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性

2024-05-19 05:51李敏鸽
收藏与投资 2024年5期
关键词:写意性工笔人物画

摘要:“写意性”作为中国画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美学观念与内在追求评判准则,早已贯穿中国艺术发展史的整个脉络。“以意传情,抒发胸臆”,但这里所说的“写意性”并不等同于“写意画”的意思,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近现代画家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中,绘画形式也出现了多样的变革,但无论中国画如何发展,始终离不开“写意性”的表达。本文立足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写意性表达,探索分析中国工笔人物画在现当代创作中用线构图、造型方式、色彩肌理与节奏韵律等几方面的体现方式,从而体现“写意性”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现当代

一、工笔与写意

中国画从总体上来说大致分为工笔与写意两种类型,“写意”追求整体笔墨,意境宏大,“工笔”追求精耕细作,刻画入微。两者看似针锋相对,实则暗含统一,相互交融,“写意”中用“工笔”在宏大间点睛;“工笔”中有“写意”,于细腻中传情。然而,若两者处理不当,则可能会导致笔墨流俗,立意缺失。笔者认为,“工笔”与“写意”并非非此即彼的两难抉择,而是共同滋养交互的创作养料,自古以来大家往往能粗中带细、细中带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皆能心手相应,惟所命之。

笔者认为无论是工笔画的精耕细作还是写意画的直抒胸臆,都离不开意境与意象的表达,这是灵魂所在,更是作品情感表现的关键。工笔画与写意画同样追求画论中提到的传神写照、虚实相生、立法立意等不同形式的表达。工笔还是写意,只是说明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不同。但好的作品最终都是让人感动,让人震撼的。照相机的出现让人们对真实性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但中国画从来不是简单地照搬刻画,因此,无论工笔还是写意,对“意”的表达都尤为重要。传统工笔画的制作技巧以及程序性带给人一种与写意画相互对立的心理“结”,但我们在研习传统作品时,只有深刻理解和领会其中的“写意”精神,才能打开工笔与写意这个“结”,才能使现当代工笔画的发展走向更广阔自由的空间。

二、现当代工笔人物画写意性分析

在现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代表性画家有何家英、唐勇力、李传真、罗寒蕾等。我们从他们的代表作品出发,例如何家英的《山地》、唐勇力的《敦煌之梦—西部农妇》、李传真的《工棚》,探索分析工笔人物画中不同风格的审美感受与想象以及思考他们如何在使作品达到形神兼备的同时,实现“意象”表达的至上追求。

(一)意象赋色的表达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物象本身的色彩,但画家在创作中更多是通过自身感受赋予画面色彩,这种色彩以画家自身的感觉为主,充分表现了画家的个人情感,这也就是“随类赋彩”。因此,画家在工笔画创作中通过色彩表现方式有了更多的、更强烈的写意性表达,这也让画家在创作中实现了情感自由,获得了精神愉悦。例如何家英老师在创作《山地》(图1)这幅作品时,创作技法融贯中西,打破了传统工笔画线墨的刻板与局限,用色方式并非单一的罩染或者分染,而是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山地》这幅早期作品的创作中,色彩的范围并不限制于线条内,线条与色彩之间似乎没有严格的限制关系。画面中的人物、衣服、背景等界限都不是特别清晰,而是处在同一色彩的笼罩之下,最终整体画面呈现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反而使画面中农民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作品面貌令人耳目一新。他打破了传统工笔人物画中勾线染色的固定模式,融入中国画中的皴擦技法,凸显出画面的虚实变化,画面写意性油然而生,表现了现当代工笔画更多的笔墨趣味,保留了更多的诗意化、意象化与情感化。

此外,我们在探索创作时通过色彩表现写意性,更应该注意色彩对画面整体氛围的烘托作用。画面中色彩表现的薄厚、浓淡、强弱以及画面用色、材质的不同,通过融合、堆积、撞击所产生的肌理,都会营造出生动微妙、错落有致的意境美、虚幻美。无论是用线还是设色,都需要画家有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怀与体会,才能创造出更有力量的写意性画面,这是中国画必不可少的精神内涵。

(二)节奏韵律的体现

节奏是隐藏在所有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特征之一,犹如音乐般的存在。中国画就是无声的音乐,线条的粗细、曲直、强弱、长短、疏密、聚散、高低与起伏,就是画面的音符;色块的配置、物象的组合构成美妙的旋律,创造出和谐的气氛。因此,观赏者欣赏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有节奏感、运动感的过程。从某一个视角出发,画家联动、有序地将整个画面有效连接在一起,让人找到“目闻”的音乐感受,实现情感的共鸣。例如李传真老师的作品《工棚》(图2),线条尤其耐人寻味,不管是外轮廓线还是细节塑造线都是色墨之间反复渲染、层层相容后的沉淀与挤压,从一条深邃的线牵引到另一条深邃的线之间,把“工”与“意”的表达丰富细腻地蕴藏其中,通过把自身情感溶于笔墨,传达一种轻松自然的生活感受,让画面充滿节奏与韵律,表达了农民工的纯朴、真实之感,触动人心。虽然没有过多的环境渲染,却犹如置身其中,这也是艺术创作中节奏与韵律的意境表达,牵动着人们的思想,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似乎在某一瞬间达到情感的一致共鸣。刘永杰老师的作品《凉山秋》,整体的布局、位置经营,于强弱交替之中,节奏与韵律凸显,画面中人物头饰的高低变化、手持布巾的疏密聚散、箩筐的前后叠加使得画面构成丰富有趣,在冷绿色调的烘托下呈现出大凉山劳动人民带来的清凉宜人的秋意,带给人们轻松自由的视觉享受。因此,工笔人物画创作中,构图与线条的经营布置更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节奏美,这也就是“以形写神”“尚意”造型的表现,是写意、写心、写情的抒发,力求尽达其意,是一种意象美的传递。

