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

2024-05-17 17:24孙梅
管理学家 2024年9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优化策略

孙梅

[摘 要]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事业单位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长,其财政资金管理面临日益复杂的挑战,现有管理模式存在诸多不足。文章深入分析了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现状,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事业单位改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优化策略;公共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09-0091-03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不断调整,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对于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尚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模式不够科学、绩效评价不够客观、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制约了其管理效能和绩效水平的提升[ 1 ]。文章旨在探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通过对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所在,进而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以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一、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中的重要性

(一)绩效管理与财政资金预算的关系

绩效管理旨在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对组织、部门或员工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以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绩效。绩效管理理论强调通过设定可衡量的目标和指标,对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评价,激励和引导员工实现目标,提高组织绩效和效率[ 2 ]。

在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中,绩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为财政资金预算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指导预算的合理安排和使用。

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监督和评估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同时,基于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

(二)绩效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影响

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建立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评价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推动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通过绩效管理,事业单位可以实现对资源配置的优化,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整,确保资金使用的效果和效益最大化。绩效管理可以促进事业单位关注和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式,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绩效管理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激励机制,使事业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其实施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 3 ]。

二、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

目前,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趋势,许多事业单位已意识到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对于提高机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绩效管理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上,通过设立目标、制订计划、开展评估等方式,试图提高机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好的运行绩效。

具体来说,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一般会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通过对各项工作的规划和实施,定期进行绩效评估与考核,根据评估结果对绩效进行调整和改进。此外,一些事业单位还会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绩效数据的汇总、分析和监控,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许多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仍存在评价指标不科学、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导致绩效评价的片面性,影响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普遍存在数据采集困难、数据完整性不足、监督制约机制不够严格等问题,导致绩效管理过程中信息不准确,难以对绩效进行有效监控和调整。

部分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激励机制过于僵化,激励手段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性,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和结果达成。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数据管理不规范,影响了绩效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发展,降低了绩效管理的效能和效率。事业单位中负责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培训,缺乏对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深入了解,影响了绩效管理的实施质量和效果[ 4 ]。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虽有一定进展,但仍需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为推动绩效管理的健康发展,事业单位应加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完善数据采集与监督机制,优化激励机制,提高信息化水平,同时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实现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持续优化和提升。

三、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策略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

在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明确了目标和指标,事业单位才能更好地规划财政资金的使用,确保各项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设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事业单位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确定财政资金的使用重点和工作方向,提高工作效率;目标的设定也有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整体工作目标的统一。

设定明确的指标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衡量绩效和评估工作效果,定量评估预算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预算;通过明确收入、支出、成本、效益等多维度指标,事业單位可以全面评估财政绩效,作出科学决策[ 5 ]。

(二)强化预算绩效评估机制

强化预算绩效评估机制是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的关键策略之一。事业单位通过建立科学健全的评估机制,可以有效监督和评估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财政绩效,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与利用。

强化预算绩效评估机制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事业单位通过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偏差和问题,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及时调整预算方案和执行措施,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和绩效提升。

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机制对于激励和约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绩效评估,事业单位可以对绩效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激励其积极推动工作进展;对绩效不佳的员工进行惩罚,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绩效意识,提升财政绩效。

强化预算绩效评估机制还有利于提高透明度,强化问责制度。公开透明的绩效评估结果,可以让各方了解事业单位的财政绩效状况,加强公众对事业单位的信任和支持;建立明确的问责机制,可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跟踪监督,推动责任落实,确保财政资金的合规使用。

(三)提高员工绩效管理水平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明确评估标准和方式,能够让员工清晰了解工作要求和期望,激励其提高工作绩效,争取更好的工作业绩。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奖励员工,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财政绩效水平[ 6 ]。

优化员工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明确工作目标和指标,建立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规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使单位及时评估和指导员工的工作表现,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

提高员工绩效管理水平也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强化协同效应。对员工绩效的有效管理和评估,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工作氛围,共同努力实现财政目标和绩效优化。

(四)加强信息化支持

加强信息化支持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率。建立电子化预算管理系统,实现财政资金的数字化管理和流程自动化,有助于加快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投入,确保预算的及时执行和绩效的有效评估。

信息化支持可以增强财政资金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实时更新,避免手工记录等误差,提升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实时监控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支持和依据。

加强信息化支持还可以提升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利用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财政信息的公开透明,让相关部门和公众能够实时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绩效表现,增强监督效果,促进问责制度的落实,提高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五)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通过设立监督机构或委员会,定期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估,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公布,可以提高管理的透明度,防止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财政资金的合规使用。

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能够促进绩效的改进和持续提升。定期监督和评估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及时发现绩效不佳的领域,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推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提高财政绩效水平,实现预算绩效的优化和目标的实现。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也有利于加强责任落实和内部控制。利用监督机制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管理,促进责任落实,有效实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7 ]。

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策略需要综合考虑设定明确目标和指标、强化预算绩效评估机制、提高员工绩效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支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管理方法,实现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的最大化,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策略实施路径设计

(一)实施步骤规划

首先,在制定实施步骤规划时,应明确目标和计划,明确优化策略的实施目标、时间表和里程碑节点。

其次,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执行。

再次,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相关人员培训、技术准备、资源配置等,为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持续监督和评估,定期跟进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实施步骤按计划有序进行。

(二)风险与挑战分析

要全面评估可能影响优化策略实施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首先,识别潜在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人员风险、管理风险等,梳理和评估可能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

其次,评估风险影响程度和可能性,分析各种风险对策略实施的潜在影响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最后,挑战因素分析,识别可能导致策略实施困难和阻碍的挑战因素,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优化策略的顺利实施[ 8 ]。

五、结语

文章深入探讨了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优化策略,包括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强化预算绩效评估机制、提高员工绩效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支持以及建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等措施。研究表明,采取以上措施,可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绩效水平,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展望未来,应继续深化绩效管理理念,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策略实施,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促进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運用,助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晨华.新时代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创新思路[J].大众投资指南,2023(21):71-73.

[2]吴良娥.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J].活力,2023(19):100-102.

[3]陈爱玲.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策略研究[J].财经界,2023(27):9-11.

[4]王萍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J].财会学习,2023(17):67-69.

[5]时小东.浅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J].商业2.0,2023(15):31-33.

[6]丁燕.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04):46-48.

[7]陈增增.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3(06):30-32.

[8]蒋志军.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投资与创业,2023(05):178-180.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优化策略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基于目标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机械加工设备贸易公司的组织绩效管理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