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自测:了解你的内心状态

2024-05-19 17:53霍然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5期
关键词:面对现实心理疾病意志品质

霍然

心理健康分5类

心理健康状态大致可以分为5类:心理健康、心理烦恼、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识别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 表现为持续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良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心理烦恼 暂时性的情绪问题,如孤独感、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題通常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自愈。

心理问题 出现一定的个性偏差,某些行为或想法难以控制,如焦虑、恐惧等,并已经对正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这类问题可能需要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帮助。

心理障碍 明显的个性偏差,他人容易发现但难以理解。这类问题通常称为神经症,需要心理治疗师甚至心理医生的配合药物治疗进行调节。

心理疾病 出现明显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自己一般无法识别和调节。这类疾病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社交,应及时前往专业医院就诊,需要药物治疗配合长期心理治疗。

评估标准有7项

了解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评估标准:

智力正常 智力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智力正常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的正常水平。通过智力测验可以测定智力商数(IQ),正常人平均在90~120分之间。

情绪稳定 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稳定的人能够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会因过度兴奋而失控,也不会因突然打击而一蹶不振。他们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善于自我调节心理平衡。

客观评价自己 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我们应该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心理健康者能够接纳自我,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并有自知之明。他们既不会目空一切,也不会自卑自弃。

面对现实 心理健康者能够正视并面对现实,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他们不逃避现实,也不超越现实,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这表现在他们的意识与行为统一,言行一致。

爱与被爱的能力 健康的人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爱心,能够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融洽相处。他们能够接受并给予爱,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爱,并具有和谐关系的能力。

人际关系适应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人交往,能够接受并从容接纳他人。他们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出友善、信任、尊重等积极的态度,能够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与意见,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

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我们支配自己行动,努力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味着能够驾驭自己的生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兴趣特长。即使在挫折境遇中,也能用意志努力来服从理智,自觉支配自己去满足合理需求并实现预期目的。

总之,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助于我们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心身疾病的产生。通过关注智力、情绪、自我意识、面对现实能力、爱与被爱的能力、人际关系适应以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并促进身心全方位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面对现实心理疾病意志品质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80后小夫妻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
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意志品质的研究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