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征集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碑撷珍

2024-05-19 17:52王芸
收藏与投资 2024年5期

摘要:佛教造像碑是佛教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盛行于南北朝时期,并成为此期佛教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山西博物院征集北朝时期的造像碑数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及艺术价值。

关键词:征集;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碑

佛教造像碑是指一种雕刻佛教题材的石碑,产生于5世纪末6世纪初,作为佛教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造像碑盛行于南北朝时期,并成为此期佛教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所见的造像碑,山西造像碑兴起较早,其中最早的佛教造像碑是现藏山西博物院北魏时期的王黄罗等四面千佛造像碑。山西博物院征集北朝时期的造像碑数件,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及艺术价值。现特选部分加以介绍,与读者共同欣赏。

一、北魏时期佛教造像碑

(一)王黄罗等四面千佛造像碑

王黄罗等四面千佛造像碑(图1)出于北魏,高182厘米,长83厘米,宽20厘米,1957年在山西省高平县邢村被征集。灰砂岩质,扁平状,近长方体。碑体顶端为圆弧形,上端略宽于下端。碑阳主龛位于碑体下端,龛为莲瓣形,双龙形龛楣,龛顶有飞天图案,左右两侧雕饰龛柱,柱下有人面形柱础,龛内以高浮雕形式雕凿一佛二胁侍菩萨三尊像。佛为高肉髻,水波形发式,颈戴莲瓣形项圈,内着僧祇支,外着袒右肩袈裟,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两侧胁侍菩萨手持麈尾立于莲台之上。主龛的上端、两侧及碑阴上端以较小的千佛龛形式雕凿,小佛均结跏趺坐,多数施禅定印,个别施说法印。碑阴中下部刊刻有维那王黄罗等知事僧名及百余供养人姓名。题记中出现的“维那”一词,又称悦众、寺护,僧官名,为寺院(北魏时期称义社或邑社)中管理总务的僧人或信众。

(二)佛三尊四面千佛造像碑

佛三尊四面千佛造像碑(图2),出于北魏,高190厘米,长78厘米,宽26厘米,太原市郊区征集。石灰岩质,扁平状,近长方体。碑体顶部平直,上端略窄呈“凸”字形。碑阳主龛位于碑体中下端,龛为莲瓣形,龛内以高浮雕形式雕凿一佛二胁侍菩萨三尊像。佛为高肉髻,面部残缺,内着僧祇支,外着通肩袈裟,左手残缺,右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主佛两侧各有一胁侍菩萨,直立于莲台之上。碑阴主龛位于碑体中部,龛内雕凿一佛,残缺严重,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碑体左侧中部开一龛,龛内雕凿一佛,佛为高肉髻,内着僧祇支,外着通肩袈裟,右手施与愿印。碑体右侧中部开一龛,龛内雕凿一佛,佛为高肉髻,磨光发式,内着僧祇支,外着通肩袈裟,双手施禅定印。碑体四周主龛外均以小千佛龛形式雕凿。

二、东魏时期佛教造像碑

(一)比丘僧纂造释迦多宝碑

比丘僧纂造释迦多宝碑(图3)刻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年),高118厘米,长38厘米,宽30厘米,1957年山西省新绛县樊村征集。石灰岩质,扁平状,碑额正反均雕刻龙纹,龙体相互缠绕,双足直立,龙首向下,口内有獠牙,身体弯曲呈拱形,刻画细密鳞纹。碑阳龙纹双足间雕凿一佛立像,佛为高肉髻,身后有舟形背光,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身着通肩袈裟,衣纹自然下垂,跣足直立于方形台座上,台座下有覆莲瓣形底座。碑阴龙纹双足间雕凿二佛并立像,佛为高肉髻,着通肩袈裟,双手自然放于腹前,身后均有舟形背光,雕刻有精细的火焰纹。碑体阳、阴两面均为上端开龛,均雕凿一佛二菩萨三尊像。碑阳龛下刊刻武定二年等明确纪年及长篇题记。碑阴龛下刊刻众多比丘尼、邑子、清信女等姓名。碑体两侧上端均雕凿佛坐像,下部以线刻形式雕刻信士侍佛图。

(二)程哲造像碑

程哲造像碑(图4),刻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高120厘米,长67厘米,宽26厘米,1952年太原市傅公祠征集。石灰岩质,扁平状,是一块带有供养佛像意味的墓碑。碑阳正中开龛,龛内雕一坐佛,佛为高肉髻,磨光发式,面形长圆,内着僧祇支,祇带于胸前系结,外着通肩袈裟,右手持一衣角放于腹前,结跏趺坐于台座上,衣纹自然垂于座前。龛外左右两侧以线刻形式各雕刻一胁侍菩萨,脑后有桃形头光,跣足直立于莲台之上,龛下雕刻双狮及供养人等图案。碑体两侧均雕凿莲花与飞天图案,线条刚柔相济、飘逸飞动。碑阴碑额右侧刊刻大魏天平元年等明确纪年及题记。额下以细线方格的形式刊刻上党长子人程哲墓碑文。

