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肉羊养殖效益的因素分析

2024-05-18 08:20陈西风刘维平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肉羊羔羊母羊

陈西风,周 颖,刘维平

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2.银川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银川 750020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养羊业逐渐成为了农牧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每年羊存栏量、出栏量和肉产量均稳居世界第一,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养羊业逐渐从毛用型、毛肉两用型向着肉用型转变。羊肉中富含多种氨基酸、脂肪酸,且胆固醇含量较低,其丰富的营养为人民的健康提供了保障,资料显示,羊肉能够起到调节、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作用。2021年末我国羊存栏31969万只,同比增长4.3%,出栏量为33045万只,增长了3.5%,羊肉产量514万吨,增长4.4%,我国人均羊肉表观消费量为3.93kg,相较于2011年增长了31.4%,养羊业未来的市场潜力仍有增长空间。

肉羊养殖效益与劳动力、投入成本、饲养数量、羔羊、母羊死亡率以及羊肉价格负相关,与肉羊品种、饲养环境、日粮水平呈正相关。有学者实地调研发现,饲料价格过高、疾病防疫不完善、销售价格低、肉质较差是导致肉羊养殖场(户)养殖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1]。

1 影响肉羊养殖效益的因素

1.1 肉羊品种

肉羊品种是影响生产性能的核心因素,不同的肉羊品种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均有较大差异。小尾寒羊、湖羊等肉羊存在多胎性,虽然有利于扩大养殖规模,但给饲养管理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羔羊的断奶成活率相较于单胎肉羊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多胎导致的每只羔羊摄入的乳汁量较少,进而导致体质较弱。在产肉性能上,不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早熟肉羊品种的屠宰率可达65%~70%,晚熟肉羊品种则为45%~50%,毛用细毛羊的屠宰率为35%~45%[2]。部分养殖场在选择肉羊品种时没有做好市场调查,没有充分考虑所选择的肉羊品种能否适应本地的养殖环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若使用毛用羊进行育肥,会延长育肥周期,增加养殖成本,若选择抗病性较差的品种进行饲养且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可能会增加疾病治疗费用,肉羊养殖的效益也会受到影响。

1.2 饲养环境

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等,其中以温度对肉羊的影响最大,过高的环境温度会影响种公羊的精子形态,影响母羊的受胎率和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而温度过低则容易引起新生羔羊死亡,这是由于新生羔羊的体温调节功能尚不完善,无法适应突然降低的温度。因此,在肉羊养殖时,应当保持圈舍温度在14~23℃之间,湿度控制在45%~55%之间,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有毒有害气体含量控制在标准以下,在这样的环境中肉羊的生长性能更好。若不重视饲养环境的管理,粪污清理不及时,圈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聚集,光照、通风不足,阴暗潮湿,都会造成肉羊的应激反应,诱发多种疾病,造成经济损失。此外,在建设圈舍时应当根据养殖数量进行规划,面积过小会引起拥挤,导致异食癖、母羊机械性流产等,但面积过大也会增加建造费用,造成浪费[3]。部分养殖场在建设羊舍时为了方便而铺设水泥地面,但因为水泥的保温能力较差,如果配合开放性羊舍会导致圈舍温度较低,羔羊趴卧时容易受凉,引发下痢。料槽的选择也不可忽视,如果选择“V”字型或倒梯形的料槽容易产生死角,不仅会影响料槽的利用率,蓄积在死角的饲料还容易发生腐败变质,污染其他饲料,肉羊在采食腐败饲料后可能会发生流产、中毒等现象。料槽的长度也应当与饲养数量相匹配,如果过短,可能会出现抢食的现象,体型较小的羊只可能会因采食量不足造成发育不良。

1.3 日粮搭配

肉羊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各个生长阶段的肉羊对营养水平的要求不同,部分养殖场在配制日粮时仅考虑到经济成本的控制,而忽略了饲料配比多样性的问题,导致饲料投喂过于单一,且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辅以少量的精饲料,这样的日粮搭配很难满足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造成了肉羊生长发育速度减缓,饲料利用率降低,延长了育肥期,延迟出栏。

