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2024-05-17 14:26胡玉红蒋思明蒋林峰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民生教学质量中心

胡玉红 侯 晨 刘 倩 蒋思明 蒋林峰

(1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2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1 提升教学质量中在高职院校的重要性

“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以民生中心的思想,强调的是将民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满足民生的需求,促进民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领域,这一思想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质量提升中,以民生为中心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2 民生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体现

2.1 民生性。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始终承载着塑造未来、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人民性显得尤为突出,它不仅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更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教育的民生性,意味着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服务全体民生,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2 公平性。教育是最大的公平,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关键实现途径与根本支撑。通过教育,每个个体均有机会汲取知识与技能,增强自身素养与能力,进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与社会地位的提升。正因如此,教育被普遍视为至高无上的公平,因为它为所有人提供了平等的起点与舞台,使他们得以在社会的竞技场上公平竞技,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3 发展性。人民群众推动教育的发展,民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目的也是教育发展的依靠力量,教育发展为了人民彰显的就是以民生为中心发展教育。同时,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发展教育也要发挥好人民的作用,因此教育的发展要牢牢地依靠人民,让人民做教育改革的享有者和推动者。

2.4 科学性。以民生为中心发展教育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校在坚持唯物史观、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总结。这一科学的论述体现着对于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的深化的有力举措,是把握教育规律,符合国情发展的科学价值理念的体现。

3 提升教学质量中的对策探究

3.1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需求。教育教学应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反映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2 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以民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3 教育评价关注学生发展。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以民生为中心的教育评价应关注社会的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表现。同时,还应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

3.4 教育实践服务人民发展。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为人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持以民生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是新时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2]。该理念明确,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必须紧密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展开,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首要考量,致力于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公正、更全面的教育服务。这一理念的贯彻实施,将有力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支撑。

猜你喜欢
民生教学质量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