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棘球蚴病诊断与治疗

2024-05-18 08:20张吉成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病羊囊肿防控

张吉成

甘肃省定西市畜牧兽医局,甘肃定西 743000

棘球蚴病是现代规模化羊场羊养殖时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病,其又称包虫病。羊棘球蚴病不仅会危害羊,同时也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一定威胁,进而影响公共卫生安全。临床上,患棘球蚴病的羊生长发育迟缓,毛、肉、奶的产量和品质均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将羊棘球蚴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科学做好羊棘球蚴病的防控工作意义重大。

1 病原学

羊棘球蚴病是因棘球蚴所引发的一类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棘球蚴属绦虫,其种类多达9种,其中最为常见、致病性最强、危害性最大的是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等。棘球蚴属封闭包囊,呈圆形,小的好似黄豆一样,大的好似篮球一样,平均直径为5~10cm,包囊内部积聚一些液体,颜色呈微黄色。寄生在不同位置的包囊的形状有明显差异,如:有的呈长形,有的呈分枝状。包囊壁由两层组成,均为白色半透明状,内层属胚层,外层属角皮层。胚层向囊内长出许多头节称为原头蚴,有的长大成为生发囊,若原头蚴和生发囊脱落沉淀至囊液当中,好似沙粒一样,因此也被称之为棘球蚴沙。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的形状、大小以及发育史和多头蚴极为相似。棘球蚴的主要中间宿主为绵羊、山羊肝脏、脾脏、肺脏等脏器,人和牛、马、猪等动物亦可成为中间宿主。棘球蚴成虫,即细粒棘球绦虫则主要寄生在终末宿主的小肠内,如:犬、狼等等,主要以肉食动物为主。成熟的孕卵节片自动脱落后,可随着宿主所排出的粪便排出至外部,进而对蔬菜、食物、饮水、饲草等造成污染。羊若吃入孕节、虫卵后即可感染,人吃后亦可感染。六钩蚴侵入羊的体内之后,会跟随血液流至肺脏、肝脏等多个脏器,经过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即可发育成为棘球蚴。人若接触其终末宿主犬等动物,其皮毛上的虫卵会对人的手指造成污染,然后人在进食时即可从口传播感染发病。若食用已感染犬或者病死羊等动物的肝脏亦会受到感染,感染性增强,导致羊棘球蚴病的流行更加严重。自然环境下,棘球蚴的适应力较强,繁殖力较强,在土壤当中存活时间可超过3~5年,及时在-16℃的低温环境下也能够存活半年,但棘球蚴对高温的抵抗性较弱,当温度大于70℃时能够快速杀灭棘球蚴。

2 流行病学

羊棘球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相比较而言,夏季、秋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尤其是夏秋季降雨后,此时若在森林、有灌木丛的地带、草丛较厚的位置放牧,就极易感染发病。羊棘球蚴病可发生于任何羊,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2岁以内的羊,年龄越小则发病率越高,症状越重。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偶见胎内感染发病。尤其是在干旱多风的地区,虫卵极易随风飘扬,进而导致该病的大范围流行传播。频繁调运宠物犬和贩卖动物的皮毛,亦可增加感染风险。人对该病亦有着较强的感染性,主要是因不良的环境和卫生习惯所造成的,养殖者是羊棘球蚴病的高发群体。尤其是有食用生羊肉习惯的人群发病率最高。棘球蚴生长速度较慢,若在儿童期就感染,大多在青年时期才发病,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并不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差异。

3 危害症状

结合发病部位的不同,羊的临床症状表现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具体如下。

3.1 肺棘球蚴病

当棘球蚴寄生在羊的肺部时,初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随着棘球蚴的长大,肺部囊肿也随之增大,进而对肺脏造成压迫,此时病羊就会出现咳嗽、胸痛、气喘、气急、咯血等症状,当囊肿破入支气管后,病羊会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嗽时会咳出一些黏液。若病羊继发感染,则会出现发烧、咳痰、肺部囊肿等症状,当囊肿破入胸膜腔后,极易形成脓胸。此外,个别羊还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呕吐、恶心等。叩诊病羊肺部会发出浊音,呼吸音明显减弱。随着囊肿的加大,会对纵膈造成压迫,导致气管和心脏移位。

3.2 肝棘球蚴病

当棘球蚴寄生在羊的肝脏时,初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囊肿的不断增大,病羊会出现腹痛、腹胀的症状以及呼吸系统症状,个别羊的胆道被囊肿压迫,会出现黄疸,若囊肿穿入胆管,则会引发胆管炎,严重的会出现败血症。病羊上腹部出现囊性肿块,肝脏体积增大,腹部膨大,触摸肝脏有明显的疼痛感。