1.4 羔羊管理

羔羊成活率是肉羊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衡量指标。羔羊出生后应当做好剪脐带、消毒、灌服初乳等工作,新生羔羊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不健全、消化系统发育欠佳,因此需要格外地重视,如果羔羊的管理水平较差,会导致羔羊痢疾、肺炎等疾病的发生增加,若出现疫苗漏打、没有驱虫等现象,也会影响羔羊的健康,进而影响肉羊的生产性能。不进行早期补饲的羔羊瘤胃不能得到良好的发育,断奶后对精粗饲料的适应能力差,消化功能欠佳,饲料利用率低,影响肉羊正常的生长发育。有研究表明,对羔羊进行早期补饲,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可达290g,而不进行早期补饲的羔羊平均日增重仅为230g。

1.5 疫病防控

在肉羊养殖过程中,细菌、病毒、寄生虫常常会侵害肉羊的健康,甚至导致羊群大量患病,而部分养殖场对疫病防控工作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没有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或未按照免疫程序实行免疫接种,加之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严重损害了机体健康。

1.6 投入成本

肉羊养殖的投入成本主要包括饲料成本、羔羊成本、人力成本等。近几年,受到区域性、季节性、雨水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影响,饲草料供给压力持续增加,饲料成本逐年上升,饲草资源约束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仍将长期存在,规模化肉羊饲养场将持续面临饲草料资源紧张的严峻挑战。羔羊饲养是养殖环节中成本投入最多的阶段,占总养殖过程投入的59.98%,羔羊价格也不断攀升,降低了养殖场的养殖效益。资料显示,小规模的肉羊养殖场,人力成本约为60.9%,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不能很好地向机械化、自动化养殖转型,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力成本将越来越高。也有部分养殖场缺少投入资本的计划,常常出现前期投入过多,导致后期资金短缺的现象,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被迫缩短育肥期,使肉羊的生产性能没有完全的发挥。

2 解决方案

2.1 选择优良品种

传统的养羊业多饲养本地品种,其产肉性能与专用肉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养殖模式,引进优良的肉羊品种,构建完整的繁育体系,通过开展杂交改良工作,利用杂种优势提升本地羊的产肉性能,缩短育肥周期,提高养殖效益。另外还应当结合本地区的生产现状,利用现代化的育种方法,建好原种场、中央繁育场,积极推广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必要时可用分子标记物辅助育种技术等前沿技术进行遗传性状的选择,大力推广优质种公羊,扎实推进良种培育工作。在品种选择时,还应当充分了解市场需求,选择屠宰率高、饲养周期短的品种,缩短育肥期,加快出栏速度[4]。

2.2 合理规划、优化饲养环境

在肉羊养殖前应认真做好选址工作,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便于取水,交通便利,远离居民区、屠宰场或化工厂的位置,也应当远离交通要道,防止车辆产生的噪声影响肉羊的生长发育。养殖场内应规划出相互独立的生产区、管理区、隔离区和生活区,生产区主要建设羊舍和饲料贮存库,管理区用于进行管理活动,隔离区应设置病羊隔离舍、粪污处理场等,生活区则用于饲养管理人员的正常生活。羊场内应设有净道和污道,净道污道不得重合或交叉,净道用于运送饲料等,污道用于运送病死羊和粪污。羊舍建造时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羊舍,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应建设封闭式羊舍,在温度比较适宜的地区可建设半封闭式或开放式羊舍。羊舍的长度和宽度应当根据养殖规模进行规划,通常来讲种公羊的饲养面积不得低于1.8m2/只,母羊饲养面积大于1m2/只,育成羊饲养面积大于0.8m2/只,妊娠母羊饲养面积大于1.2m2/只,羔羊饲养面积大于0.5m2/只。

