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核心“应急观”

2024-05-19 14:37林凡瑞
教育家 2024年14期
关键词:小孙突发事件青年教师

林凡瑞

班级突发安全事件是班主任工作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因其突发,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因其危害性较大,往往让人惊怵恐慌。然而,这些事件也是检验班主任事业心和责任心的试金石,更是检验班主任应急处理能力的重要标杆。对于班主任而言,既需要对细节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一旦事件发生,又需要机智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为了更好地应对班级突发事件,班主任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

心中有数 囊中有物

在听过于洁老师的一次报告后,笔者感慨颇多。她曾发问:带一个班,应该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答案是应该把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放在第一位。班主任需要有未雨绸缪的本领,能做好突发事件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这项工作并非无章可循,关键在于心中要有数、囊中要有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危害降至最低。

在这方面,于洁老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每带一个班级,她都注意观察教室内外的物理空间和人文情况,对可能引发安全事件的因素进行前瞻预判,做到心中有数,并时时采取措施加固防线,哪怕只是看见了一根低垂的书包带都会细加考虑,排除一切安全隐患。一次,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于洁老师让校医做了一张健康调查表,结果发现有一名女生患有严重的贫血症。于是,她找到一位医生朋友,询问这样的孩子一旦晕倒,在没有救护车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在得知通过摄入适量甜食可以缓解症状后,于洁老师果断地给“林妹妹”找了一个“小跟班”,负责监控其情况并随时报告。同时,她自己也随身携带一瓶玫瑰花蜂蜜,做好随时救治的应急准备。这种爱意满满的举动,令人深感敬佩。

当然,这个“囊中有物”不仅是指随身携带救助物品,还指在教室内也应随时备有创可贴、消炎灵、包扎带等救助用品。在面对可能发生的磕伤、扭伤、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时,这些简易的治疗用品可以起到缓解和应急作用。我们的教室既是学习的乐园,又是应急处理室,充分体现了“打有准备之仗”的意识。

心不慌张 救助有方

一面多棱镜,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反射出不同的光芒。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和方式不同,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产生不同的效果。面对突发事件,班主任的心态必然会产生变化,恐慌也是正常的。因此,此类事件也是对班主任心智成熟度的严峻考验。

我的同事小孙就没有经受住这个考验。那时,她还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两三年的年轻班主任,经验的不足和心态的脆弱,让她显得有些胆小和稚嫩。一次,她收到学生汇报,班上的一名男生小桦在操场上跌伤了,腿上流了好多血,疼得哇哇直哭。听闻此事,小孙顿时倍感紧张和恐慌,在同她去操场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她心跳剧烈,浑身发软,显然不具备处理学生应急情况的能力。幸好小桦只是受了些皮外伤,体育老师已经为他敷上了药物,虚惊一场。这件事被很多教师写进了教育案例里,小孙因此“大火”了一把。

之后,小孙与我一同聆听了于洁老师的精彩报告,转变很大。面对模拟的“险情”,于洁老师用绘声绘色的描述和卓越的示范能力为我们展现了成熟班主任临危不乱、处理得当的救援经验。她的镇定、技巧和气场深深打动了小孙。在于洁老师的影响下,小孙有了很大转变,心智逐渐成熟,居安思危的意识大大增强,遇事不再慌乱,临阵救助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且富有经验的教师。

面对突发事件,班主任的角色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涉及生命安全与身体伤害等紧急事故面前,班主任需要有处变不惊、沉着应战的强大心理素质。然而,很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這方面仍显稚嫩,缺乏必要的应对经验,亟须加强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培训。学校也应给予青年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培训和演练时,对心理素质相对薄弱的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应对紧急情况的信心和能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有效地应对。

猜你喜欢
小孙突发事件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姊妹鞋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神秘号码
填表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