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2024-05-18 08:20陈瀛川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猪丹毒屠宰猪瘟

陈瀛川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城中畜牧兽医站,江苏如东 226400

生猪屠宰疫病检测是确保生猪健康、猪肉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屠宰场管理人员需要树立高度重视,严格把控入场生猪质量,细化各疫病检测流程,始终将检疫质量放在首位,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1 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分析

1.1 入场查验

入场查验环节主要是对进场准备屠宰的生猪进行初步检查。在入场查验环节首先需要查证验物,第一检查生猪运输车辆的消毒证明,第二检查生猪检疫合格证明,第三查证运输生猪是否出现染病和死亡情况,第四对“瘦肉精”进行抽检;其次,入场后还需要做好临床检查,这主要是查看生猪的精神状态和体表等等,同时观察生猪进食进水和排泄情况,这是因为一些异常猪通常伴随着精神萎靡、食欲下降、腹泻以及嗜睡等特征;最后,入场的生猪还需要展开ASF检测。

1.2 屠宰前的检查

首先,生猪在屠宰前需要监测日常行为表现,如动态监测、呼吸情况以及排泄物是否出现异常等等,这时期的监测与入场查验比较相似,但是需要以巡检的方式展开,当监测到猪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对病猪展开隔离,并确定异常猪病情。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当配合个体检查,常见的检查方式有听诊、触诊和视诊,个体检查并不涉及到所有猪,可以为行为异常的生猪进行单独检查,如体温、心率以及呼吸情况。在屠宰前还需要检测生猪健康情况,健康猪可以屠宰,异常猪需要针对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隔离治疗、紧急扑杀与无害化处理,在检测过程中若出现高致病性蓝耳病或者猪瘟等严重传染性疾病,则需要向上级部门反馈,并按照国家规定一类动物疫情展开紧急防控。

1.3 屠宰同步检疫

屠宰同步检疫是屠宰生猪疫病检测的关键,屠宰同步检疫需要覆盖到每一头屠宰猪。首先需要对生猪的体表、头部和四肢展开检测,检测生猪体表有无斑点、肿胀以及出血的情况,头部淋巴结等部位是否存在出血或者坏死的情况,四肢部位是否存在溃烂、水疱等情况,屠宰过程中还需要切开生猪的咬肌观察其中是否存在猪囊虫;其次需要检查屠宰猪的内脏组织,查看猪腹腔内是否存在积液或者纤维性的渗出物,观察心肺是否存在水肿、坏死等现象,观察脾脏是否存在肿大等等。

2 屠宰前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2.1 生猪入场前的疫病检测工作

生猪入场前需要展开首次检疫检测,需要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查验生猪的来源资料,常见的包括原产地的检测报告、生猪运输检疫资料以及养殖阶段生猪的接种报告等等,这些检测工作的主要目的为明确入场生猪的来源,对猪的基本情况作出简单排查;其次,需要检查入场生猪的健康情况,当生猪感染疫病后通常会表现出一些明显临床表现,所以管理人员需要仔细排查是否存在异常生猪,通过生猪入场前的疫病检测工作能够初步发现异常猪。

2.2 屠宰前的检查

生猪入场前仅仅是初步检测,一些疫病很难通过入场前检测出来,因此在生猪屠宰前还需要展开一次检疫。首先应当划分单独区域用于隔离入场猪,一方面通过隔离观察生猪是否存在异常,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触诊和听诊等多种方式检查生猪状态,完全掌握生猪的健康情况。针对一些表现比较异常的生猪还应当通过实验室诊断的方式判断其是否染病,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可以对异常猪的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检测,若生猪出现异常则不能屠宰,同时需要展开进一步化验。

3 屠宰后检疫流程与检疫要点

3.1 头部与体表检查

在屠宰完成后首先要对生猪的头部和体表展开检查,通常情况下头部检查流程多样且非常复杂,头部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检疫人员需要重点检验生猪的淋巴结,在屠宰解剖后需要在下颌角内侧平行深入并观察生猪淋巴结状态,检测的重点为淋巴结的形状和颜色,当生猪淋巴结出现肿胀、出血或者坏死情况时就代表屠宰生猪异常,针对这些病猪,在探明病因前不能私自贩卖;其次,在体表检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猪体表状态,检测体表内是否存在红斑等情况,通常情况下猪体表存在丘疹,就意味着生猪可能感染猪瘟以及猪肺病等等,针对这些生猪需要进一步确诊后才能够确定处理方式。