3.3 脑棘球蚴病

羊脑棘球蚴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主要包括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首先,急性型病羊有2周的潜伏期,潜伏期过后出现高烧、废食、反应迟钝等症状,精神沉郁或异常兴奋,漫无目的的行走,头颈歪斜,张嘴流涎,神经性症状明显,如:转圈、前冲、后撞等,后期倒地不起,病程5~7d;其次,慢性型病羊初期症状并不明显,随着囊肿的增大,会严重压迫脑脊髓、脑组织,此时病羊症状凸显,频繁奔跑和转圈,角弓反张,平衡感下降,行走时步态蹒跚,后驱摇摆、麻痹,呈犬坐姿势,小便失禁,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出栏。

4 病理变化

因棘球蚴病死亡的羊尸体解剖后,可发现其肝脏、肺脏以及脑部出现明显的病变。肺脏和肝脏肿大,表面凹凸不平,有大量棘球蚴囊泡突起,大小不一。棘球蚴内有较多的液体,当液体沉淀之后可发现有一些包囊砂。此外,在病死羊的心脏、脾脏等部位也可以发现有棘球蚴。

5 诊断技术

羊棘球蚴临床诊断时,需充分结合该病的流行特点(夏秋季节多发、3岁以下的羊多发),临床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肝脏、肺脏、脑部出现明显病变)等,进而做出相应的诊断。若要确诊,应当进行实验室检验。目前,羊棘球蚴病实验室检验时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病原学检查,主要通过检查病羊的体液、粪尿、痰液,若发现有包虫碎屑和原头蚴即可确诊;其次,超声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若提示有囊性病变即可确诊;再次,血常规检查,若羊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至25%~30%即可确诊。然后,棘球蚴液皮内试验,若阳性率超过70%即可确诊;最后,棘球蚴补体结合试验,若试验结果呈阳性即可确诊。此外,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羊棘球蚴病临床诊断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 治疗方法

6.1 紧急处置

羊棘球蚴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一旦发现有疑似或确诊病羊,应当第一时间上报至当地基层畜牧兽医站,并且严格做好隔离、控制等工作,防范疫病的传播扩散。基层畜牧兽医部门接到报告后,现场确认,隔离患病动物,防范疫病传播扩散。针对病羊圈舍以及被污染的物品,均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选用合适的消毒剂落实消毒工作。病羊应当隔离在干净、安静的隔离舍内,提供均衡饮食及干净饮水,加快病羊康复。针对病死羊及其病变脏器、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物品,均要严格按照规定实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化制、深埋等等,切记不可将其随意丢弃到荒野、河流中,避免对环境、水源造成污染,同时也防范棘球蚴病的传播。

6.2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羊棘球蚴病时,常用药物及用法用量如下:丙硫咪唑,按照15mg/kg剂量内服,连用2次,杀虫效果高达80%~100%;吡喹酮,按照60mg/kg剂量口服,每天1次,连用5d;氢溴酸槟榔碱,按照3mg/kg剂量口服,连用2次。上述药物使用时,最好空腹口服,可起到更加显著的杀虫效果。

6.3 中医治疗

中兽医治疗羊棘球蚴病时,需对症对因治疗,具体如下:肝棘球蚴病治疗时,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其组方为炙甘草2.5g,炒山甲、土鳖虫各5g,槟榔、雷丸、香附、芍药、枳壳、川芎各7.5g,柴胡、醋炒陈皮各10g,将上述中草药烘干后研磨成粉末状过筛,加入开水500mL候温空腹服用,每天1次,连用3d,该方具有疏肝化瘀,扶正祛虫的功效,治疗羊棘球蚴病效果显著;肺棘球蚴病治疗时,可用“导痰汤加味”治疗,其组方为:甘草6g,胆南星7g,枳壳、青蒿、黄芩各12g,黄芪、土鳖甲、茯苓各13g,丹参30g,制半夏、陈皮、桔梗各45g,若发烧及咳脓痰,可再加鱼腥草、瓜仁各12g,苇茎30g,若胸水较多,可再加入葶苈子4g,大枣6枚,将上述中草药加水3000mL文火煎熬成药液1000mL去渣,候温分早晚2次服用,连用3d,该方具有开胸散结,扶正祛邪的功效,被广泛用于羊肺棘球蚴病的治疗中;脑棘球蚴病治疗时,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其组方为炙甘草2.5g,蔓荆子、牛膝、茯苓、代赭石、天麻、白术、陈皮各5g,雷丸、槟榔、半夏各7.5g,生姜2片,大枣3枚,将上述中草药加水2000mL文火煎熬成药液500mL去渣,候温服用,每天1次,连用3d,该方具有杀虫降逆、熄风化痰的功效,治疗羊脑棘球蚴病效果颇佳。

