术1)
- 黑龙江省4 种针叶树的燃烧性1)
- 近自然经营技术对红松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北京沙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策略1)
- 辽宁省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 喜盐鸢尾和黄菖蒲种间杂交障碍1)
- 低温和外源GA3对芍药切花品种花期调控的影响1)
- 钙离子载体诱发马鹿精子顶体反应效果1)
- 高山红景天立枯病菌菌丝融合群鉴定及药剂敏感性1)
- 6种黏菌原生质团化学元素的特征1)
- 盐胁迫对3 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1)
- 人参黑斑病菌毒素纯化与结构鉴定1)
- 黄檗叶片内酚酸质量分数的时序变化及其抗虫性1)
- 凉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地表甲虫物种多样性1)
- 马尾松毛虫发生相关气象因子筛选及预测1)
- 纵坑切梢小蠹虫对松节油及其不同组分的趋性1)
- 亚布力山涧溪流秋季水生昆虫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
- 基于SVM方法的SPOT-5影像植被分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