3.2 酮体检查

屠宰后的生猪还需要展开酮体检查,生猪酮体检查的主要位置有脂肪、肌肉和皮下组织三个方面,无论哪一组织出现肿胀、出血现象时均代表生猪存在疫病。酮体检查内容较多且工序复杂,因此检疫人员要非常重视,防止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此外,在酮体检查过程中还要重视腹股沟淋巴结和肩关节前路淋巴结两个部位,若上述两个部位出现增生,则屠宰猪可能感染某些疾病。

3.3 旋毛虫检查

旋毛虫也是屠宰场生猪检测的重点,在检测过程中首先取猪腹部的肌肉组织作为样本,在准确贴标后需要将隔离膜撕下,而后观察样本肌纤维表面是否存在异常,将样本肌肉打碎成小颗粒,在显微镜下观察肌肉组织样本内是否出现旋毛虫,旋毛虫能够对猪肉造成严重污染,因此一旦在样本中检测出该物质,应当立即对感染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其进入市场中。

3.4 脏器组织检查

屠宰猪脏器组织检查的重点是心脏、肝脏以及肺脏,其中心脏组织是脏器检查的重点,主要检查生猪心脏的颜色和状态,检测人员可以将其作为生猪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健康生猪的心脏颜色为鲜红色,触摸心脏时富有弹性且硬度较大,心脏中不会出现心包积液等物质。在心脏组织检查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血液判断生猪健康状态,主要是检查猪心脏内血液的凝固状态和稀薄程度等等,检测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生猪心脏状态,这是判断生猪是否感染猪丹毒和口蹄疫疾病的重要依据。在对生猪肝脏组织检查过程中,需要将肝脏的体积、颜色和形状作为检测重点,此外还需要观察猪肝脏组织内是否存在出血点。在肺脏组织检查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测该组织是否具有弹性,大小是否正常,同时也需要观察生猪肺脏组织内是否存在出血点。

4 屠宰检疫后结果的处理

在屠宰生猪疫病检疫过程中需要将屠宰前后的检疫相互联系,通常情况下屠宰生猪的健康情况是由屠宰前的检测与屠宰后的检测两部分组成,在完成屠宰前后两次检疫检测后需要及时汇总、公开检疫结果,若在屠宰后发现生猪存在异常,则需要针对实际情况作出处理工作,当生猪感染猪瘟、猪丹毒等比较严重的疾病时,应当通过无害化手段处理染病生猪,防止其进入市场对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造成影响。在完成所有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以后需要汇总屠宰、检疫时间,同时仔细记录屠宰生猪是否存在异常,最后将完整记录汇总并存档。

4.1 猪丹毒的处理方式

猪丹毒属于危害较大的疾病,所以在猪入场之后,管理人员首先应当检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同时检查运输猪是否经过消毒。而后需要观察猪的精神状态,感染猪丹毒的病猪通常会表现出精神萎靡情况,通过进场前检查能够初步筛选出染病猪。猪丹毒包括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以及慢性心内膜炎型,养殖人员需要掌握这三种类型病猪的临床表现,急性败血型病猪伴随着体温升高,最高能够达到42℃,体表比较红且眼部出现发炎情况,一些猪会出现反复呕吐以及食欲下降情况,同时在排泄物中还会出现血块血丝。亚急性疹块型病猪表现为体表异常,体表处会不规则分布疹块且比较突出,疹块的颜色多为红色或者暗红色,且大面积地分布在腹部,一些生猪皮肤比较白,因此疹块非常直观,而黑色品种猪必须仔细观察才能够发现疹块。最后,慢性心内膜炎型的病猪主要是精神方面出现异常,表现为进食量下降与精神萎靡,一些猪会出现跛行或者四肢肿胀的情况,入场后这些异常也非常容易察觉。在屠宰后也能够检疫生猪是否存在猪丹毒,但是检疫过程相对比较复杂,生猪屠宰后主要检查头部皮肤和脏器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配合寄生虫检查。生猪感染猪丹毒后皮肤组织上会出现一些疹块,疹块高出皮肤呈突起状,颜色有白色、红色和暗红,同时皮下组织也呈现红色,淋巴异常肿大。

