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探索

2024-05-18 06:17李文俊郝爱语王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8期
关键词:信创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李文俊 郝爱语 王喜

摘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简称信创)不仅是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石,更是新基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6月,人社部正式发布了信创领域的新职业——“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以2023年江苏省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参赛课程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为例,教学团队对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特色创新及教学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课程实践改革探索。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教学能力比赛; 信创;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08-0067-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 引言

为应对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制定了数字中国建设战略,实施“2+8”安全可控体系,积极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通过从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到应用软件等的国产化替代,旨在实现自主可控的目标。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自2018年改革以来,一直推动着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1-3]。2022年2月,教育部提出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的相互融合[4]。本课程紧扣信创产业的新发展,针对“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这一新职业,精心设计了涉及党政、教育、交通和农业四个领域的教学项目。教学团队与当地龙头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引入新标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师资,融合“岗赛证创”的能力要求。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5-6],采用成果导向的教学策略,构建“四度四融”教学课堂。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学生职业发展蓝图为依据,开展课后分层拓展活动,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梦想、有激情、会协作、会创新”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教学设计

1.1 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根据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融合软件测试技能大赛和“1+X”互联网软件测试等级证书标准和考核点,以信创产业推进顺序和软件适配对象为基础,将内容整合为“党政-教育-交通-农业”四个领域难度递进的五个项目。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将五个项目分为“跟学-并学-领学”三个阶段,逐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次参赛内容选自项目五:农业病虫害识别软件适配测试,根据信创适配测试过程,设置“前期準备-现场评测-报告编制”三阶段共八个任务,共计16学时。本项目以市域产教共同体联合开发的病虫害识别项目为蓝本,旨在让学生强化已有经验,重点学习信息安全质量测试和云平台下的多环境移植性测试,如图1所示。通过完成本项目,学生将能够掌握信创产业中农业领域的病虫害识别软件适配测试技能,提高信息安全质量测试和云平台下的多环境移植性测试水平,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学情分析

本课程针对软件技术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综合考虑调查问卷、学习通平台数据以及前序项目成绩,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 知识技能水平。随着自主探究程度的加深,学生的优良率逐步提高,项目四的优良率为79%。技能测试成绩提升明显,已有82%的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项目四的任务目标。这表明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但适配工具的使用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2) 认知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四的领学,学生初步具备资源和路径的自主规划能力。通过课中测试和课后分层实践反馈分析,学生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信创实践中,但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 学习特点。根据学生喜爱的授课方式分析发现,学生对游戏化和情境扮演教学环节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在VARK学习风格测试中,超过46%的学生属于动觉型学习者,动手实践欲望强烈;40%的学生属于视觉型和听觉型,更偏爱通过视频动画学习技能。

4) 学生认知规划。通过前序项目,53.3%的学生明确希望从事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职业。根据学生对岗位认知的词频分析,学生对该职业已有较深的认识,但自我定位有待调整,职业发展蓝图有待完善。

根据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游戏化教学环节、提供更多视频动画教学资源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调整职业发展蓝图,实现个人价值与职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1.3 教学目标

根据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的职业能力要求,结合《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国家技能标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分析,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通过针对安全性、功能性、可移植性等内容的适配教学,学生可以认识到科技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并培养参与信创强国工作的使命感。

1.4 教学重难点

基于学情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重难点,具体如表2所示。

1.5 教学策略

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课前自我认知-课中自主探究-课后分层拓展”的教学策略。在课程学习中,每位学生都会在课前更新自己的职业发展蓝图,进行自我定位,思考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课中引入肉鸽式游戏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参与度,并实施接受失败、分析原因、重新挑战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和个性化需求,安排“巩固-强化-提优”三层拓展任务。同时,依据学习平台自动考核和实践服务对象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实践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2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过程围绕“课前提识→(情境引入→方案制定→任务执行→总结提升)→课后提质”三阶段六环节展开。通过螺旋式自主探究,提升岗位技能;通过分层拓展活动,实现职业素养增值。

1) 课前提识:掌握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和课前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收集并分析美国实体清单中的中方企业信息,以此构建自主可控初步概念。同时,通过查看资源使用情况、学生测试结果和问题反馈,掌握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2) 情境引入:引入案例,引发求新意识。教师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美国实体清单,引入国家发展信创产业的目标——实现软硬件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兴国的使命担当,并引入教学载体软件,明确课程任务目标和资源限制要求。

