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与策略

2024-05-17 17:24高凤
管理学家 2024年9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策略企业

高凤

[摘 要]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赊销的产物,也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赊销已成为企业销售的必然趋势。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的水平对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开展赊销虽然能够扩大销售额,但是部分企业存在盲目赊销的问题,很可能导致企业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再加上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淡薄,人员对应收账款未形成规范的管理理念,产生了大额呆坏账。因此企业在当前要重视应收账款管理,确保企业管理流程的有效运作。文章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论述管理策略,分别从不同视角探讨企业如何通过应收账款管理来提高管理水平并防控呆坏账,以期对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09-0085-03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赊销方式适应市场发展要求,但是赊销也会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增加、应收账款占比持续走高等问题。赊销是否能够得到规范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款项能否及时收回。因此在应收账款管理环节,企业要强化资金收回要求,防控款项无法收回给企业造成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赊销成为企业提高销量、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方法。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赊销活动的核心,要求企业对客户作出合理评价,制定科学的授信方案及完善的合作标准,防控企业发生呆坏账风险,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的目标。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

第一,未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部分企业在实施应收账款管理环节,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职能还分散于财务部门、销售部门,没有形成专门负责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主体,对应收账款工作的控制不当。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职能分散于不同部门,未形成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有序衔接的管理机制,产生了赊销环节的随意性问题。

第二,授信活动不科学。企业在对客户进行授信环节,要评价客户状态并形成对客户的评分。但是部分企业在授信过程中对各类客户评价不够合理,没有详细分析客户信息就盲目执行赊销政策,不利于对客户进行合理评价和有效管理。

第三,合同签订流程存在问题。合同签订流程主要是指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与其签订合同的过程。合同签订流程管理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对客户进行合理监控及能否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部分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不够科学,没有对合同状态进行详细分析及控制,不利于标准且规范地执行合同。

第四,应收账款事中管理不合理。部分企业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没有对应收账款事中管理环节形成跟踪及控制机制,没有定期监控客户情况及优化发票管理,很可能产生客户款项长期无法收回的问题。

第五,催收与考核不严格。部分企业没有形成合理的措施对客户进行催收,再加上部分企业对人员的考核不完善,没有形成合理的催收措施,不利于调动企业销售人员参与应收账款管理的积极性。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策略

(一)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信用管理部门作为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专项管理的主体,通过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职责从财务部门中独立出来,成立专门部门进行管理的方式,有助于提升赊销环节的独立性。

在应收账款管理環节,信用管理部门不受制于销售部、财务部等其他部门,具有独立地位,能够全方位评估企业信用风险,合理确定具体赊销标准。信用管理部门作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第一道屏障,对不符合赊销标准的客户及时拒绝,对符合标准的则与之合作。同时,信用管理部门要和销售部、财务部等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形成完善的应收账款风险防控系统,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从权责分配视角来看,各部门都要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为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其中,销售部门负责对客户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在完成各类数据的收集之后,信用管理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出的申请,对资料进行复核,复核无误之后对客户情况进行评级,根据评级结果合理分析对客户具体的授信。

(二)有效开展授信

第一,准确识别客户信息。

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环节,应全面识别各类可能存在的风险,对客户应收账款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和归纳。企业要全面了解不同类别客户的情况,掌握客户动态。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关注客户信息,包括分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信息,确保各类信息准确性、真实性的同时,形成准确的企业应收账款信息,建立对客户状态的科学评价机制[ 1 ]。

在收集客户的各类信息时,企业应加强与客户的往来,全面获取客户状态信息,根据客户经营情况、资本质量等对客户形成全面认识。企业销售部门人员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通过获取客户相关状态信息,了解客户经营情况,掌握客户经营能力及其实际情况,形成合理的评价机制。此外,企业还可通过行业协会内部沟通等方式了解客户口碑,通过政府网站、第三方网站等获得客户信息,了解客户是否存在由于无法偿还债务而被起诉等问题。

第二,形成具体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

企业在对客户进行管理时,要对客户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及评价,关注客户风险大小。在识别出客户的各类风险要素之后,对潜在风险制定细致的评估指标,结合风险等级确定具体信用额度,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在实施风险评估环节,企业可以采用5C评价法对客户的情况进行分类评价,包括关注客户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五个方面的信息。

在评价客户信息的环节,要根据客户所处行业特点,对各类指标进行细化分析。其中,品质指标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反映了客户管理层的职业素养、企业口碑、发展理念等。能力指标体现了客户的偿债能力情况,可评估客户未来一段时间内偿还款项的可能性。资本指标体现了客户的资产实力与资本状况,反映了客户在市场中的实力。抵押指标可用于分析客户还款的保障条件,对首次合作或信用存疑的客户而言,该指标对企业较为重要。条件指标可用于分析客户的经营条件和未来的发展状况,包括经营条件等方面要素。