感染猪丹毒病猪处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屠宰前发现疑患病猪时需要立即与屠宰人员取得联系,并需要立即将病猪单独隔离饲养,至少观察3d并进一步确定其是否患病。在病猪治疗完成后至少需要观察30d,确保病猪已经完全康复后才可以屠宰上市。在发现确诊病猪后,屠宰场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动物防疫法》对病猪同一群猪展开处理,防止病猪将病原体传染至健康猪,同一群猪、病猪接触过的场所、使用的器具等等需要进行全面消毒,季铵盐类药物能够取得明显地消杀效果。在隔离过程中若出现整个猪群染病的情况,屠宰场管理人员需立即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同时做好紧急防控工作,防止疫病外泄传播;其次,若在屠宰后发现猪丹毒疫病,则需要在第一时间告知屠宰户情况,此外还应当向屠宰户提供《检疫处理通知单》,依照我国动物防疫办法以及动物疫病处置方式,对污染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猪丹毒不仅是生猪养殖阶段的防控对象,同时也是生猪屠宰环节关注的重点,近十年来我国屠宰部门共发现猪丹毒猪肉以及猪源性制品总量超过10000kg,极大地降低了问题猪肉制品流向市场的可能性。

4.2 猪瘟的处理方式

猪瘟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猪瘟具有高度传染性,且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当前猪瘟已经成为影响猪肉市场正常秩序与生猪养殖的重要因素。养殖场在生猪疫病检测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猪瘟的临床表现,大多数病猪感染猪瘟后会出现体温急剧上升的情况,此外病猪会出现精神萎靡以及腹泻的情况,在生猪入场后管理人员首先应当通过上述两种表现判断生猪是否健康。感染猪瘟的病猪多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首先,急性型病猪会出现明显败血变化,尤其是会出现组织器官坏死情况;其次,慢性型病猪会出现坏死型的肠炎情况,慢性型病猪后期自身免疫力降低,多会继发导致副伤寒等疾病。当猪感染猪瘟后会对养殖经济效益产生严重影响,而带有猪瘟的猪肉流向市场后还会对居民的饮食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养殖、屠宰人员需要格外重视该病。

在屠宰后应当对生猪展开检测,首先,屠宰后急性型猪瘟的淋巴组织会表现为暗红色,淋巴异常肿胀并出血,对异常部位按压后感觉坚实,切割后淋巴的切面会出现大理石状态,颜色多为红白色;其次,感染猪瘟的病猪还会出现肾出血情况,在肾部能够发现一些出血点,病猪的脾脏也是暗红色,同时还会出现明显的凸起。出血性斑点还会出现在病猪的心脏以及皮肤等部位。

猪瘟属于高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若在屠宰前后发现猪瘟病例,应当立即停止屠宰生产活动,同时建议养殖人员封闭养殖场,通过消毒能够有效清除环境中的猪瘟病原体,常见的消毒药剂有20%的石灰乳,或者使用3%的火碱对屠宰场进行紧急消杀,针对病猪频繁活动的区域,在消杀完成后还应当使用漂白粉对该区域冲洗,屠宰后的病猪需要通过深埋或者焚烧等无害化方式处理,针对疑似被污染的猪肉则需要进行高温处理,待检测确定其不含有病原体后才能够正常进入市场。

4.3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处理方式

猪感染传染性水疱病后,在口鼻以及四肢蹄部会出现明显异常,该病属于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在生猪入场前需要观察变化,病猪首先会出现高烧现象,四肢会出现充血肿胀的现象,典型表现是在口腔和四肢部位出现水泡,一些染病比较严重的病猪会出现水泡破裂的现象,受到水泡影响,病猪行走非常困难。感染传染性水疱病的病猪脏器组织不会出现异常变化,因此该病主要通过屠宰前检疫判断。由于该病传染性较强,因此当出现病例后应当立即对病猪进行屠宰,防止病猪传播病原体,病猪血液可以投入到工业生产当中,病猪猪肉需要销毁,而内脏以及猪骨等可经过高温处理后出场,若病猪的病情较轻,则可以继续出场,但是需要将病变部位切割,且剩余部位需要经过高温处理后才能够出场。

5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猪病的频频发生,极大地影响着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因此检疫部门要充分意识到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所在,明确生猪屠宰前后的检验要点,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和要求展开屠宰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猪肉制品,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猪丹毒屠宰猪瘟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体会
浅谈猪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