3) 方案制定:组合资源,应对任务困难。学生分组,对照软件功能说明和信息安全适配要求,拆解并设计完成任务的路径。根据现有资源卡牌和任务限制,合理挑选资源,在有限资源情况下制定应对困难的策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对方案进行优化点评。

4) 任务执行:自主探究,螺旋锤炼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肉鸽游戏化探究,使用选定资源完成任务目标。学生遇到失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修正方案,重新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技能螺旋提升,强化岗位能力。

5) 总结提升:展示自我,多元评价效果。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分享,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和企业导师点评、学生互评,培养学生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会欣赏和借鉴。

6) 课后提质:分层拓展,满足个性需求。教师发布巩固、强化和提优三层拓展任务,由易到难,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需求。巩固:开展信创科普活动,走进中小学和社区,采用宣传海报、线上直播等手段,宣传科技立本、自主可控的国家战略。强化:走进校内其他专业,调研教学软硬件使用情况,开展国产化替代方案适配验证服务。提优:走进校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接触真实企业工作流程和要求,提升技能水平。

3 課程思政

课程以“匠心筑梦,信创强国”为主题,始终贯穿教育。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软件适配测试过程,将八个任务分别从民生民本、科技自信、国家安全、团队协作、大局意识、精益求精、创新思维、法制意识八个维度渗透至课堂教学环节中,以培养适配领域能工巧匠,具备梦想、激情、协作、创新的能力。在课后拓展任务中进一步强化这些方面的培养,课程思政设计内容如图2所示。

4 学习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会指导学生更新自我职业评价蓝图,让他们从自身定位、未来目标、现有差距和努力途径四个维度进行思考。通过五个项目的学习,结合“知识-技能-素养”三个目标,进行横向增值评价,评价的主体以校内教师和学生自己为主。

同时,教师以岗位能力要求、专业技能考核和技能大赛标准为依据,参考学习平台自动化成绩考核和课中课后实践效果,对学生进行纵向能力达标评价,评价的主体以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为主。这种双向评价的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职业能力。

5 教学效果

5.1 自主探究成效显,知识基础掌握牢

学生通过完成递进式项目学习,经过“跟学-并学-领学”三个阶段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辅以知识库问答机器人的帮助,他们在测试计划制定、内容设计、报告编制等基础知识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5.2 技能操作锻炼足,迁移能力效果好

通过肉鸽式游戏教学环节,学生能够在经历任务失败、分析原因、重新探究的螺旋式学习过程中不断锤炼岗位技能。同时,适配云平台和软件项目库的运用满足了学生全时段技能训练的需求。学生所学习的软件测试技能也能够成功地迁移到比赛和考证环节中。多名学生已经获得了“1+X”职业技能证书和Oracle企业技能认证证书,并在江苏省职业技能竞赛和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5.3 课程思政落实处,服务信创新产业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被激发了科技兴国、信创强国、使命有我的爱国情怀,并形成适配测试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课后拓展环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能力水平和兴趣,分别在信创科普宣讲、校内适配实践和企业项目实操任务中为信创产业服务,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获得实际操作的经验,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适配测试规范和创新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也为信创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体现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感。

6 教学特色

1) 与中科曙光等龙头企业和本科院校合作,打造了一个高质量的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引入了信创产业最新的资源和师资,整合了各方资源,加强了产教研协作配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协同育人,共同赋能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2) 课程遵循个体发展需求,提供课后素质拓展环节。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选择任务,并使用职业规划蓝图进行全过程增值自评。教师结合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企业导师点评,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对知识、技能、素养三个维度进行达标评价。

7 结论

本文面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的新岗位,通过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对传统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进行全面的课程重构设计,以确保课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在课程设计中,采用“课前自我认知、课中自主探究、课后分层拓展”的全方位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同时,采用理实一体化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丽萍.新方案、新要求、新作为:对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37-44.

[2] 赵俊亚.高职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路径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2):65-67.

[3] 王扬南.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引擎: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4):18-22.

[4] 罗海英,史俊涛.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毫米波雷达的装调与测试” 作品为例[J].教育观察,2023,12(1):42-44,61.

[5] 丁红珍,曾宪荣,罗志强.基于教学能力比赛的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木工机床,2022(4):41-44.

[6] 姜丽萍.基于职教课程特点的教学设计与实施: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参赛作品“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构造与检修” 案例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7):18-24,30.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信创课程改革课程思政
信创浪潮下收费系统国产化改造探索
低代码开发平台加速信创落地
EasyStack下注信创云
江苏省信创生态构建发展新格局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