7 综合预防

棘球蚴病对羊只健康危害巨大,幼龄羊患病,则生长发育速度缓慢。成年羊患病,则产能明显降低。母羊患病,则影响繁殖能力,严重时会丧失繁殖能力。公羊患病,则精液质量、活动均降低。患棘球蚴病的羊,随着体内寄生虫数量的不断繁殖扩散,会和羊争夺营养物质,导致羊体质下降,羊皮、羊绒、羊毛、羊肉、羊奶的产量和品质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若病羊死亡,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相关统计数据资料表明,当前我国每年患棘球蚴病的家畜数量超过5000万头,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对养羊业发展影响甚大,因此积极做好羊棘球蚴病防控工作现实意义重大,具体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7.1 加大宣传力度

基层政府部门、畜牧兽医部门应当充分意识认识到羊棘球蚴病的巨大危害性,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养殖场户的防控意识。宣传工作中,一方面要重视对传统宣传方式的应用,如:发放宣传单页、手册等,悬挂横幅、标语等,营造良好的疾病防控氛围,促使养殖场户积极参与到羊棘球蚴病的防控中;另一方面要重视对新型宣传方式的应用,如:抖音、快手、微信等等,扩大宣传覆盖面,让养殖场户了解羊棘球蚴病的流行特点、病因、症状及诊断技术,掌握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升羊棘球蚴病防控水平,有效降低羊棘球蚴病的发病率。

7.2 加强犬只管理

犬是棘球蚴的终末宿主,是导致羊棘球蚴病流行传播的重要因素,所以做好犬只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养殖人员要提高对犬的管理意识,重点做好驱虫工作,制定科学的驱虫计划和制度,严格落实犬驱虫工作。一般情况下,犬应当每月用犬诱食型吡喹酮咀嚼片等驱虫药驱虫1次,控制好驱虫药使用量,保证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犬驱虫后所排出的粪便,应当及时统一发酵处理,利用生物热杀灭残留在粪便当中的寄生虫,有效防范疫病传播,同时也避免污染环境。要合理控制饲养犬等动物数量,饲养数量不可过多,母犬要绝育,犬要拴养,禁止投喂内脏给犬,对流浪犬等动物要及时驱赶,降低棘球蚴病传播的可能性。

7.3 联手强化监管

羊棘球蚴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单纯依靠某个部门的力量非常有限,为提升羊棘球蚴病防控效果,各个部门应当联手强化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对屠宰场、肉品加工销售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加强交流与合作,将监管工作贯穿于羊生产、运输、屠宰、加工等全过程,从源头上防控羊棘球蚴病的发生。例如:屠宰环节,要从屠宰前、屠宰中、屠宰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检疫,一旦发现有病变脏器,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流入市场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同时也避免造成羊棘球蚴病的流行传播。

7.4 做好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在羊棘球蚴病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养殖场户应当认真做好对当地、本场羊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学的分析工作,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方案,规范免疫程序,选择使用优质疫苗,严格控制好免疫时间、方法和剂量,明确疫苗接种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疫苗,提升羊棘球蚴病防控效果。目前,免疫接种时推荐使用羊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羔羊断奶后进行首次免疫,间隔1个月后再强免1次,后期每年加强免疫1次即可。接种疫苗后1周左右,应当进行抗体检测,若检测结果呈阳性,则代表免疫有效。针对免疫失败的羊,应当做好标记工作,及时组织进行复免,充分发挥疫苗的作用,有效降低羊棘球蚴病的发病率。

8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羊棘球蚴病呈现出高发趋势,对人畜健康威胁甚大。广大养殖场户应当提高防控意识,深入分析羊棘球蚴病的流行规律,了解其发病原因,明确其危害性,积极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控措施,降低羊棘球蚴病的发病率,确保羊只健康良好生长。同时,要定期做好羊群检疫工作,及时发现患棘球蚴病的羊,及早隔离治疗,防止病羊病重死亡,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确保养羊业良好发展,促进当地畜牧经济有条不紊增长。

猜你喜欢
病羊囊肿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羊咳嗽怎么治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十招巧识病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