在全方位评价客户信用风险之后,企业要根据不同指标特点将其细化为具体的三级指标,结合各类指标情况对指标评分,完成评分之后形成合理的赊销方案。

第三,结合客户特点制定授信政策。

企业在全面评价客户各类信息之后,根据不同客户的信用情况,将应收账款风险降至最低的同时,规范企业赊销流程,合理管理客户。企业应通过充分关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质量,结合客户实际特点对客户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措施,确保企业能够与各类客户合作。

(三)规范合同签订流程

第一,设置专门合同管理岗。

合同作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合同管理要求企业分析客户情况,明确合同管理要求,避免企业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合同管理对企业管理较为重要,企业要重视合同管理工作要求,由专门的合同管理岗负责监控合同条款制定、合同审批及合同履约环节,确保企业对各类客户形成严格的监督机制。

在企业日常业务中,所有赊销业务都要签订合同,确保合同要素齐全、内容完整,包括明确规定产品数量、账期、交付时间、结算方式等内容。合同管理岗要严格检查合同内容,之后由信用管理部门审批,确保合同管理工作要求得到严格执行。

同时,对企业常用的合同,可以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合同模板的方式,全程跟踪与监督合同信息。合同模板由销售部门使用,要符合企业销售实际。企业在确定合同模板环节,信用管理部门要和销售部门人员沟通,确保合同的内容准确、信息完整之后才能签订合同并予以执行。

第二,对合同进行跟进。

企业在合同管理环节,要对合同执行进行跟进,以确保合同得到规范化管理及严格控制。企业在完成合同签订后,要求信用管理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各留一份,各部门要掌握合同执行情况,并确保合同状态得到有序更新[ 2 ]。

签订合同之后要对合同进行跟踪,分析合同的相关信息,判断合同是否存在风险,通过对各类合同进行有效保管的方式,确保合同状态得到跟进。在合同管理环节,应要求销售部门、财务部门检查合同执行情况,最大限度地规范合同执行流程。在合同管理全过程中,企业要掌握合同履约情况及执行情况,实施全方位监控。

(四)完善应收账款事中管理

第一,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流程。

在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环节,要形成应收账款监控机制,企业应掌握客户实际情况,制定针对各类客户具体情形的评价措施。在事中环节,企业要加强对客户的监督和管理,合理评价客户具体情况,确保客户信息能够被详细掌控。在应收账款事中监控环节,要结合规章制度对客户情况进行细致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作为过程管理机制,在事中要加强对客户的监控,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应形成相互协调的管理体系,确保款项能够及时收回。在对客户进行监控的环节,销售部门人员应全面收集客户信息,将客户信息填入客户信用档案表,评价客户情况。在完成客户信息评价之后,信用管理部门人员应根据销售部门提交的信息,复核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复核完成之后结合信用评价表信息对客户进行管理,分析客户经营状况是否发生重大改变。

第二,优化发票管理措施。

发票管理是应收账款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发票管理的核心在于企业检查各类客户状态之后,结合销售活动情况开具发票。企业在发票管理环节,应对发票进行动态监控,确保发票信息准确无误及内容完整[ 3 ]。

企业在开具发票时,要按照发票号码顺序逐一开具,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发票制度,建立发票登记簿,详细检查发票使用情况。对于电子发票的数据要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电子发票信息的及时查询。在开具发票之后,企业要跟进客户付款情况,避免在开具发票之后客户未及时付款导致企业虽然产生纳税义务,但是款项无法及时收回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可能性。

(五)强化催收与考核

第一,建立科学的催收程序。

如果应收账款没有及时收回,不仅会导致企业资金被挤占,而且会导致企业产生呆坏账。

因此,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环节,要形成完善的催收机制,重视催收要求,确保企业及时收回款项,避免在对客户进行催收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不细致等问题而导致企业产生风险的可能性。通常对回款较好的客户,可以适当提醒客户。但是对资信存在问题的客户,要予以重点跟进,关注客户经营状态,形成对客户合理的评价方案及具体的催收程序。

第二,形成合理的考核制度。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参与,应收账款管理活动要形成完善的考核措施,考核销售人员。部分企业销售人员由于希望提高业绩而存在盲目赊销问题,给企业带来严重风险。同时销售部门员工在企业内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可能会轮换销售区域等,销售环节往往会存在一定风险。企业在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要详细分析销售人员,避免销售人员换岗之后产生款项无人问津的问题。企业要建立对销售人员催收的终身责任制,只要销售人员不离职,那么相关人员在职产生的逾期款项,在工作交接之后就仍由该人员负责。企业通过将该款项一直纳入人员考核,确保人员树立良好的责任感。

四、结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在企业日常经营各环节都将应收账款管理要求融入其中,形成完善、规范的管理体系,对应收账款管理各环节的事项进行约束和控制。

当前,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未来,企业在实施应收账款管理环节,要进一步认识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工作,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艳平.浅谈应收账款风险及其规避措施[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1):106-108.

[2]金利鑫.现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J].齐鲁石油化工,2020(03):256-259.

[3]陈婷婷.企业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管控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06):142-143.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策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