(三)肌理意味的传递

在现当代工笔人物画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画家们的不断探索创新,肌理已成为工笔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语言,材质的丰富性、技法的多样性使画面呈现光滑或粗糙、鲜艳或暗淡、柔软或坚硬的不同质感,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冲击。其中常见的肌理处理方式有拓印、泼洒、积墨、粘贴、揉纸、洗擦等,这些对画面独特气质、整体氛围与意境空间的营造与表述起到了全新的作用,塑造了工笔人物画的新风貌。在唐勇力老师的创作中,这一点最能体现。唐勇力老师深受古老壁画剥落效果的启发,在创作时古今通用,线色相融,在传统工笔画严谨的造型基础上大胆地以泼辣的笔法开辟新路径,将写意与工整有机结合,带给人全新的审美体验。

《敦煌之梦——西部农妇》(图3)的画面整体并不刻意拘泥于形的完整性,但又不失真实。背景刻画采用水色与石色的结合,一薄一厚间层次感凸显,背景大块面运用葛粉,采用剥落法带给人厚重的沧桑感,使农妇形象鲜活,韵味深长。人们通过画面似乎能感受到农妇在岁月中的经历与内心独白,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唐勇力老师敦煌系列的创作多带给人一种岁月的流逝与沧桑感,有时看似模糊,但深入观察起来,细微之处却又细腻丰富,艺术效果极强。也可以这样说,肌理感的表现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肌理感的创新性表现给了现当代艺术作品更开阔、更广泛、更自由的表达空间与平台,魅力独特。肌理感的表现性让工笔绘画在创作中更加多姿多彩,同时也值得思考。无论画面如何表现,终极目的依然是意境的营造、情感的抒发,这才不失为一幅好的作品,因此,写意性是永恒的话题。

(四)传神写意的触动

当代画家大多追求形似,“极尽其微”地表达形体之真。但自古至今的传世名作,我们细观之,会发现能够传世的作品,无不是“取神得形,以形达意”,表现的是内在精神世界和形体的完美统一,尤其是工笔人物画。“神”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核心要求,顾恺之形神论的提出,要求画家在创作中要有“迁想妙得”的过程,就是画家要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意志迁移与绘画融合。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神”并不是单指人物精气神的表现,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主客观高度统一的体现,也正是画面中神韵意境的独到之处,更是我们对一幅优秀作品流连忘返的关键。在李传真创作的“新农村”“农民工”“自画像”等多种系列题材中,她的作品之所以传神,是因为她内心深处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认知。她说她希望自己做一个柯勒惠支式的画家,展现的不是风花雪月,而是真正触及心灵深处的那种苦难。她真实地关注了农民工十几年,因此在创作中,她的感情已经融入农民工生活、工作的点滴里,蕴藏在画面中人物淳朴的笑容、手指的老茧、破旧的衣服、还未燃尽的烟头等每一个细节之中。这是岁月的痕迹,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作品因为有了真情实感才能传神,才能让观众驻足、深思、感动,笔者认为每一个感动的瞬间就是“意”的传达,是心灵的共通。

三、结语

從现当代画家的创作入手,会发现无论创作的整体或局部、人物或背景、线条或设色,都体现了画家对生活,对身边事物的深刻感悟,最终都与画家经历密切相关。画家通过双手与笔墨,将情感赋予画面,这个过程也正是写意性的表现,是中国画千百年来发展的核心精神。

那么,通过梳理不难发现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进步不外乎两种力量的推动,一种是开拓创新,一种是精益求精。传统工笔画因其自身有严格的法度,因此在求精的路上相对较易,一直到近现代,开拓者鲜有。这也有众多原因,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包括现代人重视临摹前人作品以获取笔墨精神,但缺乏创新,由于缺乏自身对生活的真实感悟,也减少了作品的神韵。因此,笔者认为,传统绘画中所强调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我们当代艺术家更应该去不断追寻的,艺术创作离不开真实的社会生活。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为只有艺术家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赋能画面,才能让作品更伟大,也正是因为有了对所见所遇的思考,作品才会意蕴浓厚,传神入微。在此过程中,画家不仅要学习前人作品的精妙之处,更要注重培养古人创作的高尚精神,这需要画家保持孜孜不倦的创作态度,深切细腻地体悟生活以及在绘画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最终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简介

李敏鸽,女,汉族,河南宝丰人,硕士研究生,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工笔人物。

猜你喜欢
写意性工笔人物画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工作室教学模式
贾平凹散文的语言艺术及写意性分析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工笔女性人物画探析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工笔人物画与时尚题材结合探究
中国新唯美主义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探析
我国油画写意情结研究
现代陶艺创作中的泥性肌理与写意性
中国画笔墨的写意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