2.3 配制全价日粮

在养殖过程中应当给肉羊提供充足的全价日粮,帮助肉羊摄取足够的营养,保持良好的日增重,提升养殖效益。也可使用全混合日粮,全混合日粮是将精饲料、粗饲料、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通过搅拌制成的营养全面的日粮,根据肉羊不同的生理阶段配制营养所需的全混合日粮,能够满足丰富性、多样性的需求,且营养价值全面。但也应当对不同肉羊采取差异化管理,例如种羊在饲养过程中应当注重膘情管理,过肥或过瘦都会影响种羊的繁殖性能,因此保持种羊膘情在中上等即可。妊娠期、哺乳期的母羊所需的营养水平较高,应注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的补充,增强母羊的体质,能够减少弱羔数。

2.4 做好羔羊管理

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就应当做好羔羊管理。对于新生羔羊来说,应当尽早采食初乳,母羊产后1~5d分泌的乳汁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够给羔羊提供被动免疫,且初乳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4倍,乳脂率是常乳的2倍,必需氨基酸是常乳的3倍,因此吃好初乳能够很好地提高羔羊的免疫力。7日龄的羔羊具有一定地适应能力,进行早期补饲可以促进羔羊的瘤胃发育,补充营养,也为后期的断奶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可在羔羊7~10日龄时,将母羊和羔羊进行分群饲养,给羔羊饲喂开口料,采食开口料后将羔羊放回母羊身边,可自由采食母乳。应当保持羔羊可在2.5~3月龄进行断奶,断奶后的羔羊应当根据性别、强弱进行分群管理,利用羔羊早期育肥技术缩短育肥周期,提高出栏率,羔羊的出栏应当综合考虑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屠宰率和市场需求情况,一般6~8月龄可达到出栏体重,可适时出栏。

2.5 加强疫病防控

在疫病防控中应当秉持“预防为主、防大于治”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地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注重场区的卫生消毒工作和羊群的驱虫工作,提升环境卫生水平,提高肉羊的抗病力,从而保证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2.6 降低投入成本

面对持续上涨的饲料成本,各个养殖场应当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实际选择合适的饲草料,合理地利用农副产品,如花生秧、农作物秸秆等,降低饲料成本。也可以选择“种草养羊”的农牧结合循环模式,就是将养分变为有机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施于农田和果园中,再将农作物或其副产品作为饲喂肉羊的原材料,实现“种草养羊、农牧循环”的模式,不仅实现了肉羊粪便的资源化、生态化利用,也降低了饲料成本。肉羊养殖场应当尽可能地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减少从场外购入羔羊,减轻羔羊价格上涨对养殖效益的影响,优化种群结构,提高羊群中优质种母羊的比例,提高产羔率,增加养殖效益。在建设养殖场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投入,尽可能提高圈舍自动化水平,减少养殖管理人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减少人力成本。此外,还应当进行合理的资金规划,肉羊养殖需要一定的周转时间,在资金投入时应当做好长期规划[5],尽可能减少资金的浪费,保证肉羊养殖能够持续经营,避免因资金短缺出现的提前出栏现象。

3 结语

肉羊养殖效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肉羊品种、饲养环境、日粮搭配、羔羊管理、投入成本等,为了提高肉羊养殖场的养殖效益,应当做到“开源节流”,通过对饲养管理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做到科学建场、优化布局,再进行良种选育、不断优化日粮配方、控制养殖环境、做好羔羊管理,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和羊肉的产量、质量,实现“开源”的目的。同时,做到投入成本的控制,积极推行“种草养羊”的养殖模式,降低饲料成本,坚持“自繁自养”,减少从场外购入羔羊,避免羔羊价格上涨造成的养殖效益降低,不断推广自动化、机械化养殖模式,用机械代替人工,降低人力成本,通过适度提升养殖规模的方式降低肉羊养殖的平均成本,实现“节流”的目的,最终提高肉羊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肉羊羔羊母羊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肉羊舍饲快速育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