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文物藏品保护与研究中的应用探究

2024-05-19 05:51江贞
收藏与投资 2024年5期
关键词:路矿安源文物保护

摘要: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文物藏品的保护和保存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被引入文物保护与研究中,为专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本文旨在探究数字化技术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藏品保护与研究中的应用,并以此为例展示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潜力和前景,以期促进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发展和推广,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更多的力量。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文物保护;文物研究;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藏品概况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纪念性革命博物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距萍乡市城区6公里。博物馆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遗址陈列室,1968年兴建陈列馆,1969年开放,1984年8月改为现名。

纪念馆的文物库房共分三层,2009年2月动工,次年10月竣工,2011年1月投入使用,文物库房建筑面积约1655.55平方米,共有馆藏文物库房、油画影像库房、文字库房三个文物库房,由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资料征集研究室负责管理。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两千余件,包含了珍贵的一、二、三级文物;文字资料近1万份,照片音像资料8000余份。

二、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一)数字扫描技术原理的应用

数字扫描技术是一种将实体物体转换为数字模型的技术,通过扫描物体的表面,获取其几何形状和纹理信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保护文物的原貌,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展示,使其得以永久保存和精确复制。

一是数字扫描技术可以保护文物的原貌。在传统的文物保护中,人们常需要触摸和移动文物,这样很容易导致文物受损。但是,通过数字扫描技术,可以将文物完整地保留下来,避免了直接接触文物的风险。尤其对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中的一些易碎的文物,数字扫描技术使得其能在不被损坏的情况下得到保护和展示。

二是数字扫描技术可以实现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将文物扫描成数字模型,可以在虚拟空间中精确地呈现文物的形状和纹理,使人们可以360度旋转和放大观察文物细节。这样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都能够享受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例如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中,利用数字扫描技术对当时的手工工具、宣传品和文物模型等进行扫描,使得这些文物能够通过虚拟展览馆的形式常年展出,使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三是数字扫描技术可以实现文物的准确复制。通过对文物的扫描,可以获得其精确的三维几何形状和纹理信息,这对于文物的复制具有重要意义。复制品可以用于展览、教育或者修复备件等目的,而且可以降低文物原件被破坏的风险。

(二)虚拟展览和数字化档案的实践

虚拟展览和数字化档案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文物保护中数字化技术的重要应用。一是虚拟展览是一种利用数字化平台和设备展示文物的方式。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珍贵的文物转化为高清晰度的图片和视频,并通过虚拟展览网站和移动应用向观众呈现。例如观众可以通过虚拟展览网站远程欣赏矿工工具的照片,通过放大、旋转等操作查看文物的细节。观众可以通过浏览界面上的选项,了解每个文物的背后故事和历史背景。二是数字化档案是将珍贵的文献、图片和其他历史资料转化为数字形式,以方便保存和传播。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收藏的各类历史文献进行扫描和录入,并建立数字化档案库。这使得观众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方便地进行检索和查阅。以往需要到馆内实地查阅的研究者和学生,现在可以通过数字化档案库远程获取所需资料。三是数字化档案和虚拟展览的应用使得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观众可以通过虚拟展览网站和数字化档案库,深入了解矿工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信息。例如观众可以通过数字化档案库查阅矿工运动期间的相关文献,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矿工生活和工作条件以及运动的推动力量等。这些应用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实施

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文物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三维重建技术是将文物通过扫描和建模等手段转化为三维模型的过程。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通过使用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对重要文物进行扫描、拍摄和采集数据。然后,使用三维建模软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真实、精细的三维模型。观众可以通过交互式的展示平台,在虚拟环境中自由操作和观察这些文物。例如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观众可以欣赏和研究安源工人使用的矿灯和信号灯。通过旋转、缩放等操作,观众可以近距离地观察灯具的细节,从而更好地了解安源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二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的技术。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重现萍乡煤矿的历史场景。观众可以携带虚拟矿灯或信号灯,沉浸在一个真实感极高的虚拟环境中。例如观众可以在虚拟现实中亲身体验矿工下井的过程,感受黑暗、湿润的氛围以及工人们的辛劳与勇敢。三是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观众以更加多维和立体的方式感受文物和历史场景。观众可以通过三维重建的模型近距离观察文物细节,加深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了解。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矿工劳作的历史场景,加深对当时情境的体验。

三、数字化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

(一)数字化文物研究的数据分析与挖掘

数字化文物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和处理大量的文物数据,可以为研究者们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更深度的信息,以便揭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安源工人的生活与工作条件。一是数字化文物研究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主要通过对大量文物数据的整理、提取和分析来寻找其中隐藏的信息和规律。例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收藏了大量与工人运动相关的书籍、文件、报纸文章等文物。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这些文物進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据库和文物信息系统。接着,研究者可以使用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这些数字化文物进行关键词提取、情感分析、社交网络分析等处理和分析,从而挖掘出一些隐藏的信息和规律。二是数字化文物研究的数据分析与挖掘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数据可视化手段,更好地展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信息和趋势。研究者可以使用图表、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可视化工具,将大量的文物数据以更直观和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和研究者。例如可以使用时间轴、热力图形式展示工人运动发生的时空分布和集中区域,让观众一目了然地了解运动发展的轨迹和影响范围。

(二)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

数字化技术通过高精度、非接触式的扫描、拍摄和重建,可以为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支持。一是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可以通过高精度的扫描和拍摄,将文物的三维形态和细节准确地记录下来。例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中的一些泥塑、雕像等具有复杂的造型和细节,传统的纸质文档记录无法完全捕捉和保存相关信息。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扫描仪和摄像机等设备,对文物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扫描和拍摄,将其形态和细节以数字图像的形式完整记录下来。二是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还可以为修复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数字化的文物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和修复设计,帮助修复人员更准确地了解文物的状况和损伤情况以及制定修复方案。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修复尝试的模拟,帮助修复人员评估不同方案對文物的影响和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害。例如在修复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中的一幅油画时,数字化模型可以帮助修复人员模拟不同的修复方案,选择最合适的方式,以保持油画的韵味并达到修复效果。

(三)文物研究成果的数字化传播与共享

数字化技术通过将文物的研究成果以数字化形式保存和传播,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学习和参与文物研究。一是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文物的图像和资料以数字化形式保存和传播,方便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例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中藏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回忆录以及各类图像资料。通过数字化技术,这些资料可以被扫描、拍摄和数字化处理,从而形成数字化的文物档案。这些数字档案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应用平台进行在线传播,让感兴趣的人可随时随地浏览和学习。二是数字化技术在文物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共享中可以建立起更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网络。通过数字化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将自己的文物研究成果以数字化形式发布和共享。这种数字化的成果可以通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学术社交网络等渠道进行传播,并引起更广泛的学术讨论和探讨。同时,数字化的成果还可以为国际学者和专家提供更直观和准确的参考,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四、结语

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藏品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可以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技术对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与价值。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文物得到更全面的记录和保存,还为文物修复、保护、研究和展览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和平台。相信未来数字化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推动文物研究的深入和创新,为更多的文物展示和传播提供更大可能性。

作者简介

江贞,女,汉族,江西萍乡人,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为文物博物

参考文献

[1]梁东雷.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3(12):253-255.

[2]钟明剑.三维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与开发中的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3):63-65.

猜你喜欢
路矿安源文物保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岁月静好,安源
安源红
爱在安源山
安源路矿工人证章:凝聚组织和团结的力量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名胜古迹
焦作路矿学堂创办时间考论及其他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