三、北齐时期佛教造像碑

郅玚四面造像碑(图5)刻于北齐,高116.5厘米,长55.3厘米,宽17.7厘米,1957年山西省新绛县天王庙征集。灰砂岩质,碑首呈圆弧形,碑阳造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龛为交脚弥勒五尊像,龛顶呈娑罗树树冠,门楣雕火焰纹,佛为高肉髻,左手放于左腿之上,右手持莲蓬,双脚呈交叉状,身旁站立二弟子与二胁侍菩萨,双手合十于胸前。下龛为佛五尊像,龛顶有波曲形幔帐,佛为高肉髻,脑后有头光,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身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衣纹自然垂于座前,身旁站立二弟子与二胁侍菩萨,脑后均有头光,龛下雕刻香炉、二供养人及二狮。碑体下方刊刻众多信士等姓名。碑阴造像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龛中部雕一佛二弟子二思惟菩萨五尊像,龛下、龛左侧、龛右侧均刊刻有题记。中龛顶部有波曲形帷幔,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胁侍五尊像,龛左侧刊刻题记。下龛雕凿七佛并坐像,碑体下方残缺严重,文字模糊不清。碑体左侧开三层龛,右侧开四层龛,龛内各雕凿一坐佛。

四、北周时期佛教造像碑

(一)陳海龙四面造像碑

陈海龙四面造像碑(图6)刻于北周保定二年(562年),高120厘米,长59厘米,宽17厘米,1957年山西省安邑县文化馆征集。石灰岩质,碑阳开上中下三大龛。上龛雕凿一佛一弟子二胁侍五尊像,佛为高肉髻,脑后有圆形头光,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身着通肩袈裟,跣足直立于莲台之上,身后有舟形大背光;二弟子二胁侍直立于佛两侧,均有舟形头光。中龛雕凿一弥勒菩萨二弟子二胁侍五尊像,主尊面部残缺,身披帔帛,颈戴璎珞,身着长裙,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双腿弯曲坐于方形台座上;二弟子二胁侍直立于主尊旁,均有舟形头光。下龛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胁侍五尊像,佛为高肉髻,脑后有圆形头光,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内着僧衹支,外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衣纹自然垂于座前,身后有舟形大背光;二弟子二胁侍直立于主尊旁,均有舟形头光。三大龛两侧又开二十四小龛,均雕凿佛坐像。龛下方刊刻保定二年明确纪年及长篇题记。碑阴开上中下三大龛,均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胁侍五尊像,三大龛两侧开二十四小龛,均雕凿佛坐像,龛下刊刻像主比丘尼法藏及众多比丘尼姓名。碑体左侧开六层龛,龛内均雕凿二佛并坐像,右侧开六层龛,上四层雕凿二佛并坐像,下二层雕凿一佛二弟子三尊像,龛外刊刻供养人姓名。

(二)卫超王等百人四面造像碑

卫超王等百人四面造像碑(图7),刻于北周保定二年(562年),高124厘米,长59厘米,宽24厘米,于1957年在山西省解虞县文化馆被征集。灰砂岩质,碑阳开上下两龛,上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和二莲花化生童子,主尊面部残缺,脑后有圆形头光,左手施与愿印,内着僧祇支,外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束腰台座上,衣纹自然垂于座前。下龛主尊像遗失,龛外为二菩萨、二狮和莲花图案。龛下刊刻保定二年明确纪年等题记。碑体左侧上部龛内雕凿一佛二弟子三尊像,中下部开十六小龛,龛内均雕凿佛坐像,周边刊刻众多邑子姓名。碑体右侧上部龛内雕凿一菩萨二弟子三尊像,主尊为菩萨像头戴宝冠,颈戴项圏,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残缺,双腿弯曲坐于台座上,二弟子立于左右,中下部开十六小龛,龛内均雕凿佛坐像,周边刊刻众多邑子姓名。碑阴上部开一大龛,龛内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主尊头部和右手残缺,左手施与愿印,内着僧祇支,外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台座上,衣纹自然垂于座前,大龛左右两侧及下部开五十四小龛,龛内均雕凿佛坐像,龛外刊刻邑子姓名。

(三)卫秦王等四面造像碑

卫秦王等四面造像碑(图8),刻于北周,高130厘米,长48厘米,宽42厘米,1956年山西省解虞县农业社征集。灰砂岩质,碑额缺失。碑阳开上、下两龛,上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胁侍二菩萨七尊像,顶部有波曲形幔帐,主尊头部残缺,脑后有圆形头光,内着僧祇支,外着通肩袈裟,双腿弯曲坐于台座上,座旁有二狮和二力士。龛下刊刻题记。下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胁侍二力士七尊像,主尊头部残缺,脑后有圆形头光,内着僧祇支,外着通肩袈裟,结半跏趺坐于台座上,衣纹垂于座前;座前雕刻香炉与供养人,两侧雕双狮;龛下刊刻众多供养人姓名。碑阴上部开龛,龛内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胁侍五尊像,主尊头部与右手残缺,后有头光,左手施与愿印,结跏趺坐于台座之上,弟子与胁侍直立于左右,座旁有二力士二狮。龛下以线刻形式雕刻六层佛弟子及清信士侍佛图。碑体左侧开上下两层龛,上龛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胁侍二力士,下龛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胁侍二力士及二獅,龛侧刊刻供养人姓名。右侧开上下两龛,上龛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胁侍,下龛雕凿一佛二弟子二胁侍二力士,龛侧刊刻供养人姓名。

五、结语

造像碑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中国石刻艺术,也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艺术的遗产,更是举世闻名的雕塑艺术瑰宝。

作者简介

王芸,女,山西太原人,馆员,硕士。

参考文献

[1]文一琳.张龙达造像碑考释[J].东方收藏,2021(4):91-93.

[2]程雪婷.融合与碰撞—浅析北魏晚期佛道造像碑[J].美与时代,2021(9):59-61.

[3]胡春涛.山西造像碑及其风格脉络[J].文物世界,2017(3):29-34.

[4]胡春涛.晋东南北魏千佛造像碑与风格渊源[J].西北美术,2017(2):96-101.

[5]王景荃.试论北朝佛教造像碑[J].中原文物,2000(6):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